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伯燕山收雷震(2 / 2)

故事继续,姬昌在树林中避雨,只见大雨倾盆而下,持续了半个小时。姬昌吩咐众人:“小心点,雷声要来了!”跟随者们纷纷说:“老爷说了,雷声要来了,小心点!”话还没说完,一声巨响,雷电交加,震动山河大地,甚至华岳高山都摇摇欲坠。众人惊慌失色,紧紧挤在一起。

片刻后,云散雨停,阳光重新照耀。众人才走出树林,姬昌身上湿透了,叹道:“雷声过后会有光明,将星即将出现。大家,帮我寻找将星!”众人冷笑不已:“将星是谁?哪里去找?”尽管不敢违抗命令,但只能四处搜索。正当众人寻找之时,只听到古墓旁边传来孩子的哭声。众人走近一看,果然是个孩子。众人说:“这古墓附近怎么会有孩子?必定有奇怪之处,想必是将星。我们将这婴孩抱过去献给千岁,如何?”众人果然将孩子抱过去,交给了姬昌。

姬昌看到这个可爱的孩子,面容如桃花般娇美,眼中有着明亮的光芒。姬昌大喜,心想:“我本应该有百个子嗣,但现在只有九十九个,刚好差一个,这个孩子正好凑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他命令左右:“将这孩子送往前村养育,等待七年后再带回西岐。日后这个孩子必定有福分。”

姬昌骑着马前行,跨过山岭,赶过燕山。往前走了一二十里,忽然看见一位道士,容貌清秀,风姿独特,穿着宽袍大袖,充满了道家的气息。这位道士貌似出尘,向马前行礼说:“君侯,我是无名道人,向您行礼了。”姬昌急忙下马回礼,说道:“不才的姬昌失礼了。请问道友为何来到这里?这座山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洞府?今日见到不才,有何指示?请告知详细情况。”道士答道:“我是终南山玉柱洞的修炼者,号称云中子。刚才雨过雷鸣,将星出现。我不辞千里而来,寻找将星。今日见到您,我感到非常幸运。”姬昌听后,命左右抱过孩子交给道士。道士接过孩子看了一眼,说道:“将星啊,你现在才出现!”云中子说:“贤侯,我打算带着这个孩子回终南山,作为我的徒弟,等待贤侯日后回来再交给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昌说:“道友带走也无妨。只是日后我们如何相认?”道士说:“雷过现身,我们日后相见时以‘雷震’为名即可。”昌说:“我明白了,请教了。”云中子抱着雷震子回到终南山去了。若要再相见,七年后姬昌会有困难,雷震子将下山与他重逢。

故事继续,姬昌一路上默默无言,经过了五关,渑池县,渡过黄河,经过孟津,一直到达金庭馆驿。在驿站中,他先见到了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这三位诸侯。三位诸侯正在驿站中饮酒,左右前来报告:“姬伯侯到了。”三位诸侯迎接他。姜桓楚说:“姬贤伯为何来得这么晚?”昌回答说:“因为路途遥远,耽搁了时间,得罪了。”四位相互行礼之后,又添了一席,传杯欢饮。酒过几次,姬昌问道:“三位贤伯,天子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命令我们四位臣子到这里?我想必定有重大事件发生了,都城内有武成王黄飞虎,是天子的栋梁,治国有方;亚相比干,能调和鼎鼐,治民有法。请问有什么事情,宣诏给我们?”

四人已经喝得微醺,南伯侯鄂崇禹知道崇侯虎平时会勾结费仲、尤浑等人,搞政治阴谋,迷惑圣明,大肆修建土木工程,浪费人力财力,完全不考虑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只知道贪污受贿。此时酒已经喝多了,鄂崇禹突然想起过去的事情,说道:“姜贤伯,姬贤伯,不才有一句话要告诉崇贤伯。”崇侯虎笑着回答说:“贤伯有什么事情要教导?不才敢不听从。”鄂崇禹说:“天下诸侯的首领就是我们四个人,听说贤伯行恶多端,完全没有大臣的风范,剥削百姓谋取私利,与费仲、尤浑来往密切。你督工监造摘星楼,听说你三丁抽二,有钱的人在家里买闲,没钱的人重负苦累。你受私爱财,残杀万民,自专杀伐,倚仗权势,行为像豺狼,心思像饿虎。朝歌城内的军民都不敢正视你,千门切齿,万户怨恨。贤伯,常言道得好:‘祸由恶行造成,福自德行而生。’从今以后改过自新,务必不可再这样!”说得崇侯虎满脸愤怒,口中喷火,大叫道:“鄂崇禹!你说话狂妄。我和你都是一样的大臣,你为什么在席上如此凌虐我!你有什么本事,敢当众诬蔑我!”看官啊,崇侯虎倚仗费仲、尤浑的支持,想在酒席上与鄂崇禹争斗起来。只见姬昌指着侯虎说:“崇贤伯,鄂贤伯劝你说的都是好话,你怎么这么嚣张!难道我们在这里,你好毁谤鄂贤伯!如果鄂贤伯说的是实情,你应该深感悔过;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更应该自我反省,鄂伯的话句句都是忠告良言,言辞如金石之坚。现在你不自责,反而怪责直谏之人,这是不礼貌的。”崇侯虎听了姬昌的话,不敢动手,却没料到鄂崇禹突然举起酒壶朝他脸上砸来,正好打在侯虎的脸上。侯虎想要抓住鄂崇禹,却被姜桓楚阻拦住,大声喝道:“大臣之间打架,何面子可言!崇贤伯,已经很晚了,你去休息吧。”侯虎只能忍气吞声,自己去休息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三位诸侯很久没有见面了,今天重聚一席,共同畅饮。快到深夜的时候,有一个驿卒看见三位大臣在喝酒,点头叹息地说:“千岁啊,千岁!你们今晚喝得高兴,但恐怕明天会有麻烦!”深夜更加寂静,大家都听得很清楚。姬昌明明听见了这个人的话,就问:“谁在说话?叫他过来。”左右的侍酒人等都在旁边,只好一起跪下来。姬昌问道:“刚才谁说‘今夜喝得高兴,明天会有麻烦’?”众人回答:“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姜侯和鄂侯也都没有听到。姬昌说:“一句句都很清楚,怎么说没有人说过?”就叫家将把他们带出去:“拿出去,都斩了!”驿卒听到这话,谁愿意替别人去死!只能挤出人群。众人齐声说:“千岁大人,这不关小人的事,是姚福亲口说的。”姬昌听完,叫停了。众人离开。他叫来姚福问道:“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实话有赏,假话有罪。”

