由于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收入,保险行业的销售也一落千丈。同事们又苦不堪言。很多团队一下子缩水,离职人员增多了。但是公司考核还是严格执行,既考核件数又考核佣金。其他公司有的只考核佣金,或者降低了考核标准。
客户退保潮也开始出现,他们公司前五年主打的一款重疾险,因为费率比较高,很多客户收入下降,交不动了,要求退保。甚至还出现了游走边缘的退保公司,声称可以找到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的过失,帮客户争取全额退回保费。
这给了保险代理人们很大的冲击,很多长期交费的保单到了第二第三年继续率下降,导致保险代理人被管控销售资格或销售产品的授权。投诉和退保率都比较高,他们公司的退保率也因此排在首位,因为当年卖得多,退保自然多。
林丽的团队的组员也出现了变化,崔子林虽然很认同保险行业,他坚持了半年,但是业绩没有起色。他比较内向,林丽开始时有陪同他拜访,但是他自己去的时候就不坚定,不能坚持陌生拜访客户。
他摆台过一段时间,获得了一些客户,还没有出单。他的单都是林丽找来的挂给他完成转正业绩和转正业绩的。
他没有什么别的收入,还要租房。有天林丽发现还有三天发工资,他可能没钱了,那天上班,他迟到了,满头大汗过来。问他怎么了,他说从宝安走路到南油这边上班,走了一个小时左右。
林丽感觉有些心酸,想帮帮他。就找了蒋芳,她认识人多,让帮忙介绍一份副业,让崔子林可以做一下,有收入。这样有单他可以出。
蒋芳很快给他找了份保安的工作,每个月工资4800元,有五险一金,包住,有食堂吃饭。林丽觉得挺好,在疫情后很多人都面临失业的时候,还能有这个待遇。崔子林却拒绝了,他说不能接受做保安,他大专毕业的还做这个。
林丽告诉他先活下来,这可以让他生活先稳定下来,他工号依然在。如果他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持续的开单,生活会成问题。
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过了些天,他实在撑不下去,只能申请离职。林丽也能理解,他之前从表哥家搬出来,也是林丽找了同事帮去找了房子,在光明那边塘尾的村屋里找到了单间几百块钱一个月。
他之前住在表哥家,久了就有矛盾。他喜欢看手机刷视频和小说,本来和侄子睡上下铺,因为晚上他不睡觉老看手机,让侄子不能好好休息。表嫂就很有意见。他们发现他的牙刷都用到没有毛了还没有换,觉得很脏,嫌弃他。
他不善于表达,一被说了,倔强的他就会不说话,或者就直接怼,气死别人。表哥表嫂对他的不满,又不能直接说,只能和林丽诉说。林丽也在帮忙调和,她建议崔子林还是搬出去住比较好。同住一个屋檐下容易有矛盾。
不久,崔子林在光明找了份工作。林丽微信里问他是不是工厂那种?他说不是,是在超市里,帮忙理货搬货,一个月4000元左右。林丽说这没有社保吧,待遇还不如做保安呢,那个保安的还是豪宅区,有机会可以做一些兼职如帮业主出租房子或卖房子也是有点佣金的。
崔子林并没有说什么,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林丽也算对他有交待了,帮他安顿好了。肖逸也遇到类似问题,只是她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比崔子林晚了一年。
她的那份理财保险,第三年交保费的时候,她发现信用卡没有多少额度可以刷了,网贷的额度也用了。
当时只能问丁羽借钱,她是单身,据说现金流充裕。丁羽和林丽问了下肖逸的情况,问是否要借给肖逸?林丽说如果她愿意帮肖逸,还是帮她度过这个难关。肖逸在交了保费过几天后再从现金价值里贷出来。
丁羽也同意了。她给肖逸转了十万,三四天后,肖逸还给了她。之后,肖逸发现自己的现金流吃紧,她也开始努力在寻找客户出单,并找兼职的机会,她又不想做体力活或者与工作没有太大关联的兼职。
林丽也是劝她先赚钱,维持生活,活下来先。有的同事直播卖货做的还不错,林丽看肖逸年轻,可以做自媒体。
肖逸还是没有胆量做,怕万一出错就麻烦了。蒋芳的一个朋友是做玻璃幕墙清洗的,在找懂策划的人,要负责招投标报告的。她本来想介绍这份副业给林丽。但是林丽比较忙,她没时间做。于是就推荐肖逸去。
肖逸还是很有兴趣,她就去试着面试。当时两个同事一起去面试,另一个同事开的工资比较高2万,老板说他们给不了这么高。试用期最多一万一。肖逸二话没说,答应了这个薪资待遇。于是她就开始上班了。
但是那边是要八小时工作制的,意味着她去那边上班,就不能过来上早会了。林丽觉得肖逸先解决她的生活问题比较稳妥。
开始时候,老板和老板娘对肖逸还是满意的。随着时间推移,肖逸听到一些同事说的风言风语,得知老板和老板娘还挺抠的,之前有离职的同事回来讨要佣金和少发的工资,他们都不给,双方闹起来。
经过协调,还是没有给对方钱,对方就去做了劳动仲裁,老板夫妻俩也不怕,说尽管去走法律途径,因为他们知道法律途径耗时耗力,看谁熬得过。
肖逸听到这些老同事说的故事,心里也咯噔一下,多了防备。她本来性格就是直来直去,有时候在办公室说话,可能比较直,老板娘不太高兴。而且肖逸有时候还会和这些同事推荐保险和贷款,被老板娘知道了,觉得她不务正业。
肖逸还有半个月就到转正期,老板之前跟她谈的是转正后工资一万三到一万五。她去和老板谈,老板却说公司是老板娘在管理,让她和老板娘说。
她找了老板娘,不料,老板娘说虽然她这两个多月帮公司写了十几份招投标报告,有五六个项目也整下来了。但是他们不能跟她签订合同,也就是说她不能转正。
肖逸问为什么?
