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请笑纳
第一卷
第四十章
040 带部分人进庄
走的日子定在正月十六,河水已经得挖个小坑才能舀起来了,井水也不多了。
那13家正月十二都走了,后走的两家夏久时也各补了一份药。
只剩下三天了,家家户户忙碌起来,板车一般都做好了,男人们忙着敲敲打打,妇人们既要收拾又要忙着做干粮。
窝窝头、炒面、馒头都得备起来,没有水囊的还得做些带盖的竹筒。
夏久时让刘皓一如既往地带孩子在堂屋读书,读书不能耽误,刘澈已经8岁了,汪清七岁,宝儿也六岁了,起码今年是不能去学堂,到了庄上,就让徐秀才专门教他们。
他和杏子收拾东西,该放明面上的收拾好,剩下要带走的都放进空间里,至于大的物件就只能留下了,到时候一把锁锁好。
粮食准备带500斤大米,300斤面粉,700斤陈米,一大袋红薯一袋土豆,一些菜坛子,再就是各人床上的被子,一人一大包衣服,再带一缸水,刚好一骡车。
东西差不多2000斤,加上两个人,大约就是2200多斤,骡子完全可以拉的起,毕竟他家骡子每天都喝空间水,养的壮的很。
还有一辆骡车,杏子和三个孩子,大爷爷大奶奶,小荷,加起来不过不到500斤,村里的老人孩子再塞些进去,只要能关上门就好,重量不用考虑。
他和刘皓当然是赶车了,那小子现在养的也壮的很,功夫一天比一天好,只不过比他还是差了些。
最后一天,杏子一早起来收了三只鸡,笼子里装了两只,剩下的两只让夏久时杀了,准备卤好后切块装在小坛子里,路上给孩子们解馋。
路上吃的用的就得放人一起了,拿用也方便,还有两个炉子放外面,空间里也有两个炉子一直在用。
下午,夏久时提着篮子带杏子几个去了祖坟,祖坟上已经哭声一片,明天一早就得走了,算是提前做了清明了。
刘皓兄弟俩也跟着去磕了头。
天没亮,夏久时带着刘皓搬粮食,装好粮食水和杂七杂八的东西,一把大锁锁了车门,车顶还带了帐篷和草料。
杏子也把路上吃用的东西搬上车,还有些包裹和坛子,同样车顶上也放了帐篷和草料还有木碳,还有些木棍防身,座位下还防了弓箭和大刀,匕首肯定是随身带的。
全部忙好后,一人吃了一大碗干饭,水囊一人一个,里面装了早上烧的开水。
村里钟又敲响了,这是通知各家快点上路了。
夏久时也鼻子发酸,杏子和清儿都哭了,带的另外几个都眼睛红红的。
锁好大门和院门,夏久时深吸一口气:“走吧。”
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再回来也只是祭坟,不会再回来长住了,他会带着家走的更远,过的更好。
夏久时带着刘皓赶车停在最前面,再走下车,看着远远一排的族人。
“大伯,我和二弟赶车走最前面,我们两人熟悉路也有些功夫,让大山哥赶车压后,您带着大家走中间,如此可行?”
夏大江点点头:“甚好。”
“那大伯让大爷爷大奶奶小荷上车来,再找些走不动路的老人和孩子进来,还能挤七八个。”
大爷爷大奶奶大堂嫂小荷很快上了车,加杏子四个刚好挤了一侧,夏大江不多时就带着三个老人七个孩子过来,“是不是太多了?老的老少的少,实在没办法。”
夏久时看这些人都瘦的很,加家里七个,也不过一千斤左右,“行,挤挤吧,中间可以坐,把包裹垫上。”
如此一挤,夏大江看看中间还能挤两个,又找来两个七八岁的,真是满满一车子了,连伸脚都有些困难了。
杏子把人再次安排一些,这下子稍微好些了,起码脚能伸一下,好家伙,大大小小的竟然装了20个人,好在基本都是孩子,不占地方。
杏子关上车门,前后只开了小窗,这下子更好些了,靠在门边也不担心掉下来。
车子缓缓地动起来,老人都哭了起来,人离乡贱啊。
夏久时也准备路上和刘皓换堂兄弟赶赶车,毕竟赶车总比推车舒服,他家的牛车是夏大江赶的,小丰坐在旁边,夏大海和夏盛夏茂拉着板车,两个伯娘分坐在两辆骡车边。
车上人多,不多时就不冷了,为了不显富,夏久时把后来做的各人过年穿的大披风全部收起来了,说是放在座位下面的柜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