姚福说道:“‘是非只为多开口’,千岁大人在上,这件事是机密。我是官家派来的使命官,因为姜皇后被迫死在西宫,二殿下被大风吹走,天子相信妲己娘娘,暗中传达了诏令,命令四位大臣明天早朝,不分对错,全部斩首。今晚我实在忍不住,不知不觉说出了这番话。”姜桓楚听后,急忙问道:“姜皇后为何被迫死在西宫?”姚福已经说漏了嘴,无法再收回言语,只得从头讲述:“纣王暴虐无道,杀子杀妻,自立妲己为正宫……”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姜皇后是桓楚的女儿,女儿死了,他心里怎么能不痛!他身体仿佛被刀碎了,心情像被油煎一样,大声呼喊一声,跌倒在地。姬昌命人扶起他。桓楚痛哭着说:“我的儿子被割了眼睛,烙了双手,从古至今,哪有这样的事情!”姬伯劝道:“皇后受到了冤屈,殿下失踪了,人死不能复生。今晚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一份奏章,明天见君,冒着被斩首的危险,必须澄清清白,为正义而辩护。”桓楚哭着说:“姜家不幸,我怎么敢让列位贤伯为我上书。我姜桓楚独自面见君王,明辨冤枉。”姬昌说:“贤伯可以单独写一本,我们三人各自准备一份奏章。”姜桓楚泪如雨下,整夜修整奏章。

费仲得知四位大臣住在馆驿,便暗地里进入偏殿见到了纣王,告诉他四路诸侯都已经到齐了。纣王非常高兴。“明天升殿,四侯必然上书劝谏。臣建议陛下,明天只要让四侯上交奏章,陛下不必亲自查看,不分是非,下旨立刻处决他们,这是上策。”王说:“你说得很好。”费仲告辞离开王宫,度过了一晚上的晚景。

第二天,早朝升殿,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午门官宣布:“四位诸侯等待圣旨。”王说:“传来。”只见四位诸侯伯听到圣旨后,立即前来殿前。东伯侯姜桓楚等高举牙笏,进行礼称臣,姜桓楚将奏章呈上,亚相比干接过奏章。纣王说:“姜桓楚,你知道自己的罪过吗?”桓楚奏道:“臣作为鲁国的镇守,严守边疆,遵守法律,尽忠职守,臣节烈,有何罪过可知?陛下听信谗言,宠幸妖妃,不顾元配,残忍虐待,杀子灭族,断绝宗嗣。相信妖妃的阴谋嫉妒,听信佞臣的诬陷忠良。臣既受先王的重恩,今天见到天子,不惧斧钺,直言不讳,实在是君主对微臣的背叛,臣没有对君主的背叛。请陛下施以怜悯,澄清冤屈。活着的人是幸运的,死去的人也是幸运的!”纣王大怒,骂道:“老叛逆!命女人杀君,忍心篡位,罪恶如山,现在反而装饰辞令,强辩辞罪,想逃脱惩罚。”他命令武士:“把他带到午门外,碎尸肢解,以彰国法!”金瓜武士脱去姜桓楚的冠冕,用绳子捆绑起来,姜桓楚咒骂不止,没有任何解释的机会,被推出午门。

接着,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出班称臣:“陛下,我们也有奏章。姜桓楚是真心为国家着想,并没有谋图篡位的意图,请陛下详加考察。”纣王心意已决要杀四位诸侯,便将姬昌等的奏章放在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