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行者一下子腾云驾雾跳了起来,吓得观音院的大小和尚、头陀、幸童、道士们一个个向天鞠躬道:“大人啊!原来您是能够乘云驾雾的神圣存在,难怪火无法伤害您!真是后悔我那无知的老头子,自作聪明,今天反而自食其果!”三藏说道:“请各位起来,不必自责。
我们来这里寻找袈裟,一旦找到就没事了。只是担心找不到,我的徒弟性子有些不好,你们的性命可能无法保住,恐怕只有一个人能幸免。”众僧听了这话,个个心惊胆战,向天发愿,只要找到袈裟,各自性命保全不提。
说到孙大圣飞到半空中,扭了一下腰,立刻来到黑风山上。
他停在云端,仔细观察,果然是一座好山。而且正值春光明媚的时节,只见万壑奔流,千崖竞秀。鸟儿在叫,但人却看不见,花儿在落,树上却依然香气袭人。雨过后,天空湛蓝,山壁青翠欲滴。山上的草发芽了,野花开放,悬崖峭壁,薛萝蔓延,美丽的树木和陡峭的山岭。可惜没有遇到幽静的人,也没能找到樵夫。溪边两只鹤在喝水,石头上的野猿在疯狂地跳跃。
行者站在山上,观赏着山景,突然听到坡前有人说话。他轻轻地踱步来到石崖下,偷偷地窥视着。原来有三个妖魔坐在地上:最前面的是一个黑人,左边下面是一个道人,右边下面是一个穿白衣的文士。他们正在高谈阔论,讲述一些神秘的道术和炼丹知识。正在谈论之中,黑人笑道:“后天是我母亲的寿辰,两位可光临光临?”穿白衣的文士说道:“每年都来寺庙向大王祈福,今年怎么可能不来?”黑人说:“我昨夜得到了一件宝贝,叫做锦佛衣,确实是一件很好玩的东西。我明天就拿它来寿,大摆筵席,邀请各山道士来庆祝佛衣,就称之为佛衣会,如何?”道人笑道:“太妙了!太妙了!我明天先来祝寿,后天再来参加宴会。”
行者听到佛衣一词,以为是他的袈裟,忍不住怒火中烧,跳出石崖,高举金箍棒,大声喊道:“你们这伙贼妖!你们偷了我的袈裟,想搞什么佛衣会!赶紧把它还给我!”喝道:“别想跑!”
他挥起棒子,一下子砸向黑人,黑人慌忙化风逃走,道人乘云而去,只有穿白衣的文士被一棒打死。行者将尸体拖过来看了看,原来是一条白花蛇妖怪。他把蛇妖扔到一边,径直进入深山,寻找那个黑人。他翻过陡峰,穿过峻岭,又看到一个陡峭的悬崖前,耸立着一个洞穴,只见烟雾缭绕,松树和柏树丛生。烟雾缭绕的地方采满了野花,松柏树环绕着洞穴。木桥踏上枯槎,峰巅上绕着薛萝蔓。鸟儿衔着红蕊飞过云谷,鹿在芳丛上踏步上石台。门前的花儿时刻催促着开放,风送来花香。堤岸上的绿柳转动着黄鹂,岸边的桃树上翻飞着粉色的蝴蝶。尽管这里不如蓬莱山下的景色美丽,却也相当壮丽。
行者来到洞穴门口,看见两扇石门紧闭,门上有一块横梁,上面写着六个大字:“黑风山黑风洞”。他挥动棒子,喊道:“打开门!”洞内有个小妖负责看门,他开了门出来,问道:“你是谁,竟敢闯入我们的仙洞?”行者骂道:“你们简直是找死!你们什么仙洞!仙字是你们配称的吗?快去报告你那个黑人,让他赶快把老子的袈裟还回来,饶你们一条狗命!”小妖急忙跑到里面,禀报了:“大王!降龙大圣闯进来了!”
