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智辩聪的人,以自己偏执浅薄的见解,来辟驳佛法,说佛教是危害儒家圣道,迷惑世人,欺蒙百姓,他们这些人与天生的瞎子咒骂太阳,认为没有光明的人,没有两样。一切外道,全都是窃取佛经之义,当作自己本有。世上更有那些窃取佛法的名号,来行邪法的人啊。
是知佛法,乃世出世间之道本也。犹如大海,潜行地中,其滋润流露,则为万川,而万川无一不归大海。
所以应知道佛法,是世出世间的大道根本。犹如大海,隐藏潜伏行走在大地中,当它滋润万物的时候,就流露在大地上,成为河川,而一切河川没有一条不是回归到大海的。
彼谤佛者,非谤佛也,乃自谤耳。以彼一念心性,全体是佛,佛始如是种种说法教化,冀彼舍迷归悟,亲证自己本具佛性而已。以佛性最为尊重,最可爱惜,故佛不惜如是之勤劳,即不信受,亦不忍弃舍耳。
那些谤佛的人,不是谤佛,而是在诽谤自己啊!因为他一念心性,全体是佛,佛陀才如此的种种说法教化,希望众生舍迷归悟,亲证自己本具的佛性罢了。因为佛性最为尊重,最应该爱惜,所以佛陀不惜如此的勤劳,即使众生不相信接受,也不忍心弃舍啊!
使众生不具佛性,不堪作佛,佛徒为如是施设,则佛便是世间第一痴人,亦是世间第一大妄语人,彼天龙八部,三乘贤圣,尚肯护卫依止乎哉。
假使众生不具佛性,不能作佛,佛陀徒然作如此的施设,那么佛就是世间第一痴人,也是世间第一大妄语人,那些天龙八部,三乘贤圣,还肯来护卫依止佛陀吗?
佛遗教经者,佛一期事毕,临入涅盘,诫勖弟子,及一切众生之遗嘱也。其文虽略,其义甚周。其令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尊重珍敬世尊,若能如是尊重佛戒,则是常在佛侧,无少间隔也。
《佛遗教经》,是佛陀一期教化的事情完毕,将要入涅盘,告诫勉励弟子,以及一切众生的遗嘱。经文虽然简略,但经义却很周全。其中让我们要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戒律的意思) ,如同尊重珍敬世尊一样,如果能够如此的尊重佛戒,就是常在佛陀的身边,没有一点间隔。
故曰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次下所说戒相,及持戒之益,不持之损,及制心节食等法,反复叮咛,无微不入。
所以说:“ 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其次下面所说的戒相,以及持戒的利益,不持戒的损害,以及制伏逸心,节俭饮食等法,反复叮咛,无微不入。
虽慈亲将欲去世,为儿女计,亦不能如是周到,诚可谓吐心吐胆,一字一血。为佛弟子者,宜何如努力修持,以不负所望。未知佛法者,宜何如感激依行,以不孤深恩。
虽然是慈母将要去世,为儿女考虑,也不能如此周到 ,实在可以说是吐心吐胆,一字一血。作为佛弟子,应该如何来努力修持,以不辜负佛陀所望。不知佛法的人,应该如何来感激并依教奉行,以不辜负佛陀深恩啊!
其语虽似专指比丘,其意固已弥纶九法界一切圣凡,靡有孑遗。以圆人受法,无法不圆,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岂此煌煌遗教,不被三贤十圣。
其中的言语,虽然似乎专门指比丘,其用意实际已经统摄九法界一切圣凡,没有一个遗漏的。因为圆人受法,无法不圆,佛以一音演说法义,众生随类各得开解,难道这部光明辉煌的《佛遗教经》,岂有不统摄三贤十圣的道理。
而佛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当此入灭之时,何忍不加勉勖乎。以向来论者,多以为小机所见,及偏诫比丘,遂致普照九法界之心光,竟局为出家小乘之训诲,可不痛哉。
而佛把一切的众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将要入灭之时,哪会忍心不加以勉励告诫呢?因为一向讨论这部经的人,大多认为这是小机的见解,以及偏重诫诲比丘,于是导致普照九法界的心光,竟然被人局限地认为是对出家人、小乘人的训导教诲,能不痛心吗?
