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郭秀才、阿英、橘树(1 / 2)

郭秀才

东粤有个姓郭的读书人,一天晚上从朋友家回来,在山中迷了路,只能在茂密的草木丛中乱走。过了一更天左右,他听到山头传来欢声笑语,赶忙朝着声音的方向赶去。到了那里,看见十几个人正坐在地上喝酒。那些人望见郭某,纷纷欢呼道:“我们坐席上正好缺一位客人,太好了,太好了!”

郭某坐下后,看到这些客人有一半戴着儒巾,像是读书人,便向他们询问出山的路。其中一人笑着说:“你可真是迂腐!面对这美好的明月不欣赏,却想着找路?” 说着就递来一杯酒。郭某接过一饮而尽,只觉酒香扑鼻。又有一人拿着酒壶为他倒酒。郭某本就酒量不错,加上一路奔波,口干舌燥,接连喝了十杯。众人纷纷夸赞:“豪爽!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郭某为人豁达,喜欢开玩笑,还擅长模仿禽鸟的叫声,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他起身去解手,偷偷学起燕子鸣叫。众人疑惑道:“半夜怎么会有燕子叫呢?” 他又模仿杜鹃的叫声,众人更加疑惑了。郭某坐回原位,只是笑,并不说话。就在大家纷纷议论的时候,郭某回过头,模仿鹦鹉的声音说道:“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家吧!” 众人惊讶地倾听,四周却又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鹦鹉声又响起。众人这才明白是郭某在作怪,都大笑起来。大家纷纷学着撮起嘴巴模仿,可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像。

一人说:“可惜青娘子没来。” 另一人说:“中秋我们还在这儿相聚,郭先生可一定要来。” 郭某恭敬地答应了。一人站起身说:“客人有绝技,我们也来表演个踏肩之戏,怎么样?” 于是众人喧闹着一起站起身。前面一人挺直身子站好,立刻有一人飞身登上他的肩膀,也笔直地站着,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叠到第四个人的时候,已经高得很难再往上登了,后面来的人,就攀着肩膀、踩着手臂,像爬梯子一样往上爬。十几个人,转眼间就全叠上去了,远远望去,似乎都能连接到云霄。郭某正惊讶地看着,这些人突然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化作一条蜿蜒的小路。

郭某惊愕地站了许久,然后沿着这条小路回到了家。第二天,他的肚子突然剧痛,小便呈绿色,就像铜青一样,碰到东西就能染上颜色,还没有尿臊味,过了三天才恢复正常。他前往之前的地方查看,只见那里饭菜骨头一片狼藉,四周都是茂密的草丛,根本没有路。到了中秋,郭某想去赴约,朋友们都劝阻他。如果他能大胆再去见一次青娘子,肯定还会有更奇异的事情发生。可惜他被朋友的话动摇了心意。

有个道士,四处云游,天色已晚,便到一座野寺投宿。他看到僧房的门紧闭着,就靠着蒲团,在廊下盘腿而坐。夜里安静下来后,他听到门开和关的声音。不一会儿,看见一个僧人走来,浑身都是血污,那僧人眼中似乎看不到道士,道士也像是没看见他一样。僧人径直走进大殿,登上佛座,抱着佛头大笑,过了很久才离开。

等到天亮,道士看僧房,门还是像之前一样锁着。他觉得很奇怪,便到村子里说起自己看到的事情。众人来到寺中,打开门锁查看,发现僧人已经被杀倒在地上,房间里的席子和箱子被翻得乱七八糟,大家知道这是遭遇了强盗抢劫。众人怀疑那鬼的笑声有缘由,便一起查看佛头,发现佛头后面有一道细微的痕迹,挖开一看,里面藏着三十多两银子。于是众人就用这些银子将僧人安葬了。

阿英

甘玉,字璧人,是庐陵人。他的父母早早离世,留下年仅五岁的弟弟甘珏,字双璧,由甘玉抚养长大。甘玉生性友爱,对待弟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甘珏渐渐长大,容貌出众,风姿翩翩,而且聪慧过人,擅长写文章。甘玉越发喜爱他,常常说:“我弟弟如此出众,一定要为他找个好姻缘。” 然而,甘玉挑选儿媳过于严苛,所以甘珏的婚事一直没有着落。

