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人才选拔(1 / 2)

第129章 人才选拔

"魏国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选官制度。"马良向刘备汇报,"他们不仅改革了科举制度,还建立了专门的人才考核机构。各地优秀人才都被吸引到魏国任职。"

诸葛亮立即分析道:"曹丕此举用意深远。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既能获得人才,又能赢得民心。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李铭补充道:"更令人担忧的是,魏国不仅重视文官选拔,在武将选拔上也有创新。他们建立了专门的军事学院,培养新一代将领。这些人不仅精通战术,还懂得治军之道。"

正说话间,又有奏报送到:魏国已经开始在地方上设立学府,免费招收贫寒子弟。这些学府不仅教授经典,还注重实用知识,深受百姓欢迎。

"这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人才储备。"法正说道,"魏国显然意识到,要想长期统治,必须有充足的人才支撑。他们这招确实高明。"

刘备听完这些汇报,立即决定:"我们也要改革选官制度。传令下去,即刻着手制定新的人才选拔方案。要让有才之人都能被发现,被重用。"

李铭立即提出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改革考试制度,不仅考察经典知识,还要重视实际能力;第二,建立人才培养机构,为朝廷储备人才;第三,完善考核制度,确保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然而,改革推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力。一些世家大族担心新制度会影响他们的特权,暗中阻挠。还有一些老臣认为传统的举荐制度更可靠,反对变革。

"不能因为这些阻力就放弃改革。"诸葛亮说道,"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在一些地方试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同时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李铭建议道:"可以借鉴魏国的经验,但要有所创新。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评议机构,让选拔过程更加透明;也可以增加实践考核,让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就在蜀汉开始推行新的选拔制度时,魏国又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开始在各地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吸引各领域的专才。这些机构不仅研究学问,还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