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夺权(2 / 2)

至于石珪,由于在前面的方城事变中,被李森等人注意到,没有跟随其他人闹事起哄。

所以,特意被李森找去谈话,询问个人的任职意向。

这个时候,必然不能跟着周弘枚等人去军部,暂且不说有没有官运前途之类的话,单单说李进就坐镇军部,他的修为可要比李森高的多,搞不好,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李进发现。

在石珪的感应中,李森的修为,比李鑫要弱上一些,与他差相差无几,所以,留在勇骁旅,才有可能继续隐藏自己。

于是,石珪主动要求留在勇骁旅,跟随李森,李森倒也不在意。

因为,石珪没有参与闹事,为了尽早掌控部队,收拢人心,李进、李森到也不好不赏。

于是,李进总兵在李森旅帅的建议下,给石珪升一级,任勇骁旅“同旅帅”一职,还是虚职。

只是,这么一来,周弘枚原来那些调到军部的手下,都视石珪为叛徒。

而勇骁旅新调任来任职的军官,要不就是李森带来的人,要不就是其他旅交流过来的低一级军官。

他们中的大部分,跟石珪都不太熟,熟一点的军官,也不太想和这个“同旅帅”多来少去的,以免引起误会。

再加上,李森要树立个标杆,也不给石珪指派活计。

于是,石珪就成了彻底的孤独闲人。

李森作为勇骁旅旅帅,以前周弘枚派给一众军官的红利“勤务兵”,自然也就转到李森的一众心腹身上。

石珪作为独一无二的“同旅帅”,李森也问过石珪,要不要增加几个“勤务兵”。

但石珪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李森夹袋里的人,所以,也就婉拒了李森的好意。

平日里,石珪也就是带着罗虎头、老驴两人,远远的在勇骁旅的营帐外围,随便找个地,扎了帐篷,就窝着不动。

好在李森也不来管他,任由他在外围窝着不动。

……

武成军计划在方城县整顿一个月。

李森任勇骁旅旅帅之后,重新找的勇骁旅驻地,周边的灵气,明显要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

石珪估计李森也在借着吐纳灵气,修炼功法。

驻地的灵气,比在北月河里,还要丰富一些。

石珪原本想,偷偷的跟着吐纳一些灵气修炼。

可是,一想到,这方圆十里之地内,就有五个修仙者存在,石珪也就熄了偷偷吐纳灵气修炼的念头。

于是,石珪打算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修炼控水术。

而且,为了不惊动李森,石珪是想方设法的找,各种不惊扰灵气的修炼方法。

直到在某一天,石珪在喝水的时候,灵机一动之下,终于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修炼之法。

那就是在自己的体内,修炼控水术。

石珪把喝进自己胃里的水,用控水术控制着,形成一个个水环,然后让体内的灵力,慢慢渗进水环当中。

之后,又慢慢的把这种充满灵力的水环,像扭麻花一样,扭一团团充满灵力水的麻花团。

然后再用控水术,长时间维持灵力水团的这种状态。

这种修炼,能够在不惊动体外灵气的情况,最大限度的练习控水术的熟练程度。

就像现在,石珪窝在自己的二十来方大小帐篷里,努力维持着胃里的那一团灵力水麻花。

这团灵力水麻花,已经被他努力维持了一个上午。

忽然间,石珪脸色苍白,一声干呕之后,一团闪亮的水团冲出他的口中,直接砸在地上炸开。

“噼啪”一声之后,那团水竟然将土质的地面,炸出一个浅坑。

石珪用一只手撑着膝盖,胸口像拉风箱一样的喘息着,另一只手撑在帐篷内案桌上。

控水术比昨天,又有精进。

石珪调匀了喘息,慢慢的坐到了桌边的椅子上,闭目思忖起来。

世道艰难,如果再不努力修炼,只怕真要把命丢在这战场上了。

石珪作为一个刑名捕头,最擅长的就是还原真相。

任“同旅帅”的这几天,石珪闲来无事,就把方城事变那日,没有敢想明白的事情,慢慢的琢磨了个通透,顺便也算知道了,前不久自己那股萦绕心间的不安,究竟是来自哪里。

那一天,石珪想到,也许陈国的高层们都是修仙者。

只不过这种猜测太过惊悚,也太过违背石珪四十多年来,形成的认识常理,所以,他也就没有敢再往深里想。

只不过,从那日起,这个想法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占据了他的整个脑海。

多年的刑名生涯,让他知道,这种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的猜测,也许就是他内心深处,最为肯定的答案。

