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微微的春雨贵如油,滋润着大鹏所城左堂署的花花草草。在大厅正堂,坐着两位老人,正在煮茶聊天。一位是从南头古城过来新安知县梁新源,还有一位就是大鹏老将军赖明峰。
梁新源,品了品刚沏好的春茶,徐徐说道:
“来来来,赖将军,喝了这杯早春的第一道茶,我们这鹏城虽小,但英雄辈出。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始建算起,至今四百四十五年,不论是早期以抗倭防盗为任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还是如今以缉毒防盗、守海卫疆的广东水师大鹏营,几百年来,小城经历了战火和风雨沧桑,一代代军人在此成长,一个个英雄由此诞生,令人肃然起敬。因左堂暑设于堂内,不才似我,亦沾了英雄之光。”说完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梁大人客气了,本将军代表所城军民,再次感谢父母官这些年来对所城军民无微不至的照顾。”赖明峰也讲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对了,梁大人,听说,番禺出了个水师将领,邓世昌的才俊,最近英勇殉国,老朽因病退隐多年,今天就请梁大人,跟我介绍介绍这位广东水师才俊如何?”赖明峰诚恳地说道。
“唉!老将军,今天,我就跟您介绍一下这位水师将领邓世昌的事迹吧”梁知县瞬间悲壮起来,目光投向屋外的天空,若有所思,然后徐徐地向赖明峰介绍起这位出生于广东番禺的名将邓世昌的故事。
1894年(光绪二十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好!不愧是我中华铁骨铮铮好男儿!”赖明峰听到邓世昌牺牲的事迹,不由得热泪盈眶,连连为邓世昌喝彩!
梁新源也热泪盈眶,继续为赖明峰诉说着邓世昌的生平轶事。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0月5日(农历八月十九日),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今广东省广州海珠区)(龙导尾街)。因其父邓焕庄与妻子郭氏饱受世道黑暗和战乱之苦,殷切盼望邓氏家业昌盛,就给他们的独生子起名为邓永昌,后又将其改名为邓世昌,字正卿。
邓世昌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家乡以优异成绩学完小学学业。邓焕庄觉得,无论将来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还是从事别的事业,都必须学习洋文,进而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知识。这在把英语当作“蛮夷之语”的当时来说,是惊世骇俗的。当他携世昌到了上海之后,先让他进了教会学校,师从欧人学习英语、算术。世昌接受新知识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极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与洋老师对话,并能看阅英美原版书籍。洋老师对他赞赏有加,十分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学生。
1867年(同治六年),沈葆桢出任福州马尾船政大臣,同时开办前学堂制造班和后学堂驾驶管轮班。学堂开始招生,生源主要为福建本地资质聪颖、粗通文字的16岁以下学生,后由于生源不足,招生一直扩展到广东、香港一带,并将年龄要求放宽到20岁以上。
邓世昌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禀告父亲,要求报考。开明的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邓世昌回到广州,参加考试,成绩优秀,顺利考取驾驶专业。当时参加报考的学生,家境贫寒之士占大多数,其次是受到外国影响的家庭和商人子弟、外国学堂学生。报名者必须将三代名讳、职业、保举人功名经历填写保结,并要取其父兄及本人的甘结。
驾驶专业学生除学习英语、数学外,还学习航海天文学、航行理论和地理,经五年堂课学习后毕业。1871年(清同治十年)邓世昌从军后“第一次”回广州家乡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