陈沅 (yuán ) 荪居士,宿根深厚,学问渊博。初以未见佛经,亦复追随韩欧程朱之迹。近数年来,翻阅佛经,始知佛为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所有言教,与儒教无不符合。用之于治世,则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方能究竟圆满。
陈沅荪居士,宿根深厚,学问渊博。开始因为没见过佛经,也追随韩愈、欧阳修、二程、朱熹等人的足迹。近几年来,翻阅佛经,才知道佛是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所有的言教,与儒教没有不符合的。用来治理世道,那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道,方能究竟圆满。
以儒教只言现生,佛教圆谈三世,倘真知三世因果,虽日挞 (tà ) 而求其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不可得也。
因为儒教只说到现生,佛教则圆满谈到三世,倘若真的知道三世因果,虽然每天鞭打,要求他不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也不可能。
世之口是而心非,阳为善而阴作恶者,皆由不知心通法界,与三世因果之故耳。使知之,纵极下劣,亦不肯于明镜之前,现诸丑相,以自贻伊戚也。
世间那些口是心非,表面作善事,而暗地里作恶的人,都是由于不知道这一念心通法界,与三世因果的缘故。假使他知道了,纵然是极为下劣的人,也不肯在明镜之前,现出诸多的丑态,来自招祸患啊!
惜世多不知,故致为己之安富尊荣,直使杀人盈城盈野,而毫不悯恤。噫嘻痛哉。末世人心,残忍已极,使无如来三世因果之说,则人之得正命而死者,盖亦鲜矣。
可惜世人大多不知道,所以致使为了自己的平安富贵荣华,致 使杀人满城遍野,而丝毫不加以怜悯体恤。唉呀!实在痛心啊!末法之世的人心,残忍到了极点,假使没有如来三世因果的说教,那么一个人能得正命,而能享尽天年而死的,大概会很少了!
若欲出世,亦不须另起炉灶,但依佛之言教,对治烦恼习气,俾其净尽无余即已。虽身在俗境,不妨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以进趣佛果。
如果想要出世,也不须另外再起炉灶,只要依着佛陀的言教,对治烦恼习气,使烦恼习气净尽无余就可以了。虽然身在 俗境,也不妨碍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以进趣佛果。
如西天之维摩居士,及此土之傅大士,李长者,庞居士等。即力有不及,又有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法,以为恃怙,岂必尽人舍俗出家,方为佛弟子乎。
像西天的维摩诘居士,以及此土的傅大士、李长者、庞居士等人。即使能力有所不及,又有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的一个法门,作为恃凭依怙,哪里必定要一切人都来舍俗出家,方才为佛弟子呢?
彼谓佛为弃伦理,背圣教者,皆因未读佛经,不知佛之所以为佛,而妄以己之凡夫臆见武断耳。由是言之,欲究竟挽回世道人心,非提倡昌明佛法不可。
那些认为佛教是抛弃伦理,违背圣教的人,都是因为没有读过佛经,不知道什么是佛,而错妄以自己的凡夫的主观臆见加以武断罢了。因此说来,想要究竟挽回世道人心,非得提倡昌明佛法不可。
而感佛之恩,至深且切,又欲一切同人,同知佛恩。取佛遗教经,以普通注释之法解之,以期政学商农各界人士,同得沐佛慈恩。不致所具佛性,常相迷失,而永劫沉沦生死苦海,莫之能出也。
而感念佛陀的恩德,深切到极点,又想要一切同人,同知佛恩。取来《佛遗教经》,以普通注释的方法来加以注解,以期望政、学、商、农各界人士,共同得以沐佛慈恩。不致于本所具有的佛性,恒常迷失,而永劫沉沦生死苦海,不能出离啊。
将欲刊行,祈光作序。光以佛之深恩厚德,人多未知,以故略为叙述。至于经中所说,一番大慈悲为众生心,阅者当自知之,故不详述。
将要刊印发行,请我写序。我因为佛陀的深恩厚德,人们大多不知,所以大略加以叙述。至于经中所 说的,佛陀一番为众生的大慈悲心,阅读的人应当自会知道,所以不详细叙述。
呜乎,佛之为众生,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数之一。吾固昔受韩欧之毒,而作一阐提者,幸未生陷,而入佛法。
呜乎!佛陀为众生,虽然是天地父母,也不能比喻其中恒河沙数之一分。我在过去受到韩愈、欧阳修辟佛的毒害,而作过断善根的一阐提,幸运的是没有生身陷入阿鼻地狱,而能进入到佛法。
唯恐与我相同之人,未必如我幸遇佛法,故作此剖心沥血之语,以期各各上不孤于佛恩,下不负于己灵也已。
唯恐与我相同的人,未必像我这么幸遇地到佛法,所以写下这剖心沥血的话语,以期望各自向上不辜负佛恩,向下不亏负自己的性灵啊!心经浅解序
详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此无差别之心,虚灵洞彻,澄湛常恒,即寂即照,非有非空,绝凡圣之名称,无生灭之幻象。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没有差别的心,虚灵洞彻,澄湛常恒,即寂即照,非有非空,断绝一切凡圣的名称,没有任何生灭的幻象。
