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午后朝议(2 / 2)

在任后,吏部会通过长期考察,综合评定现有官员是否适合当下官职,当然,自然不会仅根据一次表现来决定,吏部会持续观察他在数年时间内的行为和业绩,看他是否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如此一来,大汉的有识之士便被逐渐的发掘出来,而大汉各地的官员体系逐步的完善和提高,在吏部郭嘉的管理下,渐渐地出现了高效的政体运转。

而回到冀州的袁绍,可以说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将太子带走,还留下了一员大将和两千余士卒,且不说内部人员如何议论,单单那好兄弟袁术,就是乐见其成,幸灾乐祸。

此后的袁绍,整日里阴沉着脸,心中的懊悔与恼怒交织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府邸中来回踱步,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挽回这一败局。他的谋士们也是各怀心思,有的建议暂且隐忍,等待时机;有的则主张立刻发动新的攻势,以挽回颜面。然而袁绍犹豫不决,迟迟未能做出决断。

在另一边,袁术则越发地得意起来,时不时地在众人面前对袁绍加以嘲讽,言语中满是轻蔑。他似乎很享受看到袁绍这般狼狈的样子,全然不顾昔日的兄弟情分。而其他诸侯们,也都在暗中观察着袁绍的动向,他们或心怀叵测,或等着看笑话,整个局势变得越发复杂和微妙。

袁绍深知自己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他开始重新整顿兵马,加强训练,试图重振旗鼓。

沮授则劝阻道:“主公,朝廷此时兵强将广,不是我等可以轻易拿捏的。若是贸然起兵,可是会不可收拾的,还是静心休养生息,待我军逐步强大,再来计较此事。”

袁绍本来雄起的心气,瞬间被打击了下来,但想到如今的大汉朝廷,确实如沮授所说那样,若真是意气用事,可能真会落得个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许攸却上前道:\"主公,不可!”

袁绍的思索被打断,颇为恼火,看向许攸道:“子远,你有何高见?”

“主公,如今朝廷逐步势大,的确是事实,但冀州若是从此沉沦下去,不趁新皇登基之初,朝廷尚未理顺之时发兵,那么,真要等到朝廷腾出手来,就会集中力量将我等围攻,到时候怕是更加被动。加之,当前朝廷政体改革,使得原有世家大族的子弟入仕的途径被断绝,自是对新皇有怒不敢言,这正是我等的一个大好时机。不可放弃啊。”

袁绍听了许攸的话,感觉也是颇为有道理,如今各个郡县已经逐步被朝廷把控。即使是那益州的刘璋,虽然还是一个土皇帝,但若不是对朝廷恭敬有加,川蜀之地和朝廷的经贸往来频繁,境内百姓的生活商品种类繁多,百姓才会安心在蜀地生活,要不然,期初的人口外流可是会不战便可轻取益州的。

如今朝廷的政体改革正是初期阶段,而被损害利益的世家大族,那可是切身之痛啊,若是无法让子弟进入仕途,帮助家族利益。那么对于世家大族的利益可是毁灭性的。

正当袁绍想要同意许攸意见之时,沮授上前道:“主公,万万不可,当今天下归心,我等只能顺应时事,方为上策。若是执意和朝廷对决,无异于以一地对天下啊。虽然世家大族尚可为我冀州所用,但朝廷大军可不是我冀州军虽能战胜的。经过上次京师一役,我观当今天子有意放过我等,必是有其他想法才是。主公,你细细想来,若是当日天子执意将我等困住绞杀,先不说黄河沿岸的十万青州兵,便是那关羽、赵云、张绣等人的兵士,我等就不可轻易脱身。故而,我猜测天子想要利用我冀州军,或者说是利用主公你。”

“笑话,难道主公就会如此轻易被朝廷利用,那日,朝廷上下也知道主公乃是奉了先皇的旨意,前去京师救驾的。若是当今天子那日执意绞杀我等,必然会被天下人所不耻。”许攸道。

袁绍此时也是无法决断,因为当今天下显然已经是大汉朝廷所控制,若是朝廷想要兴兵冀州,为何青州、兖州、司隶、并州都按兵不动。如若是全力进攻,冀州恐怕也是会落得惨败。故,对决朝廷,恐怕也是无力回天,加之身边还有袁术这个好兄弟,更加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存在。而许攸所言也不无道理,于是言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乎我冀州以后的生死存亡,容我细细思虑一番。”

二人相视无言,便领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