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郭秀才、阿英、橘树(2 / 2)

时间久了,阿英非常端庄稳重,又娇柔婉约,善于言辞。她像侍奉母亲一样侍奉嫂嫂,嫂嫂也很喜欢她。

到了中秋,甘珏夫妻正在亲昵地宴饮,嫂嫂来叫阿英。甘珏心里有些惆怅。阿英让来叫她的人先走,说随后就到,可她却端坐着谈笑,过了很久都没有要去的意思。甘珏担心嫂嫂等久了,就连连催促她。阿英只是笑,最终还是没有去。

第二天早上,阿英刚梳妆完毕,嫂嫂亲自来问候:“昨晚你们相对,为什么那么不高兴呢?” 阿英微微一笑。甘珏觉得有些奇怪,和阿英对质,发现两人的说法不一致。嫂嫂大惊:“如果不是妖物,怎么会有分身术呢?” 甘玉也很害怕,隔着帘子对阿英说:“我们家世代积德,从来没有与人结仇。如果你是妖怪,请赶快离开,希望你不要伤害我弟弟!” 阿英羞愧地说:“我本不是人类,只是因为你父亲从前的婚约,所以秦家姐姐劝我来。我自知不能生育,曾经想要离开,之所以一直留恋,是因为哥哥嫂嫂对我不薄。现在既然被你们怀疑,那就从此告别吧。” 转眼间,阿英就化作一只鹦鹉,翩翩飞走了。

当初,甘玉的父亲在世时,养了一只鹦鹉,非常聪慧,他常常亲自给鹦鹉喂食。那时甘珏四五岁,问父亲:“为什么要喂鸟呢?” 父亲开玩笑说:“将来给你当媳妇。” 每当鹦鹉没食吃的时候,父亲就会喊甘珏:“还不拿食物去,饿死你媳妇了!” 家里人也都拿这件事当玩笑。后来鹦鹉挣断锁链飞走了。这时大家才明白,之前的婚约说的就是这只鹦鹉。然而,甘珏明知阿英不是人类,却还是对她念念不忘。嫂嫂更是牵挂,早晚都在哭泣。甘玉后悔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甘玉为弟弟聘了姜氏女为妻,但甘珏心里始终不满足。甘玉有个表兄在广东担任司李,甘玉去探望他,很久没有回来。当时正好碰上土匪作乱,附近的村落大半都变成了废墟。甘珏非常害怕,带着家人躲到山谷里。山上的男女混杂,大家都不知道彼此是谁。忽然,甘珏听到女子轻声说话的声音,和阿英的声音极其相似。嫂嫂连忙催促甘珏过去查看,果然是阿英。甘珏欣喜若狂,抓住她的手臂不肯松开。阿英对同行的人说:“姐姐你先走吧,我等嫂嫂来。” 嫂嫂来了之后,看到阿英,悲伤得哽咽起来。阿英再三安慰,又说:“这里不是安乐的地方。” 于是劝大家回去。众人害怕土匪来,阿英却坚持说:“没关系。” 于是大家一起回去了。

阿英抓起一把土拦住门口,嘱咐大家安心待着,不要出去。她坐下来和大家说了几句话,转身想要离开。嫂嫂急忙抓住她的手腕,又让两个婢女抓住她的左右脚,阿英不得已,只好留下。然而,她不太愿意回到甘珏的房间,甘珏多次邀请,她才去了一次。

嫂嫂常常觉得新媳妇姜氏不合甘珏的心意,阿英就每天早起为姜氏梳妆,梳好后,又仔细地为她涂抹脂粉,别人看了,觉得姜氏的美貌增加了好几倍。就这样过了三天,姜氏居然变成了一个丽人。嫂嫂觉得很神奇,就说:“我又没有孩子。本来想买个妾,只是一直没空。不知道婢女们能不能打扮得漂亮些?” 阿英说:“没有人是不能改变的,只是天生丽质的人更容易打扮。” 于是她把所有的婢女都打量了一遍,只有一个又黑又丑的婢女,有生男孩的面相。阿英就把她叫来,为她洗漱,然后用浓粉和药末涂抹她的脸。就这样过了三天,婢女的脸由红渐渐变黄;又过了二十七天,脂粉和药末渗透到肌肤里,居然变得好看了。

大家每天只是关起门来欢笑,都不再考虑兵荒马乱的事。一天夜里,突然传来嘈杂的声音,全家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一会儿,又听到门外人马喧闹,纷纷离去。天亮后,大家才知道村子里几乎被烧光抢光,强盗们成群结队地到处搜寻,凡是藏在山洞里的人,都被杀或者被掳走了。于是大家越发感激阿英,把她当作神一样看待。

