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1 / 2)

却说那锦衣官把假唐僧扯出馆驿,和羽林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直到朝门外,对黄门官说:

“我们已经把唐僧请到这里,麻烦为我转奏。”

黄门官急忙进朝,依照所说奏给昏君,昏君于是请进去。

众官员都在台阶下跪拜,只有假唐僧挺立在台阶中心,口中高声叫道:

“比丘王,请我贫僧有什么话说?”

君王笑道:

“朕得了一种病,长久缠绵不能痊愈。”

“幸亏国丈赐了一个药方,药和饵料都已经准备齐全,只是缺少一味药引,特地请长老求些药引。”

“如果病能好,给长老修建祠堂,四季供奉祭祀,永远作为传国的香火。”

假唐僧说道:

“我是出家人,独自来到这里,不知道陛下问国丈要什么东西作药引。”

昏君说道:

“特地求长老的心肝。”

假唐僧说道:

“不瞒陛下说,心倒是有几个,不知道要的是什么样子的。”

那国丈在旁边指定说道:

“那个和尚,要你的黑心。”

假唐僧说道:

“既然这样,快拿刀来。”

“剖开胸腹,如果有黑心,一定遵命。”

那昏君高兴地相谢,立即让当驾官拿一把牛耳短刀,递给假僧。

假僧接过刀在手中,解开衣服,挺起胸膛,用左手抹着肚子,右手拿刀,呼啦一声响,把肚子皮剖开,那里头就骨碌碌地滚出一堆心来。

吓得文官脸色大变,武将浑身发麻。

国丈在殿上看到说道:

“这是个多心的和尚!”

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起来给众人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却没有一个黑心。

那昏君吓得呆呆愣愣,嘴里说不出话,战战兢兢地叫道:

“收了去!收了去!”

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术,现出本相,对昏君说道:

“陛下完全没有眼力!”

“和尚我都是一片好心,只有你这国丈是个黑心,正好做药引。”

“你不信,等我替你把他的取出来看看。”

那国丈听见,急忙睁开眼睛仔细观看,见那和尚变了面容,不是刚才的模样。

哎呀!认出是当年的孙大圣,五百年前就有名。

于是抽身,腾云就起,被行者翻个筋斗,跳到空中喝道:

“哪里走!吃我一棒!”

那国丈立即用蟠龙拐杖来迎。

他们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斗: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

