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南北两个汉(1 / 2)

经过一番深入地寻阅新式水军后,张固与郭嘉等一行人骑着骏马踏上归途,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回建业。

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三年里,张固一改往日亲自领军出征的作风,反而选择留在广陵,专心致志地处理各类纷繁复杂的内部事务。

在此期间,与曹操之间不时产生的种种摩擦和争端,他皆放心地交由麾下的领兵将领去应对和解决。

这三年未曾四处奔波、南征北战的日子里,张固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喜事——子女们相继诞生。

想当年,自从迎娶了糜家的千金糜贞为妻以后,张固便马不停蹄地投身于疆场厮杀之中,以致于张超为此对他颇有微词,时常发牢骚埋怨他不顾及家庭。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就在这几年间,糜贞不仅成功地为张固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而且张固也信守承诺,依照先前的约定,纳妾迎入了吕布之女吕绮玲以及桥蕤之女江东二乔。

那么此时此刻,张固为何会突然现身建业?原来他此番前来是打算将传国玉玺真正地派上用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话说今年新春伊始,大地逐渐回暖,万物复苏,到处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然而,就在这片春意盎然之中,曹操却果断地采取了一项重大行动——他派遣大军,浩浩荡荡地将汉献帝从许昌接走,并一路护送至邺城,妥善地安置在了自己精心经营的大后方。

对于曹操的这一举动,张固可谓是心知肚明。他深知,这绝非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迁移行动,而是曹操即将对盘踞在南阳的张绣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一个极其明显的信号!毫无疑问,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无比的较量已然迫在眉睫,仿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此时此刻,天下的势力格局已经划分得相当清晰明了。张固雄踞南方,凭借其强大的兵力和稳固的根基,与位于北方的曹操形成了对峙之势,双方互不相让,分庭抗礼。而刘备则巧妙地周旋于西北之地,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随时准备向司隶发起凌厉的攻势。

面对如此紧张复杂的局势,张固心里非常清楚,眼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场决战关乎着各方势力的兴衰荣辱。

要么就是其中一方能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以雷霆万钧之势吞并另一方,进而一统天下;要么便是双方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最终再次陷入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僵持局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这场决战来临前夕,张固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另立新帝!他要通过此举来彻底表明自己与曹操的决裂立场,不再有丝毫的妥协余地。

新帝即位后,必将成为张固手中对抗曹操的一面旗帜,凝聚起更多人的力量,共同抵御曹操的强大威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固决定选立一位刘姓后裔为新帝,以正天下之名。他最终还是拜托刘表选中了刘表同宗的鲁恭王后裔族侄刘成。

此人比较年轻,性情温和,且与汉室血脉相连,正合张固之意。张固命人将刘成从青州秘密接至建业,准备举行登基大典。

建业城内,张固早已命人布置妥当。新建的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旌旗飘扬,选出的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等待新帝登基。

张固身着朝服,神情肃穆,立于殿前,身旁是郭嘉、周瑜等一众谋士将领。扬州风云变幻,今日张固之举,必将震动天下。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刘成身着黑色龙袍,缓步登上高台。他面容清秀,目光中带着几分忐忑,但在一旁张固的示意下,依然挺直了腰板,努力展现出帝王应有的威严。

张固上前一步,高声宣读诏书:“汉室衰微,天下动荡,先有逆贼董卓策立伪帝占据大宝!致天下大乱!今有刘氏后裔刘成,德才兼备,堪承大统。特立为新帝,以继汉祚,安天下万民之心!”

百官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天动地,回荡在建业城上空。刘成微微点头,从张固手中接过传国玉玺,正式登基为帝。张固随即宣布改元“建兴”,以示新朝气象。

登基大典结束后,张固立即以新帝的名义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诸侯共讨曹操,匡扶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