佛衣会无法进行了!门外来了一个满脸雷公嘴的和尚,要讨袈裟呢!”那个黑汉被行者赶到芳草坡前,关上了门还未稳定下来,就听到这话,心中暗想道:“这家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这么无礼,竟敢在我的门口喊叫!”他吩咐:“拿出披挂!”随即完成,拿了一根黑缨枪,走出门来。行者闪到门外,手握铁棒,睁眼观看,只见那妖怪长相凶险:碗底铁盔闪着油光,乌金铠甲闪耀辉煌。黑袍罩风,袖口有黑绿丝带长长地垂着。手持黑缨枪,脚踩乌皮靴。
眼睛闪着金色光芒,正是山中的黑风王。行者暗笑道:“这家伙长得像烧窑一样,像是造煤的人!想必是在这里烧炭为生,怎么身子这么黑?”那妖怪厉声高喊道:“你是谁啊,敢在我的地方胡闹?”行者握着铁棒,冲到妖怪面前,大声喝道:“不要废话!快把你老外公的袈裟还回来!”那妖怪说道:“你是哪个寺庙的和尚?你的袈裟在哪里丢失的,竟敢来我这里索取?”行者说:“我的袈裟,放在直北的观音院方丈里。只因那院子失火了,你这家伙乘机抢劫,偷来了,还准备举办佛衣会庆祝寿辰,怎么敢抵赖?快快还给我,放过你性命!如果还有半个字的辩解,我就推倒黑风山,夷平黑风洞,把你们这伙妖邪都碾成碎末!”那妖怪听了言语,冷笑道:“你这个喷子!原来昨晚那火是你放的!你站在方丈屋顶上,作恶惹风,是我拿了一件袈裟,你打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来的?姓什么名字?有多大本事,敢说这种大话!”行者说:“你竟然认不出你老外公了!
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御前驾驶僧人三藏法师的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如果询问我的本事,说出来让你魂飞魄散,死在眼前!”那妖怪说:“我不曾见过你,你有什么本事,说来我听听。”行者笑道:“我的孩子,你站好了,仔细听着!我自小神通非凡,随心变化显威猛。修养身心与日月同步,跳出轮回逃脱命运。曾经虔诚寻求道,到灵台山采集草药。那里有个老仙长,寿命长达十八万八千岁。老孙拜他为师父,指点我通向长生之路。他告诉我身体内有灵丹妙药,外面采取徒劳无功。
必须传授天仙之法诀,如果没有深厚的修为就难以经受。使内视觉炼宁静心坐禅,让身体融合日月之精。不贪恋尘世的一切欲望,六根清净体魄坚强。回归本源,还原真正的本体,超越尘世成为圣人。经过三年的修炼无所遗漏,成就了仙人之体,不同于世俗之辈所受的煎熬。十个州岛都畅游过,海角天涯转了一遭。活到三百多岁,却无法飞升到九重天。下山降龙真正的宝贝,只有金箍棒一根。在花果山前担任帅首,水帘洞里聚集妖怪。玉皇大帝传旨命,封我为齐天极品高阶。几次闹天宫,多次偷王母的蟠桃。天兵一百万来围攻我,层层叠叠布满长矛和刀。击退天王回到上界,哪吒承担了伤痛率领天兵逃走。显圣真君能够变化,老孙硬闯打成了平局。道祖观音和玉帝都见过,齐天大圣八方降妖。被二郎捉住带到天庭,将我绑在降妖柱上,命令神兵将首领宰了。
