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谋划(2 / 2)

朕思索一番后,道:“皇叔,莫要动怒。让我等细细听他所言,想必奉孝必有良策。”

“臣孟浪了!”刘岱拱手而礼。

“刘宗正莫要动怒,嘉所言乃是由我朝可以大批量生产精钢所虑,若是大批量生产武器,配备军队,那么,这退下来的武器如何处置?”郭嘉不紧不慢地说道,“不若让人联系北匈奴,就以商队走私名义贩卖给他们,想必可以卖个好价钱。若是他日双方对战,若是论武器强弱,分晓必然明了。”

众人听后,频频点头称是。

朕听郭嘉所言,心道,这不是后世的军火生意吗?若真如郭嘉所言,那么把退役下来的残次品卖给匈奴,即是他日战场上相互拼杀,铁器面对精钢的互砍,那定然是完虐的结果。于是,朕面对众人道:“此事既然诸位爱卿皆是认可,那么,朕决议委派董重全权负责此事,相信暗军和大汉工商联合会会将此事办好的。朕知那南匈奴在东汉时期内附,与中原王朝关系较为密切。但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减弱,南匈奴也趁机参与到中原的纷争之中。此时的匈奴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分裂。部分匈奴部落时常侵扰边境,但总体实力已大不如前。同时,他们也受到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挤压和冲击。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下,一些军阀势力也曾借助匈奴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如今,我大汉要一统天下,草原也必将是我大汉的后花园,内阁着手拿出个章程,待交州并州军卒更换武器后,便是我大汉用兵之时。”

众人再次应诺,而后朕挥挥手,示意众人退下,着手去办理此事。

数日后,董重前来回禀,称与北匈奴的武器交易事宜已在秘密筹备之中。而内阁也已拟定出初步的作战章程,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挥师北上。

与此同时,黄月英组织的石炭开采工作进展顺利,源源不断的石炭供应为朝廷的各项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王御史负责的匈奴同化政策也逐步推进,不少匈奴人开始学习汉俗,接受汉化。

在这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大汉的国力日益强盛,将士们士气高昂,只待一声令下,便可为大汉开疆拓土,成就千秋功业。

在工部作坊的全力赶工下,交州并州军卒的武器逐渐开始更换工作,而替换下来的武器则被卖给了北匈奴,在得到武器后的北匈奴更加是心中野心升腾,不时的袭扰边境,而交州的马超和并州的吕布在得到朝廷隐藏实力的密令下,只得做出疲于应付的姿态。如此,更加使得匈奴的气焰嚣张异常。

而得到军火生意的补贴,两部大军的武器更换便加快了进度,终于,半年的时光,终于完成,大汉的军队装备焕然一新,战力更上一层楼。

董重所负责的与北匈奴的武器交易,在暗军和大汉工商联合会的精心运作下,不仅为朝廷赚取了丰厚的财富,也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北匈奴,让他们对大汉的实力产生了误判。

黄月英在石炭开采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不仅满足了朝廷的需求,还有余力向民间供应,民间部分日用品,也使用上了精钢,虽然价格是生铁的数倍,但依然得到了百姓的喜爱,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也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王御史的同化政策也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南匈奴人融入了大汉的生活,开始从事农耕和商贸,使得冀州边境的袭扰减少了许多。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这日,暗军来报,北匈奴似乎察觉到了大汉的意图,开始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对抗大汉。

朝堂之上,众臣闻此消息,神色各异。有的主张立即出兵,趁北匈奴尚未完全准备好,给予其致命一击;有的则认为应当再观察一段时间,以免中了敌人的圈套。

我沉思片刻,说道:“朕意已决,即刻出兵!此次出征,务必一战定乾坤,让匈奴知晓我大汉的威严!”

于是,并州和凉州的两部兵马,按照兵部的战略要求,开始对被匈奴用兵,这也使得早就心中不满的吕布和马超,想要大干一场。

吕布、马超等猛将身先士卒,率领着士兵们冲锋陷阵。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

经过数日的激战,大汉军队逐渐占据了上风。北匈奴的军队节节败退,陷入了困境。

最终,在大汉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下,北匈奴军队溃败,首领被俘。大汉的军旗在草原上高高飘扬,宣告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战后,朕下令对匈奴地区进行安抚和治理,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经此一役,大汉的威名远播,周边的其他游牧民族纷纷遣使前来,表示愿意归顺。大汉迎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