有一次,甘玉在匡山的僧寺读书,夜晚刚要入睡,就听到窗外有女子的声音。他悄悄窥探,看见三四个女郎席地而坐,几个婢女摆着酒菜,这些女子都容貌绝美。一个女子说:“秦娘子,阿英怎么没来?” 坐在下座的女子说:“她昨天从函谷关来,右臂被恶人打伤,不能一起来游玩,正为此懊恼呢。” 一个女子说:“前几天晚上我做了个噩梦,现在想起来还浑身冒汗,心有余悸。” 下座的女子连忙摇手说:“别说别说!今晚姐妹们欢聚,说这些吓人的事让人不痛快。” 那女子笑着说:“你这丫头怎么这么胆小!难道还会有虎狼把你叼走不成?要是不想让我说,就得唱一首歌,为大家助助酒兴。” 于是那女子低声吟唱道:

闲阶桃花取次开,昨日踏青小约未应乖。

付嘱东邻女伴少待莫相催,着得凤头鞋子即当来。

唱完后,满座的人无不赞叹欣赏。

就在她们谈笑之际,忽然有一个身材魁梧的大丈夫,气势汹汹地从外面走进来。他目光如鹘,闪烁着荧荧之光,相貌狰狞丑陋。众女子惊叫道:“妖怪来了!” 慌乱之中,众人一哄而散,就像鸟儿四散飞去一样。只有唱歌的女子婀娜多姿,行动迟缓,没能及时逃走,被那妖怪抓住,哀声啼哭,奋力挣扎。那妖怪怒吼着,咬断了她的手指,放在嘴里就嚼着吃了,女郎倒在地上,像死了一样。甘玉心中怜悯,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急忙从袖中抽出剑,打开门冲了出去,挥剑砍中了妖怪的大腿,大腿被砍落,妖怪忍痛逃走了。

甘玉扶起女郎走进屋里,只见她面如土色,血染红了衣襟和衣袖,查看她的手,右手拇指已经断了。甘玉撕开自己的衣服为她包扎。女郎这才呻吟着说:“您救我性命的大恩大德,我该如何报答呢?” 甘玉从一开始窥探时,心里就暗自为弟弟打算,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郎。女郎说:“我是个残废之人,连家务都操持不了了。应当另外为你弟弟谋划。” 甘玉询问她的姓氏,她回答说:“姓秦。” 甘玉便铺开被子,让她暂且休养,自己则带着行李到别的地方去睡。

第二天早上,甘玉去看那女子,发现床已经空了,心想她可能自己回家了。然而,他在附近的村子打听,很少有姓秦的人家;又广泛托付亲戚朋友寻找,却始终没有确切的消息。甘玉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弟弟,心里悔恨不已。

有一天,甘珏偶然在野外游玩,遇到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女郎,她姿态柔美,容貌娟秀,看到甘珏后微笑着,似乎有话要说。她先秋波流转,环顾四周,然后问道:“你是甘家的二郎吗?” 甘珏说:“是的。” 女郎说:“你父亲曾经和我有婚姻之约,为什么现在你们想要违背前盟,另订秦家的亲事呢?” 甘珏说:“我从小就父母双亡,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请你说说你的家族门第,我回去问问哥哥。” 女郎说:“不必细说,只要你一句话,我自会前来。” 甘珏以没有禀告哥哥为由推辞。女郎笑着说:“你这个傻郎君!竟然这么怕哥哥吗?我姓陆,住在东山望村。三天之内,我等候你的消息。” 说完就离开了。

甘珏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嫂嫂。哥哥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多岁了,要是有这回事,怎么会没听说过?” 又因为她独自在旷野行走,还和男子交谈,就越发轻视她。接着问起她的容貌。甘珏听后,脸一直红到了脖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嫂嫂笑着说:“想必是个佳人。” 甘玉说:“小孩子哪里懂得分辨美丑?就算她美,也肯定比不上秦家的女子,等和秦家的亲事不成,再考虑她也不晚。” 甘珏默默退下。

过了几天,甘玉在路上看到一个女子,正流着眼泪向前走。他垂下马鞭,勒住缰绳,微微斜视着她,觉得这女子的美貌世间少有。他让仆人去询问。女子回答说:“我以前许配给甘家二郎,因为家里贫穷,搬到了远方,就和甘家断了音信。最近才回来,又听说甘家三心二意,背弃了前盟。我前去问伯伯甘璧人,他打算把我置于何地呢?” 甘玉惊喜地说:“甘璧人就是我。先人从前的约定,我实在不知道。这里离我家不远,请你跟我回去商量。” 于是他下了马,把缰绳递给女子,自己步行陪着她回家。女子自我介绍说:“我小名叫阿英。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只有表姐秦氏和我住在一起。” 甘玉这才明白,之前救的那个美丽女子就是她。甘玉想要把她送回秦家,女子坚决阻止。甘玉暗自高兴弟弟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然而又担心她过于轻佻,招来别人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