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柏念出来的文章,是真的好。
圣驾一路东巡,收到的种种文章中,这篇文章已经是名列前茅。
而张川柏说是梦中听到的,又比说自己做的,效果更好!
是天意啊!
李世民听完,比李治更要高兴。
好几次提出封禅泰山,都因为各种原因搁置。
种种天象、天灾、人祸,是上天也不让朕封禅?
曾经,面临魏征的劝阻,李世民一连串追问:
朕功未高邪?
德未厚邪?
中国未安邪?
四夷未服邪?
年谷未丰邪?
符瑞未至邪?
魏征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然则何为不可封禅?
魏征洋洋洒洒一大番话。
李世民只能从善如流。
李世民想着,露出感慨的笑容……如今,连上天都认同朕封禅,可惜魏征没看到。
但天下人看到了。
“……岂可使稷下遗氓,顿隔陪封之礼;淹中故老,独奏告成之仪!”李世民喝彩,“好!很好!允齐州百姓所请,陪封泰山!”
他又称赞张川柏“有心”。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心才会感动上天!
张川柏诚挚地说:“陛下的恩德,天下人都知道!我这一路赶来,听见来往之人,都在热议封禅。全部都是歌颂陛下的功绩。陛下受天下人拥戴敬仰,上天才会让我梦见这篇文章。”
感动上天的不是我。
是天下人。
是天下人对陛下的敬仰爱戴。
没有人,比张川柏更真挚!
更纯粹!
更热烈!
这种热烈的崇敬,让他的头发都差点桀骜不驯地飘出来。
实在是……太可爱了。
李世民感受到这份热烈的感情,心里有很多话,最后都化为平静。
张川柏年十四了,可以做更多的事。
很好。
有这样的祥瑞,让封禅大典更增加一层神圣的光彩。
……
早在贞观十一年,皇帝就让时任秘书监的颜师古拟订《封禅仪注疏》;贞观十五年,又重新修订。
这一次封禅之前,礼部官员又忙碌了大半年。
一直到泰山脚下,所有参与的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们仿佛意识到,这次若是再不成,陛下就真的再没有封禅的机会!
贞观二十二年二月朔日,皇帝李世民在泰山南祭祀昊天上帝。(上帝这个称呼,本来就是我们的。)
旭日从天际喷薄而出,万丈光芒照亮百官前面的道路时,张川柏终于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这是大唐的第一次封禅。
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唐人武德充沛,将创造一场又一场的辉煌。
张川柏也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让盛世更长久。
庄严大气的《功成庆善之乐》、《神功破阵之乐》在天地间回响,仿佛在述说着李世民一生的文治武功。
论武功,这位大唐天子是第一。
论文治,同样是第一。
经天纬地曰文!
对于此时的李世民来说,他已经达到了明君的巅峰,正在隆重地向昊天上帝汇报自己的功绩。
对于张川柏来说,他见证了一代明君的巅峰,也在默默跟上天说话。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做奇奇怪怪的梦。上天让我知道新的知识,一定是为了帮助更多的黎庶,让大唐更加伟大……
我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改变了一些历史进程。
我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