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郭嘉,庞统对时局的分析(2 / 2)

“小王爷,我和姐姐愿意协助招揽工匠和学者。”黄月素主动请缨道。

“如此甚好!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实施。”我点头说道。

于是,在我的精心策划和带领下,众人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他们在洛阳城周边地区建起了多座规模宏大的造纸作坊,并广招流民中的老弱前来参与生产。与此同时,黄月英和黄月素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成功招揽到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和博学多才的学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优质而廉价的纸张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活字印刷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洁白的纸张上,一个个鲜活的文字仿佛跳跃着,预示着大汉王朝充满希望的未来。由于这些印制的书籍价格亲民,质量上乘,深受广大读书人的喜爱。在与甄家合作的商铺中,销售的书籍种类日益丰富,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然而,这一系列的变革也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但得益于皇家的威严和地位,这些商铺并未受到他们的干扰。在朝廷的关注和支持下,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显着改善。赋税负担减轻,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流民们也终于有了安稳的居所。为了让流民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朝廷特别在洛阳城中划定了一片区域,帮助他们建设房屋。

而从流民中挑选出来的四万士卒,已经分别划归黄忠、赵云、关羽、张飞四位将军麾下。城中的防卫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洛阳城变得更加安定繁荣。

冀州城。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袁家府邸的庭院中。袁隗站在那里,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怨恨。家族的财产被罚没,这是他从未想过的耻辱。他暗自咬牙切齿,对朝廷的不满愈发强烈。

“叔父,此番天子斥责,我们该如何应对?”袁术的声音中带着焦虑,他知道自己的叔父袁隗智谋过人,定能想出应对之策。

袁隗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答道:“侄儿莫急,为今之计,只有暂且忍耐。此时袁家派你前往都城洛阳,向皇帝请罪,务必取得他的信任。”

袁术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他还是决定听从叔父的指示。他带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

到达洛阳后,袁术拜见了皇帝。皇帝坐在龙椅上,眼神冷漠,不怒自威。袁术低头叩头,声音略带颤抖:“陛下,袁家已知错,愿为朝廷效力,肝脑涂地。”

皇帝冷笑一声:“袁家的诚意,朕还要再观察观察。”

辞别皇帝后,袁术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在心中暗暗思索:“皇帝对袁家心怀不满,我该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任呢?”就在他苦思不得其解时,同行谋士田丰建议可以拜访渤海王刘协。

“据说渤海王刘协聪慧过人,或许他能给我出出主意。”袁术心想。

于是,袁术决定去拜访刘协。当他见到刘协时,被刘协的气定神闲所折服。

“拜见渤海王。”袁术恭敬地说道。

我微笑着看着袁术,心中暗自得意:“袁家也有求我的一天。”他故作沉思状,然后缓缓说道:“袁家若想重获皇帝的信任,需得做出一些实际行动。”

袁术急忙问道:“不知王爷有何高见?”

我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若袁家能提供一些银钱和粮草,支持朝廷的建设,想必皇帝会对袁家改观。”

袁术心中一紧,他明白这是刘协在借机敲诈,但他也知道此时此刻自己没有别的选择,只得 咬了咬牙,说道:“王爷放心,我会尽快将银钱和粮草送来。”

送别袁术后,刘协与郭嘉、庞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讨论。

“此次袁家受难,实乃我等之机遇。”刘协嘴角轻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郭嘉点头赞同:“王爷所言甚是。袁家若能提供银钱粮草,不仅可解朝廷之困,亦可为王爷增添势力。”

庞统微微皱眉,担忧地说道:“然袁家岂可轻易罢休?我等当防其后手。”

刘协冷笑一声:“吾自有计较。且看袁术如何行动,再做定夺。”

而在冀州的袁隗,得知了袁术与刘协的约定后,心中虽然颇是愤愤不平,极其不满,但他也明白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他在心中暗暗盘算:“暂且忍耐,等待时机,袁家定能东山再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家表面上对皇帝越发恭敬顺从,暗中却仍然积蓄力量。朝廷得袁家的又一次捐助后,粮草和银钱都得到了充实,使得朝廷有实力去将前期的各项惠民政策实施开来,百姓得到了少有的宁静和安定,洛阳城周边的祥和,在这个乱世横飞的时代显得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