刀砍锤砸都不能损坏,还教雷火来烧。老孙实际上有手段,完全不怕一丝一毫。被送到老君炉中炼制,经过六丁神火缓慢煎熬。直到太阳升满天空时,我跳出来,手持铁棒在天空中奔跑。纵横无阻地到处穿行,三十三天闹个遍。我佛如来施展法力,五行山压在我腰间。整整压了五百年,幸好遇到三藏出唐朝。我现在皈依正统佛教,前往雷音寺见观世音菩萨。你去四海乾坤问一问,我历代以来都是名震一方的第一妖怪!\\\"
那妖怪听了笑道:“原来你是那个闹天宫的弼马温吗?”行者最烦人们叫他弼马温,一听到这称呼,心中大怒,骂道:“你这个贼怪!偷了袈裟还不还,反而伤害老爷!不要逃!看棍子!”那黑汉侧身躲过,拿着长枪,迎接而来。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如意棒与黑缨枪,两人在洞口争强斗勇。分心劈脸刺,伤臂打头。行者左右摆动铁棍,妖怪直指迅速刺枪。白虎爬山伸出爪子,黄龙转身忙闪躲。喷出彩色雾气,吐出金色光芒,两个妖仙的实力无法估量:一个修炼至齐天圣人,一个成精的黑大王。这场山中的争斗,只为了袈裟各自索取。妖怪与行者战斗了十几回合,胜负未分。渐渐到了正午,那黑汉举起枪来挡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们先停手,等我进去吃饭,再与你继续比试。”行者说道:\\\"你这个孽畜,教你做人?好人就是半天都要吃饭?像老孙在山下,整整压了五百多年,也没有尝过一点食物,哪里会饿呢?不要推诿,不要逃!还我袈裟来,然后你可以去吃饭!\\\"那妖怪虚幌一枪,迅速退入洞中,关上了石门,又收回了手下的小妖,准备宴会,写请帖,邀请各山的妖王庆祝会,具体不提。
然而行者攻打门却没有成功,只得返回观音院。寺庙里的僧人已经安葬了那个老和尚,都在方丈里服侍唐僧。早上的斋已经吃过,又摆上了午斋,正在更换汤水时,忽然看见行者从空中降下,众僧人向他鞠躬,把他引入方丈,见到了三藏。三藏说:“悟空,你来了,袈裟找到了吗?”行者说:“已经有线索了。幸好没有冤枉了这些僧人,原来是那个黑风山的妖怪偷走了它。我悄悄地去找他,看见他与一个穿白衣的文士和一个老道人坐在芳草坡前讲话。这个怪物还是自告奋勇的,他突然说出来:后天是他母亲的难日,邀请各类恶魔来庆祝生日。他昨夜得到了一件锦佛衣,想以此为礼物,举办一场盛宴,称之为庆赏佛衣会。
我抢到他面前,用棒打了一下,那黑汉就化成风逃走。道人也不见了,只把那个穿白衣的文士打死,原来是一条白花蛇的精怪。我急忙赶到他洞口,叫他出来与他比试。他已经承认,袈裟是他带回来的。我们战斗了半天,胜负未分。那妖怪回洞,准备吃饭,关上了石门,不敢再出来战斗。我回来先向师父报告这个消息,已经知道了袈裟的下落,不怕他不还给我。”众僧听了,一起合掌,磕头,都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如今找到了下落,我们终于得以保住性命了!”行者说:“你们先不要太高兴,我还没有得手,师父还没有出门呢。只等得到了袈裟,让我师父安全地出门,那才是你们的安乐之处;如果稍有一点意外,老孙可是个难缠的主角!给我师父好茶好饭吃了吗?有没有好草料喂马?”众僧人都满口答应:“有!有!有!我们从来没有一丝一毫地忽视老爷。”
三藏说:“自从你离开后的这半天,我已经喝过了三次茶水,吃过两顿斋食,他们都没有敢怠慢我。但是你还得全力寻找袈裟,尽快把它找回来。”
行者说:“别着急!既然已经有了线索,我保证抓住这厮,还给你原物。放心,放心!”
