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应天第一深情(2 / 2)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韩林坐下说话。

两人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儿。

无非是是些家常里短。

见气氛不错,韩林忽然转移了话题,说:“臣听到了一个流言?说是陛下准备停止科举?”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件事不是流言,是事实。”

韩林又问:“为什么?”

朱元璋说:“朕认为,科举是个坏风气。现在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朕断定和科举分不开。”

这句话说完,韩林就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然后抬起头,问道,“那不知陛下准备用何种方式选拔官员?”

朱元璋没想到韩林会突然提起此事,他沉吟了片刻才说道,“朕打算改用荐举制,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来为朝廷举荐人才。相信他们的眼光?”

韩林皱眉,朱元璋又在开倒车,察举制这种早就应该被打入垃圾堆的僵尸制度竟然被掏出来了。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见韩林突然沉默,朱元璋道,“怎么?宋国公以为不妥。”

韩林摇摇头,反问道,“陛下改用推荐,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道,“自然是为了治理贪污腐化,科举的人一心为了发财,民间不就有千里做官为的吃穿吗?这样的人哪里能当好官员?”

……

韩林无语。

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有没有想过,这就为那些任人唯亲的官员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腐败借口,以至于凡是被举荐的人,都是举荐方的门生故友。”

“这些人进入政府后,当然要花大力气使出浑身解数报答举荐人,会造成了贪污腐败盛行。”

“陛下忘记东汉到南北朝的门阀政治的弊端了吗?”

听完韩林的话。

朱元璋的脸色逐渐变得阴霾起来,甚至隐隐带着愤怒。

但很快又恢复正常,最后不得不承认道,“宋国公所言极是,朕差点犯了错误,还好宋国公及时提醒。”

韩林惊呆了,朱元璋如此好说话的吗?

这是他不了解朱元璋的另一面。

朱元璋成功之路中不被人注意的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自我管理意识极强,肯反省、肯改过。

所以这样才会有那么多人拥戴他。

而且他最擅长的就是调整状态。

韩林一开口,他就知道韩林所言不虚。

就是这样的,他很了解贪官污吏的所作所为,也知道他不能保证每个官员都大公无私。

只要有一个徇私舞弊的人,那么就会有一群不学无术的人加入朝廷。

那么久而久之,贪官污吏照样横行。

假如真的实行了荐举制,就会出现韩林描写的那种场景。

那一刻,朱元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

这时候他又想到了另一个关键点。

又看到韩林无法掩饰的笑意思。

他疑惑地问:“你在笑什么?哦?朕明白了。既然宋国公提醒了朕,难道有办法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

啊?

韩林只是在为成为应天第一深情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