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目标都是南阳(1 / 2)

自从张固在建业另立新帝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般传到邺城时,整个朝野之间仿佛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曹操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并未因此而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相反地,他仅仅是微微皱起眉头,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之色。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曹操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谜团终于得以解开:原来,当年那场剿灭袁术之战中,那枚神秘失踪的传国玉玺竟是被张固暗中窃取而去。这个发现让曹操不禁暗自感叹张固此人的心机深沉和手段高明。

尽管曹操的内心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但作为一方诸侯,他明白自己必须要在表面上做出应有的姿态。

于是乎,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迅速从邺城发出,义正辞严地斥责张固所建立的所谓“大汉”乃是彻头彻尾的伪朝,其行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举。

与此同时,曹操毫不犹豫地下令剥夺了张固所有的官职与爵位,以此来彰显自己对于这种叛逆行径的零容忍态度。

不过,以曹操对张固的了解,他深知这些举措对于张固来说或许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张固胆敢公然另立新帝,显然早已谋划许久,绝非一时冲动的鲁莽之举。

否则,他又怎会隐忍如此之久,直到现在才将那枚至关重要的传国玉玺公之于众?

想到此处,曹操对张固的忌惮之情愈发深重。他深知张固此番动作背后必定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和野心,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恐怕将会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麻烦。

于是曹操连忙下令召集手下谋士前来商议对策。

没过多久,这些谋士们便纷纷接踵而来,联袂而至。此时的议事厅内人头攒动,气氛凝重而紧张。自官渡之战大获全胜之后,曹操已经成功地巩固了河北之地,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实力也变得更为雄厚。

正因如此,此次前来参加会议的人员当中多出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都是曹操新近招揽的贤能之才。

不仅有原先的荀彧、荀攸等人,还有原本的袁绍麾下许攸与沮授、荀堪。另外各地世家见曹操已经一统北方,有取天下之势。也开始纷纷对曹操加注。

比较有名的便有河内司马氏的司马懿,颍川陈氏的陈群等人加入曹操麾下!

议事厅内,曹操端坐厅中主位,目光扫过堂下众人,沉声道:“张固另立新帝,公然与我等抗衡,此事非同小可。若处置不当,恐有失朝廷威严!诸位如今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曹操手下谋士自然以荀彧为首,于是众人只是将目光集中到了荀彧的身上!

只见荀彧首先起身,拱手道:“主公,张固虽另立伪朝,但其根基未稳,且天下人心仍向汉室。更需此时强行征讨,但恐激起更多变数。依彧之见,不如先劝降南阳张绣。若能使其归顺,既可削弱张固之势,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兵戈。”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转向荀攸,问道:“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忧心忡忡道:“张固的势力不像之前的袁术,况且此人极为聪明,没有自己公然称帝,而是打着汉室的幌子,所以想要击败张固必须要选好进攻的地点!”

“另外,南阳张绣此人与刘备更加亲近!况且南阳不仅有张绣,还有刘备留下的关羽在此。在下估计劝降张绣很难成功!”

曹操听后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将目光投向荀彧,毕竟劝降张绣的主意是荀彧提出的,他自然要对此给出解释。

只见荀彧微微一笑,说道:“如果张绣不愿意投降,那就直接出动大军攻打张绣!让他在南阳待了这么多年,是时候要解决这个麻烦了!”

荀彧的话刚一说完,就有数人表示反对。担忧的内容与张固麾下的谋士观点一致。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荀彧也向众人解释一番,那便是如果张绣不降。那就是敌人,对待敌人自然是要剿灭为主!

曹操听后,也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既然要对张固开战,那主攻点放在哪里最好?徐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