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云岭,逶迤延绵千万里,就像一座屏风一般,横亘在南域的西南方。
巍峨的山体高耸入云,山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但山中的山谷低洼之地,在千百年来,在人走马踩之后,已经形成了一条条便利的交流通道。
后来,重云岭周边的各个诸侯国,纷纷在这些便道上设立关隘,不仅可以收税,而且便于控制交流贸易的通道。
冷泉关也是这样一个关隘,这里曾经是陈国着名的北境三大关,也是曾经扼守陈国北疆的最重要军事据点。
但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几乎完全孤立的军事据点,周边的陈国国土,要不已经沦丧他国之手,要不就成了焦土一片。
按说这样一个几乎已经完全被孤立的军事据点,应该早早放弃,收缩兵力布置新防线。
但陈国却一反常态。
不但在冷泉关集聚着将近三十多万大军,而且还把陈国前线大本营放在此地。
三十多万大军的人吃马嚼,全靠冷泉关东南方向上,与盟国凉国黄林关接壤的狭小地带转运。
陈国大量的物资人口,渡过北月河后,再顺着方城县东北方向,进入凉国境内的望溪县,然后沿着凉国金栖河西岸北上,绕上一个大圈子之后,再从黄林关出关,达到冷泉关。
冷泉关与黄林关,几乎是面对面建立的,中间有条宽阔笔直的宽直道相连。
太平时节,这里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陈凉两国交好的见证。
现如今这里,是大军盘踞之处,也是陈凉两国难兄难弟的写照。
一个月前,石珪跟随武成军达到了此处。
行军路上还算平稳,只是在金栖河西岸行军时,全军被命令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要警惕占据了金栖河东岸的敌军,悄悄渡河偷袭。
等武成军大军到了黄林关后,就把从方城县携带的大量军粮、以及军用物资,卸下了一小半,留在了黄林关。
石珪听李森带来的幕僚闲聊时,也才知道,现如今凉国国土,也仅只剩金栖河西岸一条狭长的地带。
凉国朝廷,就待在与陈国方城县接壤的望溪县,剩下的凉国军队,绝大部分就平铺在金栖河西岸沿线,另有两万人的重兵集团驻扎在黄林关。
武成军作为最新的生力军,被分配到了冷泉关西北角的狗熊坡驻扎,面敌方向也是西北方。
战争,并不像石珪等人,原先在县城时想象的那样,每一刻都处于生死搏杀之中。
而更像是一种敌我双方比拼耐力的长久对峙,等待对方疲惫不堪,露出破绽时,一击必杀。
到达冷泉关的这一个月来,风平浪静。
武成军的绝多数兵丁,每天除了规定的操练之外,就没有了其他的事情。
每日里按时供应的三餐,虽然粗陋,但能管饱。
这种悠闲无事,而且每日三餐都能保障的日子,可比在原来在乡下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时候,要舒服的多了。
渐渐地,武成军上下都放松了紧张感,也不再抗拒战场上的生活,绝大部分兵丁,就跟在桃林渡口一样,都已经开始过起了悠闲自得的生活。
石珪也不例外,跨过北月河快要四个月了,但除了行军到冷泉关的那段时间,有些紧张外,其余时间都很放松。
从平苍县离家,到如今,快要两年了,他连敌人的一根毫毛,都没见过。
要不是那些满目残垣的战火痕迹,他甚至都快要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就来戊边的边卒?
现如今,他心里对战争,倒也没有那么怕的感觉。
反而是武成军里的四个修仙者,让他有些头痛。
这段时间,为了躲避李森等人,他除了控水术、化凡敛息法能够修炼外,其他的什么凌云步、太一生水妙化真经的修炼,都停了下来。
这李森虽比不得周弘枚勤勉,但也算敬业,每日里都要升帐处理事务。
作为李森确定昭示众人的“同旅帅”,石珪自然也不敢像以前一般,随意躲懒。
而是规规矩矩的,每天去帅帐里规定的位置坐好,闭口不言,充当好摆设物。
这充当摆设物,虽是百无聊懒,浪费时间,但要说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从李森以及其心腹那里,听来的见识见闻,可谓是大大的开阔了,石珪的眼界。
这段时间,通过李森和他心腹之间的交谈的只言片语中,石珪其实已经在心中拼凑出了一副陈国此次战争“真相”图卷。
……………………………………………………………………
在这片叫做南州,或许也叫做南域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诸侯国,当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名叫鄂国。
虽然,在南州之地,还有两个与它差不多的强国,吴国与越国,但依旧不是鄂国的对手,长期被压制在东部封地,寸步难以西进。
整个南州的所有诸侯国,包括吴、越两个大国,都以鄂国为首。
绝大部分诸侯国,不仅是要臣服鄂国,甚至还需要经过鄂国的正式册封之后,才能在封地立足。
拥有千万里广阔土地的陈国,也只是鄂国分封的一个小小普通诸侯国,是从属于鄂国的众多属国中不起眼的一个。
陈国王室的先人因积功至伟,在七八百年前,被鄂国册封于荃河附近的元和之地,后来积极向南拓展,成为现如今的陈国。
如今的陈国,位于南州的西南端,南面国境之外,是广袤无边的邛山山脉。
陈国北边边境与沈国、桐国、凉国等十几个诸侯国相连,成为鄂国西南方向的屏障。
一百三十五年前,鄂国先皇驾崩,太子继位,册封幼弟皇十四子建国于楚郡,赐国名为楚,赐姓为熊,并拨银为其在寿山之地,筑寿春城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