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2 / 2)

“小妖们,都出去,将山上烧糊了的碎石头搬来堆起来。每堆二三十个,或五六十个,堆在一起我有用处。”那些小猴纷纷出去,把许多碎石头搬来堆起来。大圣看着,教:“小妖们,都躲进洞里,让我施展法术。”

大圣上了山巅一看,只见山的南半边,锣鼓喧天,——锣鸣声,闪上有一千多人和马,都赶着鹰犬,手持刀枪。猴王仔细观察那些人,看起来凶险。好汉子,真是勇猛!只见:他们披着狐皮苫肩,腰间束着锦绮装饰。袋里插满了狼牙箭,壮麻胯上挂着宝雕弓。人看起来像搜山的虎,马行动如跳涧的龙。他们带着犬子,肩上搭着鹰。篮筐里扛着火炮,带着定海东青。竹竿上扛着几十担的狼、敌、兔,兔叉上插满了千根。牛头围住道路的网,阎王陷阱拿着绳子,一起吆喝着,散落满天星。大圣看到这些人进入他的山中,心中非常愤怒,他捏着诀窍,念叨着咒语,往巽方向吸了一口气,呼的一吹,顿时起了一阵狂风。这风好厉害!只见:尘土飞扬,树木被摧枯。海浪犹如山峰耸立,波浪连绵不断。天地昏暗,日月黯淡无光。一阵风摇动松树像虎在啸,忽然进竹林如龙在吟。万个孔窍怒吼山中的气息,飞砂走石乱伤人。大圣制造了这阵大风,将那些碎石头乘着风乱飞乱舞,可怜的千余人和马,一个个被石头击中粉碎,沙子和海马都受伤。人参官桂在前忙忙碌碌,鲜血染红了地面。阴阳子难以回到故乡,槟榔树不知何时能够回归家乡?尸骸轻轻抵在山地上,红娘子家中期待着。有一首诗为证:

人亡马死怎么回家?野鬼孤魂乱如麻。可怜英勇的将领,不辨贤愚鲜血染红了沙。

大圣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真是厄运!自从归顺唐僧,成为和尚,他总是劝我说:行善千日,善行仍然不足;作恶一日,恶行自有余。果然如此!我跟随他,杀了几个妖精,他却怪我行凶,今天回来,却碰上了这么多猎户。”喊道:“小妖们,出来!”那群猴,狂风过去后,听到大圣呼唤,一个个跳了出来。大圣说道:“你们去南山下,把那些被打死的猎户的衣服剥下来,带回家洗掉血迹,穿上防寒;把死人的尸体都推进那万丈深潭;把死掉的马拖过来,剥下皮来做靴子穿,把肉腌起来慢慢吃;将那些弓箭枪刀给你们进行武艺演练;将那些彩色旗号收集起来给我使用。”群猴个个答应。

大圣拆下旗帜洗净,凑成一面彩色花旗,上面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个字,竖起旗杆,将旗帜挂在洞外,每天招魔聚兽,储备草料粮食,不提和尚二字。他机智而大方,手段高明,便去四海龙王那里借了一些甘霖仙水,将山洗得翠绿。前面种植了榆树和杨树,后面种植了松树和楠木,还种了桃树、李树、枣树和梅树,无所不备,自在快乐,乐业安居,不提及和尚的身份。他宽宏大量,手段高明,还去四海龙王那里借来了一些甘露仙水,用来洗净山泉,使山水变得清新。山中栽植了榆树、杨树,桃树、李树、枣树和梅树也一应俱全。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乐业安居,没有再提过和尚的身份。

话说唐僧听信狡狐的话,放走了那只心猿,并骑上马,八戒在前开路,沙僧挑着行李往西行。经过了白虎岭,突然看到一片林地,果真是藤蔓攀缠,柏树深绿,松树郁郁葱葱。三藏叫道:“徒弟啊,山路崎岖,很难走,而且松树丛生,树木密集,务必小心,怕有妖邪妖兽。”你看那呆子,振奋精神,叫沙僧带着马,自己举起钉耙开路,领着唐僧径直进入松树林中。正在前进的时候,那长老停住马问道:“八戒,我这一天饿了,哪里能找到些斋饭吃?”八戒道:“师父请下马,在这里等我去寻找。”

长老下了马,沙僧卸了行李,取出钵盂,递给八戒。八戒道:“我去了。”长老问道:“去哪里?”八戒道:“不用管,我去钻冰找火,寻找斋饭,压雪取油做饭。”你看他离开了松林,往西行了十多里,却没有遇到一个人家,真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那呆子走得辛苦,心里沉思道:“当年孙行者在的时候,老和尚要什么就有了,现在轮到我的身上,果然是当家才知柴米的价值,养子才明白父母的恩情,公道没有去的地方。”又走得昏昏欲睡,心想:“如果现在回去,告诉老和尚找不到斋食的地方,他也不会相信我走了这么远的路。还是再睡一会儿,等待一段时间,再去回话吧。”呆子便把头埋在草地上睡着了,当时也只是说模糊而已,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谁知道辛苦走路的人,一躺下头,就——睡着了。

