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妄想何必求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来修行在佛前,领悟与迷失不分前后。一旦悟道即刻正果,迷失则万劫沉浮。若能用一念合真修行,消除恒沙罪垢。现在回到八戒、沙僧与妖怪的战斗,已经进行了三十回合,胜负未定。你问为什么胜负未定?如果论比武技艺,即使有两个和尚,也敌不过妖精。只因唐僧的命不该死,有护法神暗中保护着他,空中还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十八位护教伽蓝神,助战八戒和沙僧。
暂且不说他们三人的战斗,现在说说长老在洞里忧愁,思念他的徒弟,满眼流泪地说:“悟能啊,不知道你在哪个村庄遇到了善友,贪着斋供!悟净啊,你又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他,可能会见面吗?我遇到了妖魔,在这里受苦!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你们,摆脱困境,早日到达灵山!”正当他忧愁烦恼之际,忽然看见洞里走出一个妇人,搀扶着定魂桩喊道:“长老,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被他绑在这里?”长老听了,偷偷瞥了一眼,那妇人大约三十岁左右,便说:“女菩萨,请不必多问了,我已经注定死亡,进了你的家门也无所谓。你要吃我就吃吧,还问这么多干嘛?”那妇人说:“我不是吃人的。我家离这里向西有三百多里,那里有座城市,叫做宝象国。我是国王的第三个公主,叫百花羞。
十三年前的八月十五日晚上,我在欣赏月亮时,被这个妖魔一阵狂风吹到这里,与他做了十三年的夫妻。在这里生养了孩子,没有回信回朝,一直忧心忡忡地思念我的父母,却不能与他们重逢。你从哪里来,被他抓住了?”唐僧说:“贫僧是奉命到西天取经的,没想到闲逛时进了这里。现在他要抓住我两个徒弟,准备把我们一起蒸熟吃了。”公主陪着笑说:“长老请放心,我来救你。宝象国是你去西方的大道,你把一封信交给我,给我父母,我会让他们放你。三藏表示同意:“女菩萨,如果你能救我一命,我愿成为捎信人。”公主立即赶紧回去,写了一封家信,封好交给唐僧。唐僧得到解放,捧着信说:“女菩萨,非常感谢你救了我一命。我要去你家,经过宝象国,请传达给我父母。我只是担心时间过长,他们不相认,怎么办?切莫怪我说了谎话。”公主说:“没关系,我父王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如果他们看到这封信,一定会有相认之意。三藏小心地将家信锁在怀中,向公主道谢,准备离开。被公主扯住说:“你不能从前门出去!那些小妖精都在门外摇旗呐喊,击鼓擂锣,帮助妖王与你的徒弟战斗着。你从后门出去吧,如果妖王抓到你,还能审问;但是如果小妖抓到你们,不分好坏,可能会因此伤害你的生命。等我去见妖王,说些方便的话。如果妖王放了你,让你的徒弟表示服从,他们就会跟着你一起离开。”唐僧听从吩咐,向公主告别,躲到后门外,不敢自行行动,将自己藏在荆棘丛中。
说到公主娘娘,她心生一计,赶紧走到前面,出门外,分开了大群小妖,只听到叮叮当当,兵器互相碰撞。原来八戒和沙僧正在空中激战。公主厉声高叫道:“黄袍郎!”妖王听到公主的叫唤,便放下八戒和沙僧,落到地上,拿起钢刀,搀着公主问道:“亲爱的,有什么话要说?”公主说:“郎君啊,刚才我还在罗帐里睡觉,梦中见到了一个金甲神人。”妖魔问道:“那个金甲神人是谁,来找我有何事?”公主说:“我小时候在宫中对神秘地许下了一个愿望:如果能嫁给一个贤良的丈夫,一同上名山拜见仙人,斋僧布施。我遇到了你之后,夫妻欢喜,到现在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那个金甲神人前来讨要该愿望,吩咐我醒来,但却只是个南柯一梦。
因此,我急忙来到你这里告诉你,没想到你抓住了一个和尚。希望您心慈,看在我的份上,饶了那和尚吧,让他替我们斋僧还愿。不知道您是否同意?”妖魔说:“亲爱的,你多虑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想吃人,难道不可稍稍吃上几个吗?那个和尚到哪个地方去,让他自行离开吧。”公主说:“郎君,让他从后门离开。”妖魔说:“麻烦了,让他去后门离开吧,我又何必管前门后门呢。”他拿起钢刀高呼道:
“八戒,过来。我并不怕你,不想与你战斗,考虑到我的妻子,就饶了你的师父吧。赶紧去后门,找到他,然后一起向西方走。如果你再来侵犯我的地界,绝不会饶你!”