离心缘相,故情识莫能测度,超文字关,故语言未可形容。然如来智慧广大,于法自在,善以语言,显示离言之道,而且广略适宜,各臻圆妙。是以大般若广约佛法众生法,以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
离开心识所缘之相,所以凡夫情识不能测度,超越文字,所以语言不能形容。然而如来智慧广大,于法自在,能善用语言,来显示离言之道,而且广说略说,适合恰当,各自圆满微妙。所以《大般若经》广泛以佛法、众生法,来显明心法,有六百卷之多。
此经略约心法,以明佛法众生法。文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无不毕具。以约摄博,了无遗义。若约而言之,则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复为全经枢钮。
此《心经》是简略针对心法,来显明佛法、众生法。经文只有二百六十个字,而十法界的因果事理,没有不完全具备的。以简约收摄广博,没有一点漏遗之义。如果简略来说,那么“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二句,又是全经的枢纽中心。
再约而言之,只一照字,便可法法圆彰,法法圆泯,彰泯俱寂,一真彻露,观自在菩萨先得我心,我等可不随学乎。
如果还要再简略来说,只一个“ 照” 字,就可以法法圆满彰显,法法圆满泯亡,彰显与泯亡全都寂灭,一真彻底显露,观自在菩萨先得此真心,我们难道不跟随学习吗?
诚可谓如来之心印,大藏之纲宗,九法界之指南,大般若之关键,义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
实在可以说是如来的心印,大藏经的纲要宗旨,九法界的指南,《大般若经》的关键,经义不可思议,功德也不可思议。
故古今受持读诵者,遍于宇中,着述宏扬者,多难胜数也。然理虽甚深,词须逗机,否则契理而不契机矣。
所以古今受持读诵的人,周遍天下,着述宏扬的人,多的数不完。然而义理虽然很深,词句必须契合时机,否则就契理而不契机了。
季和骆居士,知见圆融,文字活泼,欲令初机易知,故为白话浅解,说理极其透彻,措词唯取通方。
季和骆居士,知见圆融,文字活泼,想使初学人容易了知,所以作了白话浅解,说理很是透彻,用词只取通俗易懂。
大云先载,悦可众心,书册续刊,永传遍界。光庸劣无能,曷胜景仰,谨为序引,以助流通云。
《大云》佛刊上先为登载,众人欢喜赞悦,这本《心经浅解》,永远流传,周遍法界。我平庸无能,不胜景仰,写个序文来帮助流通。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缘起序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由时节因缘而为发起,故古德云,时节若至,其理自彰。诚然诚然。(光)以庸劣百无一能,寄食普陀山法雨寺三十二年。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时节因缘而为发起,所以古德说:时节因缘如果成熟,真理自然彰显。确实如此,确实如此。我平庸卑劣,百无一能,挂单吃住在普陀山法雨寺三十二年。
昔阅普陀志,见其所载,皆属道场废兴,以及种种寻常等事。至于观音大士往劫本迹事理,以及此方感应因缘,悉皆阙略,不禁令人长叹。
过去阅读《普陀山志》,见到其中所记载的,都属于道场的废兴,以及种种平常的事情。至于观音大士过去劫中的本地垂迹事理,以及此方的感应因缘,全都没有记载,不禁令人长叹。
民国六年,王采臣,周孝怀,陈锡周,三居士来山见访。王周谓普陀为观音大士圣道场地,中外景仰,何可久撤讲筵,忍令法道寂寞乎。祈师发心讲经,我等当为筹备道粮,(光)以固陋力辞。
民国六年,王采臣,周孝怀,陈锡周,三位居士来普陀山拜访我。王采臣、周孝怀二位居士说:普陀山是观音大士的圣道场地,中外景仰,怎可长久撤去讲经弘法的场所,忍心使法道寂寞呢?祈盼师父发心讲经,我们来筹备办道的资粮,我以浅陋加以推辞。
锡周则曰,山志久未修,板已模糊,师若肯修,我当刊刻。(光)曰,此事颇不容易,若照旧例,则文人皆能为之。
陈锡周说:《普陀山志》很久没有修订了,书板已经模糊,师父如果肯修订,我来刊印刻板。我说:这件事不太容易,如果依照旧例,那么一般文人都能做到。
若将大士往劫本迹修证,及此方感应事迹,一一略叙大端。令阅者咸知大士恩周沙界,慈济无疆,从兹发起正信,身心归依,近获人天之福,远证菩提之果者,非遍阅大藏,备考群籍不可。
如果将大士往劫之中,本地垂迹的修证,以及此方感应的事迹,一一大略叙述出来。令阅读的人都知道大士之恩,周遍多如恒河沙数的世界,慈悲济度,无有疆界,从此发起正信,身心归依,近的来说,获得人天之福;远的来说,证得菩提之果的话,那非要遍阅大藏经,备考诸多典籍不可。
若不发挥大士本迹感应诸事理,则成遗主志宾,舍本逐末,与寻常山经水志何异。何以显普陀为大士应化道场,又何以显大士为法界众生之大慈悲父母,而与娑婆众生,因缘最深也。
如果不发挥大士本迹感应的诸多事理,就成为遗忘主人,志在宾客,舍本逐末,与平常的山经水志有什么不同呢?用什么来显示普陀山是大士的应化道场,又用什么来显示大士是法界众生的大慈悲父母,因而与娑婆世界众生,因缘最深呢?