后来,石珪干脆假设“陈国高层们都是修仙者”这个猜测,是真的。

再以此为起点,重新梳理推测所有事情,看看能不能推测出一些有趣的“事实”。

如果这些推测出的这些“事实”,与他所知的事实不符,那么就说明他一开始的假设就是错的。

于是,石珪就真的以“陈国高层们都是修仙者”这个猜测,开始重新梳理推测所有事情。

结果,经过大半天的冥思苦想,推测所得到的“事实”,与石珪见到的事实,居然相差不大。

这让石珪惊的,连午饭都没吃得下去。

首先,这合理的解释了水灵珠的来历。

现在在石珪体内稳定运行的水灵珠,是石珪在平苍县珠宝大盗的身上得到的。

而水灵珠能吸取灵气,能穿过他的身体,盘踞在丹田里,能维持他在水下的呼吸等等种种神奇之处,都说明水灵珠,就是一件来自修仙界的东西。

据珠宝大盗交代,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在陈国皇宫里偷来的。

也就是说,陈国皇宫里,有水灵珠这种修仙界的东西,如果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那么这就很容易解释了。

修仙者们有件修仙界物品,真的太过正常了。

其次,就是能合理解释,大修士为何要插手陈国战争。

以前,石珪心底一直有个疑问,那个汲取句陵河水的大修士,已经是能够呼风唤雨,抬手之间就能布雨句陵的伟大存在,为何要插手陈国的这种凡俗战争?

要知道,修仙者们普遍高高在上,对凡俗人间的事情,是不愿多管的,就比如《太一生水本义书》、《邪魔典》、《青叶经》、沧潮子句读等等,凡是石珪能够看到的典籍当中,修仙者们无一不是把凡人和凡俗界当做空气,或是蝼蚁。

就连天根老人的心愿,也是让凡人能修仙脱离凡俗,可见在他内心深处,能修仙的,就是要高于,不能修仙的凡人。

所以,一个高高在上的伟大存在,怎么可能插手凡俗界的战争。

这无异于是,让一个先天大高手,蹲在地上,用热汤烫蚂蚁玩。

先前猜想的,敌方通过人情,邀请大修士插手的猜想,现在看来太过幼稚。

这好比敌方所有蚂蚁,列队在先天高手面前,三拜九叩的请求高手出手,消灭对面的蚂蚁窝。

即便退一万步讲,先天大高手被敌方的蚂蚁所打动。

那么要消灭对面的蚂蚁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一脚踏碎。

而不是天长地久的往对面蚂蚁窝扇风,以削弱蚂蚁出窝的速度。

如果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那么这一切就合理了。

因为只有修仙者,才是修仙者的对手。

只有陈国的高层是修仙者,才会有导致敌方也有修仙者交战,才会导致那个大修士,无法采取更暴烈的手段,来打击陈国,只能靠其他手段来削弱陈国。

第三,这能合理解释,越靠近战场出现的修仙者就越多,而且大部分修仙者都是高官贵族的问题。

在石珪四十五岁以前,是根本不知道修仙者这种存在的,在他的认识里,陈国以及陈国附近的几个邻国,就是整个世界。

四十五岁以后,接连遇上九个修仙者,前两个白衣少年、采花大盗先不说,单单就说后面七个修仙者。

在没有渡过句陵河时,石珪只见过一个高在云端的模糊伟大存在,至于那是不是真正的大修士,石珪也说不清。

但到了北月河大营,从北月河北岸来了两个高官贵族,督导军务,居然就是两个修仙者。

要知道北岸可是战场所在。

等渡过了北月河,在距离北月河大营,不过大军行军十日左右的地方,前线大营派来掌控部队的军官里,居然有四个修仙者。

除了那个呼风唤雨的大修士,剩下六个修仙者,无一不是贵族高官。

保和侯、贾乡侯都是侯爵,是陈国外姓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而一等安西将军、三等武卫将军都是军爵,属于军方贵族才会有的封爵。

就比如李森、周弘枚都是勇骁旅的旅正,但李森有军爵,代表他是贵族出身,而周弘枚没有爵位,只是一介布衣。

再加上那个和李森四人关系密切的柱国上将军,也很可能就是修仙者。

所以,只有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才能解释为何代表贵族的爵位,和修仙者联系那么密切。

这也顺道解释了石珪心中那股淡淡的不安,究竟来自哪里。

起先,石珪在句陵河遇到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修士,虽然心里只犯嘀咕,但毕竟距离太远,所以,也就没有太大担忧。

等后来,北月河大营里活生生的见到了两个修仙者,石珪内心深处,终于开始察觉到了不妥之处,但他一时之间,又想不清楚,所以,那股不安,就始终在他心里徘徊。

所以,当陈国高层都是修仙者这个假设,居然合理的成立时,这简直颠覆了石珪的长久以来的认知。

如果顺着这个假设,再想深入一些,那么陈国与他国之间战争爆发的原因,就一定是陈国所说的那样?