说不到八戒在这里睡觉,却说长老在林间,耳朵发热,眼睛跳动,身心不安,急忙回头叫醒沙僧道:“悟净去找斋食,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回来?”沙僧道:“师父,您不知道吗,他见到这西方上的人家有斋僧,他肚子又大,他才不管您呢!等他吃饱了才回来。”三藏道:“确实啊,如果他在那里贪着吃斋,我们怎么办?天色已晚,这里也不是个适合停留的地方,得寻找一个落脚的地方才好。”沙僧道:“没关系,师父,您先坐在这里,等我去找他。”三藏道:“是的,是的。有斋没斋无所谓,只是要寻找落脚的地方才重要。”沙僧拿着宝杖出了松林,去找八戒。

长老独自坐在林中,十分疲倦,只得强撑精神,起身将行李集中放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戴的斗笠,插好锡杖,整理一下缁衣,悠步在幽静的林中,以此散闷。那长老走遍了野草和山花,听不到归巢鸟噪。原来林子里都是些草深路小的地方,只因他思绪凌乱,误走了路。他来此也只是为了散散闷气,同时也是想找到八戒和沙僧。没想到他们两个走的是直西路,长老转了一会儿,却偏向南边走去了。出了松林,忽然抬头,看见一片金光闪烁,彩霞腾腾,仔细看,原来是一座宝塔,金顶散发着光辉。正是西方落日的余晖映照在金顶上。他说:“我的弟子怎么没有这样的缘分呢!自从离开东土,发愿遇到庙时烧香,见到佛像就拜佛,遇到塔就绕塔。那闪耀的岂不是一座黄金宝塔?怎么我没有走过那条路呢?塔下必定有寺庙,寺庙里必定有僧人,我就先进去看看。

这些行李、白马,大概这里没有人来往,也没有问题。如果有便利的地方,等徒弟们来了,一同借宿。”唉!长老这一刻真是倒霉。你看他拽开步子,走到了塔旁边,只见一个竹帘挂在里面。他径直走进门去,掀起帘子,向里面走去,抬头一看,见石床上,侧身睡着一个妖魔。你问他长什么样子:青色脸,白色獠牙,一张大嘴嘞嘞。两边凌乱的头发,都染上了红胭脂色彩;三四根紫色胡须,像是荔枝花苞。鹦鹉嘴一样的鼻子拱起来,朝霞般的眼睛闪亮。两只拳头,像和尚钵盂的模样;一双蓝色脚,像是悬崖上的凿子。他斜着淡黄色袍子,比织锦袈裟还要炫耀。手里拿着一把利刀,闪闪发光;头枕着一块石头,光滑无瑕。他曾经带领小妖排队战斗,他也曾经作为老怪坐镇石窟,你看他威风凛凛,众人齐声喊:“大王”。他也曾经和月亮一起倒酒欢饮,他也曾经用风做扇子倒茶,你看他神通广大,眼下扫视着整个天涯。

荒林中喧闹的鸟儿,深处栖息的龙蛇。仙子种植田地,生长白色玉米,道士修炼火焰,养育丹药。

小小洞口,虽然不能到达阿鼻地狱;可恶妖怪,却真是一个牛头夜叉。

长老看见他这个模样,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浑身酥软,两腿无力,急忙转身离开。刚刚转了个身,那妖魔的灵性真是非常强大,睁开一双金色的鬼眼,大声叫道:“小的们,外面有什么人!”一个小妖伸头望向外面一看,看见一个光头的长老,连忙跑进来,汇报说:“大王,外面有个和尚呢,头上亮光,两耳垂肩,肉儿娇嫩,皮肤细腻:真是个好和尚!”那妖怪听了,笑道:“这就叫蛇头上来的苍蝇,都是衣食自来的。你们速速过去,把他捉来,我这里会有丰厚的赏赐!”

那些小妖簇拥在一起,前仆后继地冲上来。三藏见了,虽然心思急如箭,两脚飞快地走,但还是惊惧不安,腿软步麻,况且山路崎岖,林深日暮,脚步无法移动。被那些小妖平推过去,正如龙游浅水被虾戏,老虎落入平原受犬欺。虽然好事经过多番阻碍,没有像唐僧往西走那样辛苦。

你看那些小妖怎么嚣张,抬着长老,站在竹帘外,开心地高声报信:“大王,捉到一个和尚了。”老妖偷偷地瞥了一眼,只见三藏仪表堂堂、神采奕奕,果然是一个好和尚。他心里想道:“这么好的和尚,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不能小看。如果不显示威风,他怎么肯屈服呢?”于是他装出一副威严的样子,胡子倒竖,浑身冒血,眼睛几乎要爆裂出来,大喝一声道:“把那个和尚带进来!”众妖们齐声应答:“是!”便将三藏往里推去。在这么低矮的门廊下,怎敢不低头呢!三藏只得合着双手,向他行礼,那妖道:“你是哪里的和尚?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快快说清楚!”三藏说:“我原是唐朝的僧人,奉大唐皇帝的命令,前往西方取经。路经贵山,特来塔前拜见圣僧,没想到吓到了你的威严,希望你能原谅我的冒犯。

