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1 / 2)

诗曰:佛即心,心即佛,心与佛互为表里。若能认知无物无心,即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无形像,心灵圆融包容万象。无实体即真实,无现象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去不回归。无差异无同一无有,难以舍弃难以取得难以理解。内外灵光归一,一个佛国就在一粒沙中。一颗沙粒蕴含着无量世界,一个身心包含万法。要理解此道,必须悟透无心的诀窍,无染无滞即为净业。善恶千般都不受影响,就是南无释迦叶。

却说刘伯钦和唐三藏惊恐不已,又听到有人叫着师父的声音。

家仆们说:“叫声的一定是山脚下的那只老猿。”太保说:“是他!是他!”三藏问:“是什么老猿?”太保说:“这座山原名五行山,因为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所以改名为两界山。据古人传说:

‘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压住了一只神猴,不怕寒暑,不需食物,由土神监管,让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古至今,他都没有冻饿而死。’这一定是他。长老不要害怕,我们下山去看看。”三藏只得依从,牵着马下山。走了几里路,只见那石匣中,果然有一只猴子,露出头来,伸出手,乱挥动着说:“师父,你才来啊?来得好!来得好!救救我,我保你去西天!”这位长老走近仔细观察,你猜他是怎样的模样呢:尖嘴翘嘴,金睛火眼。头上长满苔藓,耳朵上生着薜萝。鬓发稀疏的地方有青草,下颌无须,有绿莎。眉毛脏兮兮,鼻孔沾泥,非常狼狈,手指粗,手掌厚,身上沾满尘土。然而他的眼睛活动,喉咙发出声音。

虽然语言流利,却无法自控。这正是五百年前的孙大圣,如今难以完全脱离天罗。

这位太保确实胆大,走上前去,扯掉他头上的青草,脖颈上的莎草,问道:“你有话要说吗?”那猴子说:“我没什么话说,我叫他(指着三藏)上来,我有问题要问他。”三藏说:“你要问我什么?”那猴子说:“你是东土大王派来取经去西天的吗?”三藏说:“正是,你有什么问题?”那猴子说:“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一些罪过,被佛祖压在这个地方。前不久有个观音菩萨奉佛旨意,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我请他救救我,他劝我不要再行凶,归依佛法,尽心保护取经人,前往西方朝拜佛祖,功成之后便有好处。所以我日夜提心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意保护你取经,做你的徒弟。”

三藏听了心中欢喜,说道:“虽然你有这种善心,又受到菩萨的教导,愿意出家修行。我没有斧凿,如何救得你出来?”那猴子说:“无需斧凿,只要你肯救我,我自己就能出来。”三藏说:“我要救你,你又如何能自己出来?”

那猴兴高采烈地说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需上去揭开帖子,我就会出来。”三藏听从他的话,转身对刘伯钦说道:“太保啊,我和你一起上山看看。”伯钦犹豫地说:“不知道真假如何!”那猴大声喊道:“是真的!绝不敢虚谬!”伯钦只好叫家仆牵马。他扶着三藏,一同登上高山,攀爬藤蔓,一直走到山巅,果然看见金光万道,吉祥气息千条,有一块四方的大石头,石头上贴着一封信封,上面写着六个金字。“-、嘛、呢、叭、臁-”。三藏走近,跪在石头前,朝向金字叩拜了几次,然后向西祷告说道:“弟子陈玄奘奉命求经,如果有徒弟的缘分,揭开金字,救出神猴,共同证实灵山的真实;如果没有徒弟的缘分,这些人就是凶顽怪物,欺骗弟子,不能带来吉庆,帖子便揭不起来。”祷告完毕,他再次叩拜。拜毕后,他走上前轻轻地揭下了六个金字。只听到一阵香风,他手中的帖子被风刮起来,在空中飞舞,大声喊道:“我是守押大圣的人。今天他的苦难结束了,我们回去见如来,交还这封信封。”吓得三藏和伯钦一行人仰望天空行礼。然后他们下山,来到石匣旁边,对那猴说道:“帖子已经揭开了,你出来吧。”那猴高兴地喊道:“师父,请您离开一些,我可以出来了,不要吓到您。”伯钦听了,带着三藏等人往东边走去。走了五六里远近,又听到那猴大喊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走了一段路程,下了山,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地裂山崩。众人都感到惊恐,只见那猴已经来到三藏的马前,赤裸裸地跪下,说道:“师父,我出来了!”他向三藏叩拜了四次,并迅速起身对伯钦行大礼说:“多谢大哥送我师父,又感谢大哥帮我解决了麻烦。”说完,他就去整理行装,背起马匹。

