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人生起伏一场梦(2 / 2)

可后来,他们发现李九官竟然没钱银,来翠春楼不出钱,竟然还天真地要她们这些姑娘养他,简直就是废物一个。

还就真以为,能写几首无病呻吟的诗词,就是人上人了?

没钱你屁也不是!

于是姑娘们毫不留情地批他、骂他、踩他,践踏他的尊严,伤透他的自尊心。

就连当初视他为“知己”的秋花,此时也变了脸,直呼他是一个“瘸腿癞蛤蟆”。

李九官被现实狠狠地甩了一巴掌,最后沦落街头,混了个灰头土脸。

李伯华听说儿子在外面混得猪狗不如,不但不心痛,反而大为欣喜。

他妻子刘氏问他为何欣喜?那可是他的儿子啊!

李伯华就说:

“这小子涉世未深,思想单纯,不经历世道敲打,永远也不会明白人间艰辛。”

“如今他在外受挫,对他而言,是一次深刻教训,能给他长长记性,现在我们去把他叫回来,他肯定会乖乖接手李家生意,安安心心的,不再想去做什么狗屁诗人。”

妻子刘氏听了这话,深以为然。

于是亲自去街头,找到李九官,劝他回心转意:

“儿啊,你父亲当日只是一时之气,你别放在心上,回家吧,你离家出走之后,你父亲每日伤心哀叹,悔不当初。”

“你就原谅他好吗?”

灰头土脸的李九官,听了这话,瞬间就泪水决堤,“哇”的一声,放声大哭。

人就是这德性,不撞南墙不回头。

李九官撞了南墙了,他终于肯回头了。

只是那自己弄瘸的腿,再不能恢复原样,他只能一瘸一拐,去面对每日的生活。

回到李家之后,李九官休养一个月多,渐渐恢复。

他开始主动去接手李家的生意,并且做得有声有色,游刃有余。

李伯华见状,心中满意,心说这小子这一条腿,瘸得值得!

若这腿不瘸,他还不转性!

过了半年,李九官甚至主动对他爹提起,想要找个媳妇,生儿育女。

儿子有了成家立业的想法,作为父母的,那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于是连忙张罗着,给他找门当户对的女子。

大家闺秀他们李家高攀不起,毕竟李家是客族人,在长乐县虽小有钱财,却没多少地位和权势。

不过,小家碧玉,那却是李家可以名正言顺,明媒正娶的。

李伯华想自己的儿子和土族人成亲,因为那样能够在本地拿到不少便利,想当初他白手起家,就是因为娶了一个本地土族女人,有本地人的疏通,才迅速将生意做强做大的。

李九官听说父亲要给自己寻找土族妻子,他毫无意见,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您二老喜欢,那就成。

于是李九官就这么结婚了,新娘在新婚之夜,才知道长什么模样,长得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中规中矩,李九官对其毫无感觉,却也毫无怨言。

或许,人生本就是这样,中规中矩,本本分分,差不多就得了。

次年,李九官的妻子就生了个小胖娃子,那小胖娃子,就是如今的李记棺材铺的李老头。

李九官的人生轨迹,终于掰回到了正轨上。

他不再是那个成天幻想的书呆子,他已接受了人生平凡的命运。

他接手李家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按理说,照这么发展下去,李家的商业版图,会更上一层楼,李九官不至于沦落成为一个棺材铺的木匠。

然而,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庆帝十九年,大京朝1814年,那一年张之玄还是个刚下山求道的无名小卒,而李九官21岁,已经是李家之主,生意场上大展拳脚,赚的钱越来越多,他爹李伯华退居幕后,准备颐养天年。

就在这一年,长乐县来了个衣衫褴褛的穷道士,他给了李九官一句忠告:

“九官九官,那就是九口棺材,你压得住这九口棺材吗?压不住,那是会出人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