正说着,那上房院主又准备了简朴的斋供,请孙老爷吃斋。行者吃了一些,再次驾着祥云去寻找。正行间,只见一个小妖,左胁夹着一个花梨木匣子,从大路上走过来。行者猜想匣子里肯定有某种信件,举起棒子,狠狠地敲了一下。可怜的小妖不禁被打得像个肉饼一样,然后就把他拖到路边,打开匣子翻看,果然是一封请帖。帖子上写着:“侍生熊罴敬首拜,告知大阐金池长老丹房:多次得到恩惠,感激之情深厚。在前夜见到舆马不顺,出尔反尔,相信仙机一定没有其他害处。我无意中得到一件佛衣,想要举办雅会,特备花酒款待,并请求仙驾前来一叙。请务必在两天之后到达。”行者看了,大笑道:“那个老妖精,死得不冤枉!原来他与妖怪结伙!难怪他能活到270岁。想必是那个妖怪传授了一些服气的小法术,所以才有此长寿。我还记得他的样子,等我变成那个和尚的模样,进他的洞里看看,看看我的袈裟放在哪里。如果成功,就取回来,也省了一番力气。”
好大圣,念动咒语,迎着风一变,果然变成了那个老和尚的模样,藏好了铁棒,缓步而行,径直走向洞口,喊声开门。那小妖打开了门,见到这样的模样,急忙转身报告:“大王,金池长老来了。”那妖怪大惊道:“刚才我派小妖去送请帖给他,怎么他就这么快到了?想必我的小妖没有遇到他,肯定是孙行者引他来要袈裟的。请负责的,一定要把佛衣藏起来,不要让他看见。”行者进入前门,只见天井里松树竹子翠绿,桃子和李子争艳。丛丛花开,簇簇兰香,这真是个仙境之地。又看到了两扇门上的对联,写着:“在宁静的深山中没有世俗之忧虑,在幽静的仙洞中享受真正的乐趣。”行者暗想:“这个妖怪也是一个脱离尘俗、知命的怪物。”走进门里,继续向前,到了三层门里,都是雕梁画栋,明亮的窗户五彩斑斓。
只见那妖怪穿着黑绿丝袢袄,罩着一条鸦青花绫披风,戴着一顶乌角软巾,脚上穿着麂皮靴子。看到行者进来,整理衣巾,下阶迎接,说道:“金池老友,你常欠亲。请坐,请坐。”行者客气地回应,见过礼之后坐下,坐定之后品茶。喝完茶,妖怪敬身道:“刚才有个小使者送来请帖,后日有个约定,老友今日就来了吗?”行者说:“正是前来进拜,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华翰,看到了佛衣雅会的消息,所以急急奔来,想要见见。”那妖怪笑着说:“老友误会了。这件袈裟本来是唐僧的,他在你那里住下,你难道没有看见吗?反而来我这里看看?”行者说:“贫僧借来了,因为晚上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看看,没想到被大王取走了,又被火烧了,家产全部失去。那唐僧的徒弟,又十分勇猛,在混乱中四处寻找也没找到。原来是大王有了好运,捡了起来,所以还特意前来一见。”
正说着,只见一个巡山的小妖前来报告:“大王!出事了!下送请帖的小校,在大路旁边被孙行者打死了,他变成金池长老来骗佛衣!”那妖怪听了,心里暗道:“我说那个长老怎么今天这么快就来了,果然是他!”他急忙拉起枪,向行者刺去。行者立即拔出棍子,还原原貌,架住枪尖,然后从中厅跳出来,在天井中,从前门斗到门外,吓得洞里的妖魔们都丧失了胆量,家中老小都失去了魂魄。这场战斗在山头上进行得如此激烈,比以前更加不同。好杀!
那猴王勇猛如和尚,这妖怪心灵悟佛衣之妙。言谈之间机会巧妙,应变不失沉着。想要看到袈裟是没有机会的,而宝贝的真正秘密是神奇绝妙的。小妖寻来说出祸事,老妖怪发怒展示神威。打出黑风洞翻身去,枪棒争论是非。
棒架长枪声响亮,枪迎铁棒放光辉。
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
一个要把佛衣庆寿,一个得不到袈裟肯归?
这场苦战难分胜负,即使是活佛也解不开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