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戏曲歌舞(1 / 2)

华灯初上,剧院内,座无虚席,观众们满怀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交头接耳间尽是对即将上演节目的揣测与热议。前排一位身着锦缎长袍的富家公子,手中把玩着一对温润的玉核桃,时不时与身旁的同伴低语几句:“听闻今日既有咱们大明的戏曲,又有日本的歌舞,这等新奇组合,着实令人期待,想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惊艳演出。”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与惬意,却难掩内心的激动,翘首以盼着舞台大幕的拉开。

舞台之上,厚重的红色幕布缓缓拉开,率先登场的是大明戏曲班子。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各行当演员们妆容精致,服饰华丽,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韵味十足。饰演杨贵妃的旦角林婉儿,身姿婀娜,莲步轻移,水袖轻扬间,仿佛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与凄美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朱唇轻启,婉转悠扬的唱腔如黄莺出谷,瞬间穿透整个剧院:“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细腻的情感、精准的咬字,引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不少人不禁闭目沉醉其中,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唱起来。

紧接着,日本歌舞团登台亮相。舞者们身着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和服,腰间束着宽大的腰带,手中的折扇开合间,带出一阵轻柔的风。她们舞步轻盈,身姿灵动,旋转、跳跃,仿佛将春日樱花飘落的唯美之景搬到了舞台之上。领舞的佐藤樱子,面容姣好,眼神灵动,她手中的铃铛随着舞蹈节奏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为整个表演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台下观众看得目不转睛,惊叹声、掌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在后台,演员们卸去妆容,却并未停下交流的脚步。大明戏曲演员们围坐在一起,对刚才日本歌舞团的表演赞不绝口。

“那日本舞蹈的节奏感和肢体表现力真是一绝,动作看似简单,却能传递出如此丰富的情感,咱可得好好学学。”一位年轻的武生张猛,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兴奋地说道。他生性豪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此刻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恨不得立刻将所学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林婉儿轻轻点头,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微笑着说:“确实如此,我注意到她们的面部表情管理也非常精细,配合舞蹈动作,能瞬间抓住观众的心。咱们的戏曲若能借鉴一二,说不定能开拓出新的表演风格。”她的声音温婉动听,言语间透着对艺术的敏锐洞察力,身为剧团的台柱子,她一直在思索如何让戏曲艺术与时俱进。

日本歌舞演员们同样对大明戏曲充满敬意。佐藤樱子走到戏曲演员们中间,微微鞠躬行礼,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道:“大明戏曲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太厉害了,尤其是那些高难度的身段动作,背后得下多少苦功夫啊!我们在日本从未见过如此精湛的表演,希望能有机会向各位学习。”她的眼神真诚,言语恳切,让在场的戏曲演员们心中一暖。

在这热烈的交流氛围下,导演李明远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融合两种艺术形式,创造全新的剧种。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诸位,我看咱们不妨趁热打铁,将大明戏曲与日本歌舞融合起来,打造出前所未有的舞台作品,这不仅能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或许还能开启一个新文化演艺的时代。”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话语掷地有声,瞬间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热情。

说干就干,演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真正开始融合创作时,问题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便是剧种融合元素比例的争议。

“我觉得戏曲的唱腔是咱们的精髓,应该占主导地位,日本歌舞的元素稍微点缀一下就行,不然就本末倒置了。”一位资深的戏曲老艺术家,王老爷子,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戏曲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对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感情,生怕过度融合会让戏曲失去原本的韵味。

“王老爷子,话虽如此,但日本歌舞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很强,如果不多融入一些,新剧种很难吸引年轻观众,咱们也得考虑市场需求啊。”一位年轻的舞蹈编导小刘着急地反驳道。他思维活跃,紧跟时代潮流,深知当下观众的口味日益多样化,若一味守旧,新剧种很难立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排练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导演李明远看着陷入僵局的众人,心中暗暗叫苦,深知这个问题若不解决,排练将无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