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天下局势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充满了无尽的变数。各方势力纷纷崛起,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标而争斗。
董重回报称:“近期冀州袁隗已经重新利用家族势力、联络当地世家大族,积蓄钱财,招兵买马,同时,袁家已经搜罗到张合、高览、颜良、文丑、淳于琼、鞠义等,目前兵力已达到四万有余,还有扩张之势,袁绍本来想为其子上无极甄家提亲,但知道甄宓已经与王爷有婚约,且人已经在洛阳,此时就作罢了。”
“看来,袁家的四世三公的威望在冀州经营的还是根基颇深的。”我感叹道,这个年头,人的名声,极为重要,家族的力量更是影响着大汉的政权稳定。
“是啊,据探子来报,袁隗颇因为记恨朝廷对袁家的处罚,此次袁家通过各种手段积累大量财富,通过招收流民等措施,兵力还在增长中。估计兵力最终可能达到15万,只有这样和冀州太守韩馥手下兵力才能持平,袁军才可以在冀州立足。”董重说道。
听着董重的话语,暗自佩服袁家在冀州的根深蒂固,短短一年时间,竟然拉起了如此数量的大军,而且还有快速成长的势头,想到目前城中的兵力和南阳、陈留只是各有一万兵马。虽然两万兵马已经有了一战之力,但要和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对决,正面对冲可能只能是失败。
看到我的面容忧虑,郭嘉说道:“主公,不必忧虑,目前朝廷的威望正在恢复,当前陈留、南阳两处兵马虽然不多,但也多是精兵强将,武器皮甲也是精良。尚且,洛阳城中目前兵力和两处奇兵,对于守城已是搓搓有余。丁原的兵力尚且有驻守河内的五万,虽然河内距离洛阳有些时日,但如果情况危急,此处兵力也可为我所用。”
我轻轻的点了点头。
“主公,奉孝所言极是,只是袁隗野心极大,对朝廷已经怀恨在心,唯恐有趁乱落井下石之嫌。还请主公早作打算才是。”庞统那带着公鸭嗓的声音说道。
“士元所言,本王也有忧虑,不过,目前王府收益只能供养2万兵马。不知二位军师可有良策。”
“主公,依我之见,我们可以从经济上入手,提高王府收益。”庞统建议道,“袁家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兵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在冀州的威望,才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财富。我们可以设法在洛阳发展经济,增加王府的收入。”
我眼前一亮,连忙问道:“士元有何具体计策?”
庞统微微一笑,答道:“洛阳乃天下名都,商业繁荣。王爷可以禀明天子利弊,告知大汉需要一支掌握在朝廷手中的大军,朝廷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商人来此经商,促进贸易的发展。同时,可以加强对城内产业的管理和征税,提高财政收入。”
“此计甚妙!”我赞道,“但如何确保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实施呢?”
郭嘉插话道:“主公,我们可以让朝廷设立加强对洛阳城的经济管理事务。选拔一些有才能的官员,制定详细的政策和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民心的重要性。”庞统补充道,“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我们才能在这场较量中站稳脚跟。”
我点头表示认同:“没错,我们要让城中百姓有所依靠,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减少赋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障他们的生计和安居乐业。”我满意地说道,“如此,就按照你们的计策去实施。董重,城中虽然要发展经济,但也不能放松对袁家的警惕。加强城防的巡逻和警戒,以防他们趁机发难。”
董重、郭嘉和庞统纷纷点头,表示会全力协助我实施这些计划。
此时,我心中浮现出一个关于诸葛亮和庞统妻子的猜学。董重打探到的消息也证实了黄承彦的墨家巨子的身份,他们二人的妻子既然皆是黄承彦之女,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机关之道。于是我说道:“本王想设立一个作坊,用于造纸、发明军械和农具等。如此一来,洛阳附近的流民中的老弱便有了去处,也有了维持生活的银钱来源。”
郭嘉担忧地说:“主公,您的想法固然很好,但目前大汉的纸张质地粗糙,价格昂贵,销售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即便建造作坊,恐怕也难以盈利。”
“奉孝,当今之世,书籍皆被世家大族所掌控,这导致我大汉的官员大多出自世家子弟。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志向的人,但大汉的普通百姓却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我希望通过改进造纸术,采用活字印刷的方法,印制价格低廉的书籍,方便天下读书人用功学习。如此,朝廷日后的取仕便可通过科举考试进行。”
“小王爷果真有此等想法?”郭嘉兴奋地说道。他深知这一想法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并非世家出身的读书人,他自然明白其中的苦楚和无奈。多少有志之士有心读书,却无力承担,世家大族掌握着书籍资源,也就等于掌控着朝廷的官员,进而掌控着天下的大势。所谓百年的朝廷,万年的世家,便是如此。
“自然,本王也知道此路艰难,但我辈中人,怎能因困难而退缩。”我目光坚定地说道。“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首先,便是造纸技术的改进。当前的造纸术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我们需要寻找更加高效、廉价的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进宫向天子刘辩阐明了当前朝廷的当务之急和面临的隐患。于是,朝廷迅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商人前来洛阳经商。城市的商业氛围日益繁荣,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为了寻找合适的造纸原材料,我发现洛阳城外附近的一处山林中有丰富的竹子资源。于是,我组织了一些人砍伐竹子,并将其运到作坊。为了去除竹子中的杂质和部分木质素,我请来了黄月英和黄月素负责进行实验。
经过数月的实验,黄月英和黄月素竟然发现了一种新的制浆方法,可以提高纸浆的质量。她们将竹子切成小段,然后浸泡在一种特殊的溶液中,经过几天的处理,纸浆变得更加纯净和细腻。
得知这个新发现时,我倍感兴奋,这可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传播知识的方法,也是大汉从此走向科举考试的开始,一个改变世家大族掌控官员的时代的开始。
“太好了!有了你们的成果,我们的计划便成功了一大半。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将这种廉价优质的造纸术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受益。”我说道。
“这方面,我们可以在洛阳附近设立造纸作坊,招募流民中的老弱进行生产。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能保证纸张的供应。”郭嘉建议道。
“所言甚是。此外,我们还需招揽一批有才华的工匠和学者,共同研究活字印刷之术,以提高印刷效率。”刘协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