阿英忽然对嫂嫂说:“我来这里,只是因为忘不了嫂嫂的情义,暂且来分担你们在战乱中的忧愁。等大哥回来,我在这里,就像俗话说的,既不是李也不是桃,只会惹人笑话。我先离开,以后有机会再来看望大家。” 嫂嫂问:“大哥出门在外,平安吗?” 阿英说:“最近他有大难。不过这和别人无关,秦家姐姐受了大哥的大恩,一定会报答他,所以他肯定没事。” 嫂嫂挽留她住一晚,天还没亮,阿英就走了。

甘玉从广东回来,听说发生了战乱,便日夜兼程赶路。途中遇到了强盗,他和仆人丢掉马匹,各自把金子缠在腰间,躲在荆棘丛中。一只秦吉了飞到荆棘上,展开翅膀遮住他们。甘玉看到它的脚缺了一根指头,心里觉得很奇怪。不一会儿,一群强盗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几乎把草丛都找遍了,好像在寻找什么。甘玉和仆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强盗散去后,鸟儿才飞走。

回到家后,大家各自讲述路上的经历,这才知道那只秦吉了就是甘玉之前救的美丽女子。

后来,每当甘玉外出不归,阿英必定在晚上到来,估计甘玉要回来了,她就早早离开。甘珏有时在嫂嫂那里遇到阿英,偶尔邀请她,她答应了却不去。一天晚上,甘玉去了别的地方,甘珏心想阿英肯定会来,就偷偷藏起来等着她。没过多久,阿英果然来了,甘珏突然跳出来,拦住她,把她带回房间。阿英说:“我和你的缘分已经尽了,勉强在一起,恐怕会被上天忌讳。稍微留些余地,偶尔见个面,怎么样?” 甘珏不听,最终还是和她亲近了。

天亮后,阿英去见嫂嫂。嫂嫂觉得很奇怪。阿英笑着说:“半路上被强盗劫持了,让嫂嫂担心了。” 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出去了。

过了没多久,有一只大野猫叼着一只鹦鹉从寝室门口经过。嫂嫂惊骇万分,心里怀疑这就是阿英。当时嫂嫂正在洗头,她连忙停下,急忙呼喊,大家一起叫嚷着去击打野猫,才把鹦鹉救下来。鹦鹉的左翼沾满了血,气息奄奄。嫂嫂把它抱在膝头,抚摸了很久,它才渐渐苏醒过来,用嘴梳理自己的翅膀。过了一会儿,鹦鹉在房间里飞来飞去,喊道:“嫂嫂,再见了!我怨恨甘珏!” 然后振翅飞走,再也没有回来。

橘树

陕西有位刘公,担任兴化令。一天,有个道士前来献盆树,刘公一看,只是一棵手指般粗细的小橘树,便拒绝接受。当时,刘公有个年幼的女儿,大概六七岁,正好赶上生日。道士说道:“这盆树虽然不值得供大人赏玩,却可以聊表对女公子福寿的祝福。” 刘公这才收下。

小女孩一见到这盆橘树,就喜爱得不得了,把它放在闺房里,从早到晚小心呵护,生怕它受到损伤。后来刘公任期满了,那棵橘树已经长到一把粗细。这一年,橘树开始结果。刘公一家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时,觉得橘树太重,带着不方便,便打算把它扔掉。小女孩抱着橘树,伤心地大哭起来。家人们哄骗她说:“只是暂时离开,以后还会回来的。” 小女孩信以为真,这才止住了眼泪。她又担心这棵橘树被力气大的人背走,就站在一旁看着家人们把橘树移栽到台阶下,这才跟着离开。

女孩长大后,许配给了庄氏。庄氏在丙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兴化令,夫人(也就是当年的小女孩)十分高兴。她暗自心想,十多年过去了,那棵橘树肯定已经不在了。可等他们到了兴化,却发现橘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上面结的果实数以千计。夫人向以前的差役打听,他们都说:“刘公离开后,橘树长得很茂盛,却一直不结果,这是它第一次结果。” 夫人听后,觉得更加神奇。

庄氏在任三年期间,橘树年年果实累累。到了第四年,橘树却变得憔悴不堪,没有一点生机。夫人说:“你在这个职位上待不久了。” 到了秋天,庄氏果然被解除了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