那马看见他,腰软蹄矬,吓得战兢不已。因为那猴原来是天上看护龙马的,对马有一定的法则,所以马都害怕他。

三藏见他的意思是真心实意的,像是沙门中的人物,便问:“你叫什么名字?”猴王说:“我姓孙。”三藏说:“我给你起个法名,方便称呼。”猴王说:“不必费心,我已经有个法名,叫孙悟空。”三藏高兴地说:“正好符合我们的宗派。你的模样就像小头陀一样,我再给你取个外号,叫行者,好吗?”悟空说:“好!好!好!”从此以后,他便被称为孙行者。伯钦见孙行者一心想要出发,便转身向三藏鞠躬告别说:“长老,你找到了一个好徒弟,真是欣喜欣喜,这个人确实了不起。我要告辞了。”三藏鞠躬行礼,表示感谢道:“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感激不尽。回家时请代我向夫人、令荆夫人问好,我在府中给你们添了很多麻烦,回去时再一一道谢。”伯钦也回礼,于是他们分道扬镳。

接着说,孙行者请三藏上马,他走在前面,背着行李,赤身裸体,扭着步子前行。没过多久,他们经过了两界山,突然看见一只猛虎,咆哮着摇着尾巴扑了过来,三藏在马上惊慌失措。行者在路边欢快地说:“师父不用怕他,他是来给我送衣服的。”放下行李,他从耳朵里掏出一根针儿,在风中摇一摇,原来变成一条粗细如碗口的铁棒。他拿在手中,笑着说:“这个宝贝,五百多年没用过,今天拿出来穿上衣服。”你看他大步走上前去,迎着猛虎,喊道:“畜牲!你往哪里去!”那只虎蹲在地上,完全不敢动弹。孙行者挥起铁棒,照着虎头一击,瞬间虎脑迸裂,牙齿溅落成块,吓得陈玄奘从马上摔下来,咬着手指喊道:“天哪!天哪!刘太保以前打斑斓虎,还和它争斗了半天;而今孙悟空却毫不费力地一棒子把这只虎打得稀烂,真是强中之强!”

行者拖着虎过来说道:“师父稍坐一会儿,等我脱下它的皮来,穿上行走。”三藏问道:“它哪里来的衣服?”行者说道:“师父不必管我,我有处理的办法。”好猴王,他拔下一根毛发,吹了口仙气,喊道:“变!”就变成了一把牛耳尖刀,然后他从虎腹上插开了皮,顺着往下剥,剥下了整个虎皮,把爪甲剁掉,割下了头颅,割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虎皮块,提起来量了一量说:“有点宽了,一幅可以做两幅。”然后他拿起刀,又裁成了两幅。收起了一幅,把一幅围在腰间,路边拿了一条葛藤,紧紧地系住,遮住下体说:“师父,咱们先走!先走!到了别人家,借一些针线再缝也不迟。”他又把那条铁棒扭了一下,变回了针儿的样子,收进了耳朵里,背起行李,请师父上马。

他们两个继续前行,长老在马上问道:“悟空,你刚才打虎用的铁棒怎么不见了?”行者笑着说:“师父,你不知道。我这根棍子,原本来自东洋大海龙宫,叫做天河镇底神珍铁,又叫如意金箍棒。当年我大闹天宫时,它可帮了大忙。它可以变化大小,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刚才变成了一个绣花针的样子,收在了耳朵里。只有在使用时才能取出。”三藏听了暗自高兴。又问道:“刚才那只虎见到你为什么一动也不动,随你随意地打他?”行者说:“师父,不瞒您说,就算是一条龙见到我也不敢无礼。我老孙有降龙伏虎的本事,能翻江搅海,见面能辨别真假,听声能判断是非。大的时候可是量宇宙之大,小的时候能隐藏在一根毛发之间!剥这个虎皮有什么稀罕的?见到困难的地方,让我展示本事嘛!”三藏听了这番话,更加放心无忧,策马前行。师徒两个走着路,交谈着,不知不觉已经天际星落,只看到:太阳斜斜地反射着余辉,天涯海角都笼罩在云雾之中。成群的鸟雀啁啾不止,寻找栖息的地方形成阵势。野兽们成双成对,回到自己的洞穴中,形成一片族群。一弯新月破晚霞,无数的明星闪烁。

行者说:“师父快走,天色已晚。那边树木繁茂,恐怕是个人家庄园,我们应该尽早找个地方投宿。”三藏点头策马前行,直奔庄园,到了门前下马。行者撇下行李,走上前,喊道:“开门!开门!”里面走出一位老者,打开门,看见行者面貌凶恶,腰系虎皮,就像个雷公一样,吓得腿软身麻,口中含糊地说道:

“鬼来了!鬼来了!”三藏走近搀住行者说道:“老施主,别怕。他是我贫僧的徒弟,不是鬼怪。”老者抬头一看,见到三藏的清雅面容,这才镇定下来,问道:“你是从哪个寺庙来的和尚,带着这个凶人来我门前?”三藏说:“我是唐朝来的,要去西天拜佛求经,顺路经过这里,天色已晚,特地来借宿一宵,明天天亮之前就离开。希望你能方便一下。”老者说:“你虽然是个唐朝人,但那个凶恶的却不是唐朝人。”悟空厉声高喊道:“老头儿,你真是瞎了眼睛!唐朝人是我师父,我是他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