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后来又给一人做了一件棉披风,用的是旧被子里的棉花,倒也很暖和。
今天夏久时和刘皓穿的是之前做的兔皮大氅,他们俩的棉皮风就给了大伯和夏丰穿,杏子就把自己的一件兔皮的,一件棉的,拿给了两位伯娘,坐前面没有遮挡,还是很冷的。
三个小的都穿的暖,穿着兔皮披风,还带着帽子,里面也穿了棉衣,不多时三个小的都打起了磕睡,杏子让两个老的一人看着一个,最小的宝儿则靠在她腿上。
中间坐的孩子们也打起了磕睡,大奶奶拿起自己包裹里的薄被,一抖开刚好都能盖上。
车厢里垫的是杏子家的旧被,人靠人坐着,暖和的很。
夏久时赶的就是装人的车,这么多人他不放心刘皓赶。
“杏子,到县城边了。”
“我看见了。”
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人同样往外走,有车的无车的,很快夏家村人的后面就跟上了不少人家,都是拖儿带口的。
夏久时他们也不管,只要是搭伙赶路,你好我好,心正就行。
中午边,夏久时把车赶到一开阔地停了下来,一上午骡车走的很慢,因为要照顾后面走路的人。
夏大江也停了下来。
“大伯,让人歇一下,骡子牛也要松快一下吃点草料。”
“也好,都吃点干粮,再方便一下,休息大半个时辰再赶路。”
下了车,男人们和女人们分两批去小林里解决,回头各家吃些干粮,喝点水。
杏子给家人一人两个馒头,里面是清早就放好的熏肉片。
“水省着点喝,路上只带了一小缸水。”夏久时看几个孩子吃的欢,心里也欢喜。
14家分了14个地方坐了,夏家村因为准备做的早,基本各家都存足了一年以上的粮食,但还是省的很,不会像夏家这样吃。
所以杏子他们吃东西也是隐隐藏藏,不敢大明大放的,他们现在吃的就是白面馒头,黑面他家就没买。
黑面夏久时是吃不下的,拉嗓子的很。
夏久时转眼看几步远的大奶奶一家在吃窝窝头,一看就是白面黑面掺的,“可还有?”
杏子一看:“还有四个。”
夏久时伸手拿了:“我拿走,晚上熬粥吧。”转身塞给了大奶奶,怎么分他不管了。
夏奶奶接过来,红了红眼没说话,家里只有20两银,粮食是还有不少,够两年的了,可还得留些种,所以也不敢多吃,这次出来,家里的地窖里就留了些种,又带了些种,老头子说看看庄上能不能找些空地种些红薯。
那产量高,一家子用过的水也能浇些地。
四个馒头掰开一人吃了一些,里面的四片熏肉则给了四个孩子。
孙媳妇成亲一年多没怀,现在想想也是好事,不然路上就麻烦了。
夏大江走到久时跟前:“久时,以这样的速度估计要多少天?”
“大伯,我之前去府城,骡车正常的速度跑,也花了四天,咱们这样的走,起码十天半个月到。”
“哎,也是。”
“大伯,晚上早些找地落脚,得一家安排一个人,分上半夜和下半夜守着,趁天亮男子们都寻些柴火,不然摸黑容易出事。”
“我也想到了,跟我们后面的是隔壁村的,他们赶去庆阳府,也算是同路,我跟他们村长熟悉,让他们村也一样安排。”
“哦,是隔壁村那个村?”
“是远一些的向家村,他们村长在庆阳府有个远亲是当地的小官,多少能照顾些。”
庆阳府在淮南府的隔壁,只不过更南方一些,想来雨水更足些。
“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