老板娘说你自己不清楚为什么吗?还需要我明说吗?
肖逸有些不高兴,老板娘也不和她多说,借口有事就出去了。后来蒋芳了解到,肖逸平时在公司说话大大咧咧,没大没小,让老板娘很不爽。而且她还会给公司里年轻的员工推荐她的保险,这相当于同时兼职,还没转正这样就不太好。
肖逸就只能回来上早会。她又主动问方玲是否要招聘秘书?方玲说他们原来两个秘书现在工作量都锐减,给他们都只发了原来的一半的月工资。
肖逸只能再想办法。她在大年初四的时候就打电话到处借钱。当时也问了林丽。林丽当时也刚刚还完信用卡,没有多余现金借给她,并且她要的数额不小。
林丽只能让她问丁羽。但是丁羽有个习惯,正月不借钱,上午不借钱。丁羽问了肖逸为什么要借钱?然后她考虑一下。
肖逸快哭了,说网贷公司给她电话说,如果当天下午5点钱不还进去,他们要爆通讯录,她害怕妈妈知道后,身体受不了。她妈妈心脏有些不好。
丁羽就先借给她5000元,让她先顶一下。大年初八开工了。别人都在开心地抢开工利是,而肖逸在犯愁怎么还信用卡。
丁羽和林丽帮她梳理她到底欠了多少钱,怎么会都逾期了一两个月呢?结果一梳理,发现她信用卡加上网贷差不多欠了58万左右。林丽目瞪口呆,当初陈春燕离开公司的时候,也说她因为收入不好,贷了些款。
陈春燕离开公司时候欠了30万,但是她很努力赚钱,做了自媒体直播带货,她找了个香港男朋友,在疫情前帮她还完了。疫情发生时,她男友不能经常过来,两个人就分开了。
丁羽和肖逸说,你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找个有钱点的男友,可以帮你还一下。不然靠一个人上班,你还到猴年马月,那些利息都是复利的,越累越多。
丁羽还问她,为什么会欠这么多多钱?也没见她买什么贵重物品和资产?
肖逸说就是买了保险啊。丁羽说,她不建议给自己过大压力负债买保险。负债就是负债,负债不会直接转化为资产。除非你买的是房产那种资产。不如把那份理财险退了吧,还能还进去一些钱。
肖逸实在没办法接受了丁羽的建议,退了那份理财保险,还进去了一部分钱。她现在吃饭都成问题。
这天她去拜访个以前同事。这个人刚好说公司招策划师,肖逸说她可以试试。对方也同意了。帮她联系了老板面谈,老板是个97年的年轻人。老板见过她之后,聊了下专业的话题,发现肖逸还不错, 就录用了。
她这份工作试用期一万二,转正后一万四,有五险一金和公积金。对于这些待遇,肖逸觉得还行。公司提供宿舍和食堂,她可以缩减很多生活开支。
她于是就去了这个公司上班,把租的房子退了。她之前买的那些精致的生活小家电,像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洗碗机这些,她都二手出让了,卖了些钱回来还债。
之后她也很少来早会。有天,林丽正在吃晚饭,接到了肖逸的语音电话,她莫名其妙骂林丽没有帮她隐瞒欠钱的事,说部门里的人都知道了。还怪林丽没有帮她制止那些人谈论她的事情。林丽感觉莫名其妙,她并不知道这些。
肖逸说话又直又毒,她说知道为什么这一年来她不停地问林丽、丁羽、方玲借钱?林丽说不知道,而且肖逸现在都离职了,她明明知道保险行业的人这两年并不赚钱。
方玲之前也借过几次钱给肖逸,肖逸用了后有按时归还她。但是借钱借一两次就算了,肖逸是每个月到十号都在问部门的人借钱,还是群发微信的那种。
有的同事就装作没看到微信信息,有的就直接转个500元或者200元给她,说下次不要发给他了。大家都认为她离职都超过半年以上,还到处借钱。之后大家都不想理她了。
林丽听到肖逸这么说,心里很恼火,她之前招聘她过来后,是真诚地对待她的。之前肖逸刚搬来,他们家的水管坏了,没有水洗澡,那几天都是来林丽家洗澡吃饭的。
有次,肖逸咳嗽厉害,高兴还想起来煲橄榄汤可以止咳,于是林丽就把煲好的汤大晚上给她送去。
但是现在没想到肖逸是这么看她的,她很伤心。肖逸一挂了电话,林丽就删了她,把微信好友里肖逸的微信拉黑了。她们俩从此就不再联系。
之后,林丽还多次收到网贷机构发来的催收短信和电话,都是针对肖逸的。她都没有接,直接屏蔽。
但是还是能看到短信里那些催债人的要挟的语气,她不知道肖逸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但也爱莫能助。
之后,肖逸在客户所在的地产开发公司做了拆迁专员,她很快适应了。利用自己会粤语的优势,与东莞的拆迁户沟通。他们公司项目在那边。她就不能去保险公司开早会了。公司给她租了房子。
肖逸又和林丽说她最近感觉好像痔疮严重了,还有便血,想做手术。林丽是做过痔疮手术的。
她知道那种难忘的痛,就建议肖逸如果能够保守治疗,涂点药膏,平时注意一下起居饮食比较好。手术也不能保证之后不会发作。更重要的是肖逸收入不能断。如果手术需要住院至少一周,之后康复还需要时间那她怎么上班?贷款怎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