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到达天关,以为已到终点,一问才知道还有十多里的路程。
岩石松树苍翠茂盛,宛如浮云中。山谷溪流石块堆积,无法分辨尺寸。
随从在旁扶持,前行者拉拽,后行者可见前人鞋底,前行者可见后人头顶,如同画卷中的场景。
……
皇帝命令官员们依次下山。
沿途道路狭窄拥挤,随从们紧随其后。
随从敲击大石头,石头的声音响亮,却无人相应。
喉咙肠鸣,气喘不止。”
张川柏将登泰山的过程记录下来,过几日封禅结束后,让人送回江都。
说好的要跟王五炫……分享。
参与封禅大事,足以吹大半辈子。
古往今来,封禅泰山的帝王没几位,对臣子来说,也是可遇不可求。
经过前一日高强度的登山,一些缺乏锻炼的人感觉全身都痛,像睡梦中被鬼打了一顿。
医官问皇帝的身体情况。
皇帝表示,登山下山虽险峻危险,但并未感到劳累。
浑身酸痛的官员们听说之后,不得不承认……还得是陛下。
就算陛下四十九岁了,依旧比年轻小伙子强!
和沙场征战相比,登泰山对陛下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高强度吧!
第三日,皇帝在泰山下面的社首山祭祀皇地只(qi)。
地只,地神也。
皇帝李世民身着隆重的冕服,第一个献祭品。
随后是公卿大臣执行祭祀之事。
张川柏在人群中,看着庄严神圣的场景,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一位位古代君主,在此封禅。
秦始皇、汉武帝……
一代代帝王,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此向上天汇报工作。
现在,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和古之先贤相比,丝毫不逊色!
接下来几天,一项项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
皇帝登上朝觐坛,接受百官和各国使节的祝贺。
宣布大赦。
文武官员三品以上赐爵位一等,四品以下的散官加一阶。
……
一连串的仪式,让张川柏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慢慢平静。
过去的辉煌是过去,未来的辉煌,还要我们年轻人去创造啊!
接下来,皇帝要从泰山出发去曲阜,给孔子加太师称号、进行祭祀;去亳州,拜谒老君庙……
掰着手指算算接下来的行程,张川柏都替那些老臣劳累。
这年代,没有飞机没有高铁,只能靠普通的车马。
无论是乘马车、骑马还是步行,一路奔波来回,实在是很折腾。
出门在外,又不像在家里,吃的住的,都不是那么舒服。
年纪轻轻的张川柏,也在抓紧时间休息。
在这临时营帐里,却有不速之客找上门。
……
金胜曼,史书记载“姿质丰丽,长七尺,垂手过膝。”
出现在张川柏面前的,是一个身材高挑丰满、长腿长手、圆脸小眼睛的美人。
金胜曼见到张川柏的一瞬间,双目一亮,脸上带着盈盈笑意。
她用熟练的汉语说:“久仰江都侯的大名,今日贸然拜访。有几个疑问,想请教江都侯。”
“金都督请讲。”张川柏疏离而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