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弘帝手边,还放着一份战报。
那是他埋在天门关暗子所传回来的。
两份战报,截然不同。
探子传回来的战报中,详细记载了崔文心引蛇出洞诛杀内奸,诓骗草原使团入城趁机主动出击等事情。
但在周景行的战报中,这些统统没有提及。
并且周景行的战报中,刻意弱化了崔文心的作用,将大部分功劳都扣到了石鸿飞和傅成头上。
就连他自己这个临危受命的天门关统帅,也被他写成了石鸿飞所托。
致弘帝看着手中两份战报,眼中杀意愈发难以压制。
“朕也算帮过你不少,可你竟然为了崔文心,如此欺骗于朕...”
他喃喃开口,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半晌,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抬手招来了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贴身大伴。
“朕记得周景行家中,还有一个瘸腿老者是吗?”
大伴拱手作揖回道:“回禀陛下,周公子家中的确有个瘸腿老者,听闻是早些年周公子从人牙子手上买来的,这么多年,一直侍奉在周公子左右。”
致弘帝微微颔首,“派人去将他请到宫里来吧,让太医为他诊治一番。”
大伴眼神一动,当即会意。
“奴婢遵旨。”
在大伴走后,致弘帝看着两份战报,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他思索良久,在贴身大伴回来后又吩咐道:“你替朕走一趟,去请靖西侯入宫。”
大伴没有多问,再次退出乾清宫。
良久,一个身穿常服,面容坚毅的中年人被太监带入乾清宫。
“微臣李建新,叩见陛下。”
“李爱卿请起。”
致弘帝亲自上前将他搀扶起来,“给李爱卿赐座。”
李建新有些受宠若惊的坐下,刚想谢礼,就被致弘帝摆手打断。
“朕能够荣登大宝,背后少不了靖西侯的帮助,所以在朕面前,靖西侯不必如此多礼。”
当初发动兵变的时候,除了金吾卫和禁卫军,长安中还有三大营。
这三大营的兵力,可是在金吾卫和禁卫军之上的。
哪怕战力上不及,可靠着人数优势,也能将金吾卫和禁卫军死死托住。
而帮致弘帝控制三大营的人,正是这位靖西侯,李建新。
他这靖西侯,也是在致弘帝登基后册封的,并且世袭罔替。
“陛下潜龙在渊,就算没有臣相助,相信陛下荣登大宝,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建新嘴角挂着淡淡笑意,回答的滴水不漏。
“荣登大宝于朕而言固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只是这天下有太多人看不惯我大夏的安稳,屡屡想要破坏。”
“朕每每念及此事,总是倍感忧虑。”
致弘帝长长叹了口气,“北方传回来消息,草原三大部落聚集三十余万大军进攻天门关。”
“崔太师带兵主动出击,如今的天门关统帅,被临危受命给了一个名叫周景行的年轻人。”
“如此年轻,也不知道崔太师为何会选择他为统帅。”
李建新眸光微闪,心思快速活络起来。
致弘帝这一番,完全没有交代前线的战况。
崔文心竟然能带人主动出击,并且还将统帅权交给了一个年轻人,这说明崔文心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打的这一仗。
如此状态下的崔文心,李建新相信前线的战况必定是大捷!
只是陛下为何要刻意向自己隐瞒战况,还着重点了一下周景行是个年轻人呢?
莫非...
李建新像是想到了什么,试探性问道:
“陛下可是担心这周景行过于年轻,倘若前线战事吃紧,他无法做出有效应对?”
致弘帝点头,“能明白朕之所忧虑,李爱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
“朕并非是不相信崔太师的选择,只是这周景行毕竟太过年轻。”
“所以朕想着,能不能再给天门关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前去。”
“二者合力,相信定能保天门关无恙。”
“不知李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李建新站起身,拱手施礼道:
“陛下思虑周到,臣也认为,周景行太过年轻,恐无法应对战场上的变化。”
“老臣李建新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仍旧能够提刀,能够御马!”
“请陛下下旨,让臣前往天门关,守卫大夏边疆!”
他不是傻子。
致弘帝单独召见自己,又将话说的如此明白,明摆了就是想让他跑这一趟。
这时候推荐别人,那不是将功劳拱手让人嘛。
如今致弘帝刚刚登基,正是用人的时候。
自己只要抓住机会,以后李家的荣华富贵,就绝不会断!
“崔帅啊崔帅,要怪,就怪您太强了...”
李建新在心中为崔文心默默哀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