那八戒和沙僧听到这些话,就像从鬼门关放出来的一样,急忙牵马拿起行李,迅速离开,绕过波月洞的后门,大声喊道:“师父!”
长老听出了声音,就在荆棘中回答。沙僧打开小路,搀扶着师父,匆匆上马。在这里,他们逃过了青面鬼的毒手,幸好遇到了百花公主的帮助。鳌鱼脱下了金钓,摇头摆尾在浪花中遨游。
八戒领路,沙僧紧随其后,走出了松林,上了大路。你看他们两个喋喋不休,埋怨不停,唐僧只是缓和。晚上找地方投宿,早晨听鸡鸣看天亮,一步一步,长亭短亭,不知不觉已经走了299里。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美丽的城池,正是宝象国。这地方真是个好地方啊:云迷迷,路漫漫。虽然离地千里,景物却别样丰富。祥瑞的云雾笼罩着,清风明月摇曳——远山如画卷展开;潺潺的溪流发出琼瑶碎声。有密密麦田和稻田,满足人们的食粮需求;有几户渔户在三涧曲钓鱼,有樵夫和采药人背着一担两峰椒。宽广的城墙,巩固如同黄金河汤;家家户户都平安幸福。高高的九重楼如宫殿,万丈层台如锦帮。有太极殿、华盖殿、烧香殿、观文殿、宣政殿、延英殿,每一座都有玉阶金陛,摆放着文武官员;还有大明宫、昭阳宫、长乐宫、华清宫、建章宫、未央宫,每一个宫都有钟鼓管弦-,充满了春愁与怨。还有禁苑,露水滋润花朵,还有御沟,风吹柳树舞动纤腰。在大街上,有举止得体的人,盛装善仪,骑着五匹马;在僻静的地方,有弓箭在手,挑战云雾,娴熟驾驭双雕。花柳的巷道,楼上伴有管弦之声,春风不让洛阳桥。取经的长老,回首大唐胆战心惊;陪师的徒弟,消除疲乏化梦中。无法尽描绘宝象国的美景。师徒三人整理行李和马匹,住进了客栈。
唐僧步行到朝门外,对着阁门的官员说:“有个唐朝的僧人特来面见,希望倒换文牒,请转达,请转达。”那黄门奏事官走到白玉阶前向国王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想要见到您,希望倒换文牒。”国王听说是来自唐朝这个大国,而且还是方上圣僧,心中非常高兴,立即准许,说道:“召他进来。”于是将三藏宣进金阶,进行了舞蹈山呼礼。一旁的文武官员无不赞叹道:“这位上国的人物,礼仪庄重如此!”国王问道:“长老,你来我国中有什么事?”三藏说道:“小僧是唐朝的和尚,奉命承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本持有文牒,到陛下的国家应该倒换。因此我不知进退,惊动了龙颜。”国王说:“既有唐天子的文牒,拿上来给我看看。”
三藏双手捧上去,展开放在御案上。文牒上写道:“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文牒行:朕自恃有良德,继承祖基。致力事神治民,深履薄俗,日夜不忘。前段时间,曾救泾河老龙,让其受到了皇后的谴责,三魂七魄瞬间进入阴司,已成为无常的客人。但因阳寿未尽,得到了冥君的放生,广设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谢救苦观世音菩萨的帮助,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经,可以拯救幽魂,解脱孤魂。特派法师玄奘,远行千山,求取经书。如果到达西方各国,不破坏善缘,按照文牒放行。需要倒换文牒的人。大唐贞观十三年,秋分时节,奉上文牒。”(上有九颗宝印)国王看了,取出本国的玉宝,使用了花押,递给了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