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战利品运往山东(1 / 2)

在辽东诸事安排妥当之后。

宝山迅速组织起一支队伍。

着手将沈阳城(盛京)内收缴的大量财宝小心装车。

准备运往山东。

这些财宝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每一件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厚重。

同时。

为确保途中安全。

他特意派遣了三千精锐卫队。

将大玉儿和三百满洲佳丽。

这里大量的高官贵胄的妃子女儿。

分别送去威远公府!!

崇祯皇帝高坐于金銮殿之上。

龙袍加身却难掩面容的憔悴与疲惫。

近日来。

各地的奏报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无一不是报忧不报喜。

内有流民揭竿而起。

外有后金虎视眈眈。

朝廷财政捉襟见肘。

每一项难题都似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

让他辗转难眠、心力交瘁。

恰在此时。

一个小太监匆匆入殿。

尖细的嗓音打破了殿内的死寂:“陛下。

听闻那宝山在辽东可是收获颇丰啊!

那从盛京搜刮而来的金银珠宝。

堆积如山。

据闻足足不下三千万两呐!

一箱箱的金银在日光下闪耀着刺目的光芒。

晃得人睁不开眼。

那些金砖。

每一块都似是用纯金铸就的小山峰。

纹理间流淌着金色的光泽。

仿佛是太阳将自己的精魄注入其中。

银锭则整齐地码放着。

反射出的银光冰冷而耀眼。

似是要将这大殿都照亮。

还有那成车成车的名贵字画。

皆是历代大家的墨宝。

价值连城。

随便一幅便能抵得上京城中一座府邸的价钱。

展开一幅画卷。

那笔墨晕染之处。

似有山川河流奔腾而出。

花鸟鱼虫跃然纸上。

仿佛是将世间万物的神韵都封印其中。

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古人的才情与风骨。

其珍贵程度足以让天下人为之疯狂。

更有那人参鹿茸。

皆是粗壮饱满、年份久远的极品。

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仓库。

散发着阵阵浓郁的药香。

仿佛将那整个辽东的珍稀之物都搜刮殆尽了。

人参的根须犹如龙须蜿蜒。

每一丝根须都好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而鹿茸上的绒毛细腻柔软。

在微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恰似被仙露润泽过的仙草。

珍贵得让人不敢逼视。

那运送财宝的马车啊。

从街头排到了街尾。

一眼望不到尽头。

车轮滚滚。

扬起的尘土弥漫在半空。

犹如一条蜿蜒前行的巨龙。

浩浩荡荡地向着山东进发。

场面甚是壮观。

实在是……”

小太监一边眉飞色舞地说着。

一边偷偷抬眼瞧了瞧崇祯皇帝的脸色。

见皇帝脸色愈发阴沉。

赶忙住了嘴。

崇祯皇帝的双眼瞬间瞪大。

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掩饰的艳羡之色。

那眼神中。

起初是对这笔巨额财富的惊愕。

仿佛看到了一个能瞬间扭转乾坤、拯救大明于水火的希望之光。

但转瞬之间。

这希望之光便被无奈与苦涩所取代。

他深知。

这笔财富如今已与自己渐行渐远。

似是水中月、镜中花。

可望而不可即。

他的双手在龙椅的扶手上微微颤抖。

那是愤怒与不甘交织的表现。

指甲不自觉地抠进了扶手的雕花之中。

却浑然不觉。

朝堂之上。

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

一众朝臣们听闻此事。

先是惊愕得瞪大了眼睛。

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

许久都回不过神来。

随后便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脸上满是愤愤不平之色。

那表情好似宝山的行为是对他们个人的奇耻大辱。

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的愤怒来表达对大明的忠诚。

或者说。

是对这笔财富未能落入自己囊中而感到的惋惜与嫉妒。

“哼!这宝山实在是大胆妄为!

如此巨额的财宝。

竟不想着上缴朝廷。

充实国库。

却私自运往山东。

这眼中可还有陛下。

还有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吗?”

一位御史大人义愤填膺地走出队列。

他身着的绯红色官袍随着他激动的动作而微微颤动。

胸前的补子上绣着的獬豸似乎都要跃然而出。

去惩治这等贪婪之徒。

他双手握拳。

高高举起。

那拳头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

大声弹劾道。

声音在殿内回荡。

震得殿上的琉璃瓦似乎都要簌簌作响。

仿佛要用这声音来彰显自己的正义与刚直。

“是啊,陛下。

臣听闻这宝山平日里只对那威远公唯命是从。

全然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如今这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怕是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去讨好那威远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