原来国丈是妖精,故将怪女称娇色。

国主贪欢病染身,妖邪要把儿童宰。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将难解。

铁棒当头着实凶,拐棍迎来堪喝采。

杀得那满天雾气暗城池,城里人家都失色。

文武多官魂魄飞,嫔妃绣女容颜改。

唬得那比丘昏主乱身藏,战战兢兢没摆布。

棒起犹如虎出山,拐抡却似龙离海。

今番大闹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

~~~~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雾弥漫。

原来国丈是妖精,所以将怪女称作娇美的颜色。

国主贪图欢娱病染上身,妖邪要把儿童宰杀。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难以解开。

铁棒当头极其凶狠,拐棍迎来值得喝彩。

杀得那满天雾气遮蔽城池,城里人家都变了脸色。

文武官员魂魄飞散,嫔妃绣女容颜改变。

吓得那比丘国昏主乱了身形躲藏,战战兢兢没有办法。

棒起犹如老虎出山,拐轮却像龙离大海。

这次大闹比丘城,致使邪正分明清楚。

那妖精与行者苦战二十多个回合。

蟠龙拐抵挡不住金箍棒,虚晃了一拐,将身体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宫内院。

把进贡的妖后带出宫门,并化作寒光,不知去向。

大圣按落云头,到了宫殿下,对众多官员说道:

“你们的好国丈啊!”

众多官员一起礼拜,感谢神僧,行者说:

“暂且不要拜,先去看看你们那昏主在哪里。”

众多官员说:

“我主看到争斗时,惊恐地潜藏起来,不知道去了哪座宫中。”

行者立即命令:

“快去找!别被美后拐走!”

众多官员听了话,不分内外,同行的人先奔向美后宫,没有踪迹,连美后也都不见了。

正宫、东宫、西宫、六院,所有的后妃,都来拜谢大圣。

大圣说道:

“暂且请起,还不到感谢的时候呢,先去寻找你们主公。”

不一会儿,看到四五个太监,搀扶着那昏君从谨身殿后面而来。

众大臣趴在地上,齐声启奏道:

“主公!主公!感谢神僧到这里,分辨清楚真假。”

“那国丈原来是个妖邪,连美后也不见了。”

国王听了这话,立即传旨让阁下太宰快去驿站中请师众来朝。

那三藏听见行者现了本相,在空中降妖,吓得魂都飞了魄也散了。

幸亏有八戒沙僧护持着,他脸上还戴着一片有尿臊味的泥,正闷闷不乐,只听到有人叫道:

“法师,我们是比丘国王差来的阁下太宰,特地请您入朝谢恩。”

八戒笑道:

“师父。别怕别怕!”

“这不是又请您去取心,想必是师兄打胜了,请您去酬谢呢。”

三藏说道:

“虽然是打胜了来请,但我这张臊脸,怎么见人?”

八戒说道:

“没办法,咱们先去见了师兄,自然有解释。”

那真长老没办法,只得扶着八戒沙僧挑着担子,牵着马,一同去驿庭之上。

那太宰见了,害怕地说道:

“爷爷呀!这都像妖头怪脑的样子!”

沙僧说:

“朝士别嫌丑陋,我们这是天生的模样。”

“要是我师父见到了我师兄,他就好看了。”

他们三人与众官员来朝,不等宣召,直接到了殿下。

行者看见,立即转身下殿,迎上去把师父脸上的泥脸子抓下,吹口仙气,叫“正!”

那唐僧立刻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精神更加清爽利落。

国王下殿亲自迎接,口中称:

“法师老佛。”

师徒们把马拴住,都上殿来相见。

行者说道:

“陛下可知道那妖怪来自哪里?”

“等老孙去和您一起把他擒来,铲除后患。”

三宫六院,众多嫔妃,都在那翡翠屏后面,听见行者说铲除后患,也不顾忌内外男女的分别,一起出来拜求道:

“万望神僧老佛大力施展法力,斩草除根,把他全部铲除干净,实在是极大的恩德,自然应当重重报答!”

行者急忙忙还礼,只让国王说出妖怪的住处。

国王含羞说道:

“三年前他来的时候,朕曾问过他。”

“他说离城不远,就在向南七十里路,有一座柳林坡湾华庄上。”

