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继续昨天内容(2 / 2)

深秋情结 陈清皓 2758 字 1个月前

程启琨自从高中毕业后身体发育突飞猛进,不到一年时间身高已经达到172公分了,比以前也壮实了,喉结突出,说话的声音变的明显粗了,瓮声瓮气的,自己都感觉两耳发鸣,胡子也明显多了,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妈妈曾经以为他1960年挨饿受病长不高了呢,如今看二儿子长这么高打心眼里高兴!那时程启琨一直想当兵,盼望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平时就喜欢头戴绿军帽,穿一件的确良军上衣,平常走路都是挺胸抬头,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他如今是民兵排长,大队民兵连配发给他一杆步枪,参加了公社举办的军训班,一切行动都军事化,练队列,练刺杀,练投弹,练匍匐,感觉自己俨然就是一个解放军战士似的。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也波及到青山县,西四十里铺只有几间破旧危房倒塌,没有人员伤亡。全村共有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一个民兵排长,每人都配备一杆老步枪,大队民兵连长和六位排长轮流为乡亲们守夜,正好七个人,他们每人每周值班一天,夜间不许睡觉,先巡视一圈后在大队部值守,一旦发生地震立即向天鸣枪,乡亲们听见枪声就马上往外跑。

那时农村一般家庭连收音机都没有,晚上也没啥活动,睡觉都比较早。这天夜里该程启琨值班,大约十点左右,程启琨巡视到村西头时想解小手,路南就是第四生产队的队部,队部门口有个厕所,程启琨便向厕所走去,快到厕所门口时,忽然听到有女人呻吟的声音,于是他沿着声音悄悄地走过去,发现墙旮旯里有一男一女光着身子拥抱在一起干得正欢,“谁?”程启琨大喝一声,打亮手电筒一照,原来是自己的哥哥程启发和本村的一个姑娘,他俩赶忙穿好衣服,程启发跟程启琨小声说:“你不是外人,千万千万不能往外说啊!”程启琨知道这事不能乱说,这种事传出去可了不得!尤其是对那小姑娘的影响一定很大,将来还咋嫁人?因此程启琨只能隐瞒了。于是告诉他俩:“你们放心吧!这事就烂在肚子里了,你们俩往后也好自为之吧!”说完那姑娘赶紧走了,程启琨问哥哥:“你俩要是有意干脆就结婚得了!”程启发说:“我也愿意,可是人家不同意呢!”程启琨“哦”了一声便去执勤了。

程启琨可能是值夜班着凉了,又喝了生水,得了急性细菌性痢疾,频繁的往厕所跑,连拉带吐,又发高烧,一点东西也不想吃,赤脚医生给了点口服药也没见效,就这样硬挺着,到了第三天下午,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刚从厕所出来“哇”的一口吐了一堆暗红色胃液,当时就晕倒了,母亲以为是吐血了,可吓坏了,她自己弄不动儿子,便大声喊人,邻居们过来帮忙把程启琨抬进屋里。有人急忙去找在地里干活的程百宏,程百宏急忙把生产队的马车赶过来,妈妈准备好钱和被褥等用品,爸爸把程启琨背上车盖上被子,打着马一溜烟直奔高阳镇医院。

这是程启琨平生第一次进医院,接诊的是马大夫,他四十多岁,人很和气,看病认真仔细,他摸了摸程启琨的肚子,又用听诊器听了听,一边检查一边询问程启琨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然后开好了处方交给程百宏,程百宏去药房买了药交给护士,护士很快给程启琨扎针输液,次日病情便好多了,程启琨吃了一碗粥,有了点精神。马大夫一天来看程启琨好几次,给程启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看到医生护士们穿着白大衣、戴着白帽子白口罩,一个个都很精神!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白衣战士”,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样的工作多么神圣!程启琨非常羡慕,他觉得医护人员很伟大!积德行善,职业崇高,心想要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当医生该多好!可惜这辈子恐怕是不可能了。

程启琨这次得病,母亲很担心,好不容易养这么大的儿子,可千万不能有啥意外!妈妈想给程启琨增加些营养,可那时农村没啥营养高的东西,家里只有鸡蛋,平时都是攒够几斤了就卖掉,换些酱油、盐、醋、碱面啥的。如今小儿子身体不好,鸡蛋先不卖了,妈妈每天中午特意蒸一碗鸡蛋羹,贴玉米饼子时另做几个白面卷子,程启琨嘴里吃着“病号饭”,心里感恩伟大的母爱!

那时,生产队分粮食是按人口和工分两种算法进行分配,程启琨家里的劳动力可算是不少,父亲、哥哥、姐姐和他都在生产队干活,挣的工分在全生产队是最多的,尽管如此,一年分到的口粮仍然不够吃,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很幸福。

1976年唐山地震后,程百宏家的房子虽然没有倒塌,但墙壁也有几处裂缝,虽然不漏雨,但确实有些老旧了。大儿子程启发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房子破旧哪行?于是,程百宏夫妻俩跟亲戚朋友借了些钱,计划重新翻盖一下。正在这时,东院的邻居做饭时不慎失火,仅有的一间半土坯房被烧毁了,住户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孤寡老妪,是村里的五保户,大队另给她找了一处房子安置好了。经大队批准把她那一间半的宅基地划给了程百宏家,这样程家过去的两间半房扩大成了四间房,1977年仲夏,一栋崭新的砖瓦房落成了,程百宏夫妻俩为了盖新房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三个月,操碎了心,都瘦了一圈,衰老许多。

1977年孟秋,本村的媒婆给程启发说了一门亲事,按当地的风俗,第一次见面都是女方和几个亲属到男方家来相亲,同时女方要看一看男方的家,叫做“相家”,因为女方将来要嫁到这个家里过日子,所以要了解一下家里的情况。他们对新盖的大房子很满意,程启发长得又英俊,便一口应承了婚事,要的彩礼是一辆新自行车和一个大衣柜,程百宏和赵淑芝少不得东拼西凑,亲戚朋友帮忙,为程启发办了婚事,西屋便是小两口的洞房,其余的家人们都住在东屋,大家还在一起过,没有分家。

程启发的媳妇名叫姚彩茹,是一个不懂礼、不讲理、没有素质的无知女人,自从她进了这个家,原来很和谐的家从此便不再和谐了。她说话粗鲁,不分长幼,不论场合,一个年轻妇女,一张嘴就成串的脏话,家里有客人也不知收敛,一有心情不好就摔东西,小两口经常吵架,吵起来媳妇便骂人,有时指桑骂槐,也不尊重老人,她的嗓门很高,吵得左右邻居都不得安宁。程启发也不争气,没啥本事不说,还偶尔在外面沾花惹草,自己做得又不严实,姚彩茹听到一点风声便大吵大闹,有时不只跟程启发闹,还连带着公婆,说老人没管好儿子,混话连篇地闹个没完。村里人都议论纷纷,说程启发娶了这个媳妇程家可遭殃了,程百宏夫妻俩唉声叹气的也没有办法,那时农村很困难,娶个媳妇不容易,只能将就着过日子。

程启琨聪明好学,当时也算是有文化的农民,但总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很少,还有很多很多未知的世界,一直渴望上大学,追求美好的未来,尤其是通过前些天在医院治病,他很想学医,将来做一名好医生,可上大学哪能轮到他?就在他感叹之时,万万没想到的是,学医的机会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