然(光)以宿业,致令心无知识,目等盲瞽,尚须忏悔一二年,待其业消智朗,障尽目明时,当不惜身命,勉令成就。如其业重,不能感格,当往江西,求黎端甫居士,代为了此公案。
然而我因为宿业,致使心中没有知识,眼睛等同盲人,还须要忏悔一二年,等待业消智朗,障尽目明的时候,当会不惜身命,努力成就这件事。如果业深障重,不能有所感应,(你)应当前往江西,找黎端甫居士,代我来了结这桩事。
此公学贯儒释,笔超侪 ( chá i ) 伍,必能发挥大士之慈悲心迹也。次年徐蔚如居士,以文钞印行,致不加详察者,谬谓之为知识,从兹信札来往,日不暇给。
黎居士修学贯通儒佛二教,文笔超群,必能发挥大士的慈悲心迹。次年,徐蔚如居士,因为《文钞》的印行,导致不加详察的人,错谬认我为善知识,从此信函来往,每天都忙不过来。
八年春间,端甫归西,先所发心,竟成空谈。十一年春,定海知事陶在东公来山,谓山志流通,令人由信向而改恶迁善,返妄归真,实为挽回世道人心之根本要务,急宜重修。
民国八年春天,黎端甫居士归西,先前所发的心,竟然成为空谈。民国十一年春天,浙江定海知县陶在东来普陀山,认为《普陀山志》的流通,可令人因信心所向,而改恶迁善,返妄归真,实在是挽回世道人心的根本要务,应该赶紧重修。
(光)以陶公护法心切,救世情殷,即令普济法雨两寺主人,恳请陶公亲任其事。陶公以公事无暇,乃托邑绅王雅三君任之。一切事宜,外有陶公,山有开如退居,商酌料理,(光)以无暇,绝不过问。
我因为陶在东居士护法之心迫切,救世之情殷切,就令普济寺,法雨寺两寺的主人,恳请陶在东居士亲自担任这件事。陶在东居士因为公事太忙,没有空闲,于是委托乡绅王雅三先生承办这件事。一切的事情,外面有陶在东居士,山中有开如老和尚,商量料理,我因为没有空闲,绝不过问。
次年陶公升于杭县,犹复鱼雁往还,商酌其事,若非宿受大士付嘱,其能如是也耶。初于修志议成之后,未及一月,江西彭泽许止净居士来访,一见即成莫逆。
第二年,陶在东居士升迁到杭州,还是(与我)书信往还,商量这件事,如果不是宿世曾受大士的付嘱,能够如此用心吗?在修订《普陀山志》商议完成之后,不到一个月,江西彭泽的许止净居士来访,一见之下,即成为莫逆之交。
(光)叙昔衷曲,遂以大士颂见托,彼即允许,若非大士冥垂加被,何有如此之际遇乎。许君乃备搜藏典,及诸群籍,时经二载,稿方告竣。述成颂文近二万言,而复逐联注其义意,俾阅者悉知所以,又节录各经,以为明证。
我叙述过去心中所想,于是将《观音大士本迹感应颂》的编纂委托给他,他立即答应了,如果不是大士在冥冥中垂慈加被,怎会有如此的遭遇呢?许止净居士于是周备搜集大藏经,以及诸多典籍,时间经过二年,书稿方才完成。编述成的颂文接近二万字,而又逐联注解其中的意义,使得阅读的人完全知道所以然,又节录各部经典,作为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