“国丈年老没有儿子,只有后妻生了一个女儿,年纪十六,还没有嫁人,愿意进献给朕。”

“朕因为那女子容貌美丽,就接纳了,在宫中宠幸。”

“没想到得了病,太医多次用药都没有效果。”

“他说我有仙方,只用小儿心煎汤作药引。”

“是朕没才能,轻易相信了他的话,于是挑选民间小儿,选定今天午时开刀取心。”

“不料神僧降临,恰恰又遇到笼子都不见了。”

“他就说神僧十世修行,元阳未泄,得到您的心,比小儿心效果更好万倍。”

“一时犯错,不知道神僧识破了妖魔。”

“希望您广泛施展大法,铲除后患,朕用倾国的资产酬谢!”

行者笑道:

“实不相瞒,笼子里的小儿,是我师父慈悲,让我藏起来了。”

“您暂且别提什么资产酬谢,等我捉了妖怪,是我的功德。”

叫道:

“八戒,跟我走。”

八戒说:

“谨遵兄命。只是肚子里空空的,没力气。”

国王立即传旨让光禄寺赶快准备斋饭。

不一会儿斋饭送到。

八戒饱吃一顿,抖擞精神,跟着行者驾云而起。

吓得那国王、妃后,以及文武众多官员,一个个朝着天空礼拜,都说道:

“是真仙真佛降临凡间了!”

那大圣带着八戒,径直来到南方七十里的地方,停下风云,寻找妖怪的住处。

只看见一股清澈的溪流,两边夹着河岸,岸上有千千万万的杨柳,更不知道清华庄在什么地方。

正是那:

万顷野田看不完,千堤烟柳隐没无踪。

孙大圣寻找不到,就捻诀,念了一声“唵”字真言,拘出一个当地的土地,战战兢兢地走近跪下叫道:

“大圣,柳林坡土地叩头。”

行者说:

“你别怕,我不打你。”

“我问你:柳林坡有个清华庄,在什么方向?”

土地说:

“这里有个清华洞,没有清华庄。”

“小神知道了,大圣想必是从比丘国来的?”

行者说:

“正是正是。比丘国王被一个妖精哄骗了,是老孙到那地方,认出是妖怪,当时打退那怪,化作一道寒光,不知去向。”

“问到比丘王,他说三年前进献美女时,曾问其来历,妖怪说居住在城南七十里柳林坡清华庄。”

“刚寻到这里,只看到柳林坡,不见清华庄,所以问你。”

土地叩头道:

“望大圣恕罪。”

“比丘王也是我这地方的主人,小神理应察看,无奈妖精神通广大法术厉害,如果我泄露他的事,就会来欺负我,所以没有查得。”

“大圣如今来,只要去那南岸九叉头一棵杨树根下,向左转三圈,向右转三圈,用两只手一起扑在树上,连叫三声开门,就会出现清华洞府。”

大圣听了这话,就让土地回去,和八戒跳过溪流,寻找那棵杨树。

果然有九条叉枝,都在一个根上。

行者吩咐八戒:

“你暂且远远地站定,等我叫开门,寻着那怪,赶将出来,你就接应。”

八戒听令,立即离树有半里远的地方站好。

这大圣依照土地所说,绕着树根,向左转三圈,向右转三圈,双手一起扑向那树,叫道:

“开门!开门!”

刹那间,一声响亮,呼啦喇的门开了两扇,更不见树的踪迹。

那里边光明闪耀,也没有人烟。

行者趁着神威,撞了进去,只见那里是个好地方:

烟霞幌亮,日月偷明。

白云常出洞,翠藓乱漫庭。

一径奇花争艳丽,遍阶瑶草斗芳荣。

温暖气,景常春,浑如阆苑,不亚蓬瀛。

滑凳攀长蔓,平桥挂乱藤。

蜂衔红蕊来岩窟,蝶戏幽兰过石屏。

~~~~

烟霞明亮,日月偷着放光。

白云常常从洞中出来,翠绿的苔藓胡乱铺满庭院。

一条小径上奇异的花争奇斗艳,满台阶的瑶草争着芳香茂盛。

温暖的气息,景色常春,简直如同阆苑,不输给蓬瀛。

光滑的凳子攀着长长的蔓藤,平坦的桥挂着乱藤。

蜜蜂衔着红蕊来到岩窟,蝴蝶在幽兰旁嬉戏飞过石屏。

行者急忙加快脚步,走近前面仔细看,见石屏上有四个大字:

“清华仙府”。

他忍不住,跳过石屏看去,只见那老怪怀中搂着个美女,气喘吁吁的,正在讲比丘国的事,齐声叫道:

“好机会来了!三年的事,今天能完成,却被那猴头破坏了!”

行者跑近身前,举棒高叫道:

“我把你们这伙毛团,什么好机会!吃我一棒!”

那老怪放开美人,抡起蟠龙拐,急忙招架相迎。

他们两个在洞前,这场好斗,比之前又很不同:

棒举起来迸出金光,拐轮起来散发凶气。

那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