待我取得经书回到东土,也能永远享有崇高的声名。”那妖听了,哈哈大笑道:“我说你是了不起的人物,果然没错。本来想吃你,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太好了!太好了!否则,我就放过了?”叫小妖:“把那个和尚捆起来!”果然那些小妖上前,将长老捆绑在定魂桩上。老妖拿着刀问道:“和尚,你一行有几个人?难道你一个人敢去西天?”三藏见他拿着刀,只好老实地回答:“大王,我有两个徒弟,一个叫猪八戒,一个叫沙和尚,都去松林里找食物了。还有一些行李和一匹白马都在那里。”老妖道:“真是天降好运!两个徒弟,再加上你,加上马,正好可以享用一顿!”小妖说:“我们去抓他们来。”老妖说:“不要出去,把前门关上。他们两个去找食物,肯定会回来找师父,找不到师父,他们一定会来找我们。常言道,上门的生意容易做,就等着慢慢地抓他们。”众小妖把前门关上了。暂时不提三藏遭遇灾难。

现在说沙僧出林去找八戒,已经走了十多里路了,都没有看到一个村庄。他站在高坡上正在观察,突然听见草丛中有人说话,他赶紧用杖探开深草一看,原来是八戒在里面说梦话呢。沙僧抓住他的耳朵,才把他叫醒过来,说:“你这个傻瓜!师父让你找食物,你竟然在这里睡觉?”八戒迷迷糊糊地醒来,问道:“兄弟,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沙僧说:“快起来吧!无论有没有斋戒,师父让我们找个住处。”八戒还有点糊涂,拿着钵盂,拿着钉耙,跟着沙僧径直回来,到了林中一看,师父不见了。沙僧埋怨道:“都是你这个蠢货化斋不来,肯定是妖精抓走了师父。”八戒笑道:“兄弟,别乱说。那个林子是个清幽的地方,肯定没有妖精。想必是老和尚坐不住了,去那里走走透透风。我们去找他吧。”两人只得牵马挑担,整理好袈裟和锡杖,走出松林去寻找师父。

这一回,唐僧也是不应该死的。他们两个寻了一会儿,突然看到正南方有金光闪烁。八戒说:“兄弟啊,享福的人就是享福。看师父去了那个地方,放光的是一座宝塔,谁敢怠慢?一定要准备斋饭,让他在那里享受。我们也别闲着,赶紧去吃些斋饭。”

沙僧说:“哥啊,我们不知道是吉是凶。咱们先去看看。”两人大步走到门前,却见门紧闭。只见门上横着一块白玉石板,上面刻着六个大字:“碗子山波月洞”。沙僧说:“哥啊,这不是什么寺庙,是个妖精的洞府。我师父在这里,可见不得了。”八戒说:“兄弟不要怕,你先拴马,看守行李,待我看看他们的信。”八戒提着钉耙,大叫着走上前:“开门!开门!”洞内有个小妖开了门,见了他们俩的模样,急忙跑进里面报告:“大王!有客人来了!”老妖说:“是哪里来的客人?”小妖回答:“门外有个长嘴大耳的和尚,还有一个晦气的和尚,来敲门了!”老妖大喜道:“那一定是猪八戒和沙僧来找师父了!噫,他们果然能找到!怎么找到了我的门?既然嘴脸凶恶,却不可轻视他们。”他叫道:“拿出披挂来!”

小妖取来披挂,老妖穿上,并持刀出门。

此时八戒和沙僧在门前等候,只见魔怪来得凶恶。你想他打扮成何样子:青脸红须,红发飘扬,身穿黄金铠甲,闪闪发光。腰系磲石腰带,胸前背后勒着甲胄。站在山前风呼啸,游荡海外浪滔滔。双手蓝筋暴起,握着锋利的刀。要知道他的名字,就是黄袍。黄袍老怪出了门,问道:“你们是哪方和尚,在我门前喊叫?”八戒说:“儿子啊,你不认识吗?我就是你的主人!我是大唐出使西天的!我的师父是被封的三藏。如果他在你家,快点送出来,否则我就用钉耙敲进去!”怪物笑道:“是啊,是啊,确实有一个唐僧在我家。我也没有怠慢他,准备了些人肉馅的包子供他食用。你们也进去吃一个吧,怎么样?”这个呆子认真地要进去,沙僧一把拉住他说:“哥啊,他在骗你,你几时吃人肉了?”呆子这才醒悟,掏出钉耙,朝妖怪的脸上砸去。那怪物侧身躲开,拿着钢刀急忙架住。两个和尚都施展神通,在空中云雾缭绕,战斗起来。沙僧放下行李和白马,举起宝杖,赶紧帮忙。此时两个勇敢的和尚,一个凶猛的妖魔,在空中交战。他们互相挥杖与刀,钉耙与刀交叉。一位魔将施展威力,两个神僧显露神通。九齿钉耙表现出真正的英雄气概,降妖伏魔果然凶猛威猛。四周前后左右纷纷而来,那黄袍怪物完全不怕。他拿着钢刀闪烁如银,实力也非常强大。他们三个在半空中来回飞腾,已经交战了几十个回合,胜负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