说不得,十二年前,席卷陈国以及陈国周边邻国的大灾难,就是修仙者的手笔。

修仙者的时间概念,好似与凡人不同,石珪还记得那个白衣少年,一言不合,就设了个长达二十来年的圈套,给他钻。

二十年、十二年对修仙者来说,也只不过弹指一挥间。

自己的家人,就有死在那场灾难当中的。

而这些对凡人来说,惨绝人寰的事情,也许只不过是修士们,一次无意间的试探攻击而已。

当然,也有让石珪有所收获的事情,比如说石珪能确定柱国上将军的确与李进四人渊源颇深。

方城事变之后,石珪把柱国大将军留在津口镇的信件,从荷包里拿出来,重新读了一遍。

柱国大将军果然也姓李,只不过他在信中,没有提他儿子叫什么,只提了个随从叫李七,还在信里夹了一块刻着李承安的牌子。

三十多年前,他家遇到大事,他可能是要装病回家处理,但也料定无法挽回局势,全家人弃家而走的可能性很大。

但在信中又提到,他们李家的根基还在,希望儿子到宋国去寻找螳螂川学艺。

那李进如今看起来,也不过四十七八岁的模样,如果他就是柱国大将军的儿子,年龄段上,倒也能对上。

只不过其他方面,就有些对不上号了,就比如说李进和李鑫、李森、李焱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说是父子,看起来又不像,哪有儿子,就比如说李焱,对老子爱答不理,趾高气扬的。

再有一个原因是,除了李鑫用螳螂刀之外,其他三个人都没有用这样的兵刃,李进身上只有一把佩剑,李森用的是一条等身熟铜棍,李焱个子虽小,但用的却是一把,比他还高半截的马槊。

当然这都些东西,都是枝节细末,这四个人的凌厉手段,也是配得上修仙者的身份。

比如说这四个人在武成军夺权,就是一出智计百出的好戏。

他们在司仪宣布大营命令后,先是示弱,任由武成军的一众军官喧嚣,然后暗中观察,哪一个是这群人的首领。

第二步就是,派人诱出首领,诱使首领先动手,违反军令,先行站住军法制高点,为后面抓捕或是打击首领作准备。

同时,为了最彻底的打击首领威信,震撼武成军,完全树立自己勇猛无敌的形象,这四人又使了一招“先扬后抑”。

先让一个武功还不错的人,与武成军首领对战。

让武成军首领,在展露过人武功之后,轻易取胜。

接着,就亲自出马,在充分展示武成军首领强大实力的基础上,清晰而迅速的,彻底击败武成军首领,从而最彻底的震撼武成军,树立自己的威信。

要不,就凭一个炼气期二层的修仙者,如果直接出手,甚至可以做到,在武成军一众军官还反应不过的时候,就能斩杀武成军首领。

不过这样一来,就无法震撼,不知晓修仙者厉害的武成军众人。

之后,这四人又通过把杨、周、王的嫡系上调军部,其余军官相互调岗、派亲信任职等几招,迅速调整人事关系,从而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武成军。

此外,也有石珪还没有想通的事情,就比如说,为什么这场战争中,还需要大量的凡人军队?

按理说,修仙者之间的战争,凡人是掺和不进去的。

但陈国的所作所为,又是另一种状况,陈国在无休止的从国内抽取人口,组成大军送上战场。

而这种抽取人力的方式,已经到了,需要征兵使者们,使用抓捕、囚禁、皮鞭、枷锁等严酷手段,才能保障大量人口,被源源不断的送到战场。

而这些被抓捕的人口,甚至根本不用什么军事训练,只要军装一套,能够排成队列前进,就算是能用的军队。

甚至为了大量人口组成的军队,邛山官府、桃林渡口衙门、北月河大本营,居然可以纵容几个军头,明目张胆的吞并队伍,扩张势力。

虽然,石珪想不出,这些凡人军队,能在这种修仙者战争中,起什么作用?

但他能凭直觉,猜想到这些巨量凡人组成的军队,很可能都已经消失在这片战场之上。

要不,你看李进等人熟练程度,就知道这些人,绝不是第一次领军。

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们上一次领的军队,已经消耗殆尽,这次又来补充而已。

想到这里,石珪也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

“唉!”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陈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忽然间,就成了修仙者之间战争,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

自己一个小修士,要活下来,只能靠手中的《太一生水妙化真经》,只能靠自己手中有限的功法和法术,只能靠自己的埋头苦练。

只要能增加一丝实力,就能增加一丝活命的机会。

自己还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