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东方明首战(2 / 2)

李信皱眉不悦,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

“何事惊慌?”

“上将军,武器补给到了。”

每隔一段时间,秦朝内部都会将两批全新武器送往前线。

一批武器给到秦军,另一批武器则是给到大秦军工的榜一,勍军。

秦勍联军已经出征七八年,收到三次武器补给。

在李信看来,不就是补给装备吗?很正常啊,至于这样惊慌失措吗?

“非也,上将军,这次的武器,与往常不同。”

“负责运输的将领,千叮嘱万嘱咐,务必要你详细了解东方明的使用规则。”

李信脸色微变:“东方明?是何武器?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上将军,东方明是我大秦最新研发的火器。”

还有火器?这个名词听起来就有点陌生。

李信接过士卒递来的《使用说明书》,他略微查看,顿时呆若木鸡。

他不是震惊这种新式火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多么繁琐,而是,震惊上面描述的强大破坏力。

“真有那么厉害?”

李信自然是不信的,毕竟在他的传统认知中,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强大的武器?

一看,就是天方夜谭。

“你快带我去看看。”

李信干脆连会议都不开了,直接出去查看送过来的新式火器。

大秦军工内部,派遣了三十名工匠,充当战前辅导员,顺便负责维护工作。

“上将军。”工匠们见到李信,纷纷行礼。

“本将要亲自试一试,看看效果。”

“唯——”

工匠们早有心理准备,于是他们从一个木箱里,亮出试用品。

试用版的“东方明”,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都远比正品要小得多。

毕竟制造成本非常夸张,一颗“东方明”就能抵两百套锁子甲。

反正就是让你见识一下,真不用炸那么好的。

“上将军,请睁大眼睛,好好看了。”

李信瞥了眼那群工匠,心里嘀咕着:“搞得那么神秘兮兮?”

三名工匠,将一颗直径半丈的“东方明”,小心翼翼的抬到抛石机上。

随着一声发射,青铜圆球朝着不远处飞去,落地即摔成碎片。

“就这?”

“上将军,别急。”为首的那名工匠,呵呵一笑。

他在心里默数二十个数,随后,让一名秦卒点燃箭矢上的布条,朝着刚才“东方明”落地区域射去。

火箭呼啸而去,当飞到那片区域的空中。

砰——

一声巨响,瞬间将整片夜空照亮。

“这,这,这......”李信呆若木鸡,就连他身后的王贲和白辛云,亦是同样表情。

工匠微微一笑:“上将军,对于东方明,可还满意?”

“岂止是满意啊,你们简直是给了我巨大的惊喜!!!”

李信激动不已,在他心里,大概有了如何将“东方明”的杀伤力最大化的战术。

虽然,“东方明”不是落地即爆炸,具备延迟性,还要手动射火箭去点燃。

在后人看来,也就那样,太一般了。

如果能做成像火药那般,落地即爆炸就更好了。

想法不错,但是有些不现实。

因为“东方明”的爆炸源头,来自甲烷。

而甲烷如果想实现爆炸,必须要在空气浓度达到5%-15%这个区间,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不过是燃烧罢了。

甲烷蔓延,在空气中填充浓度是需要时间的。

除非,大秦军工的工匠们,能将“东方明”内部气压调配到一个合理的程度,也许就能实现落地爆炸。

可是,落地爆炸的杀伤力,不一定比延迟爆炸要好。

因为甲烷是有毒气体啊,可以想象一下,当敌军吸入这种气体,不说当场死亡,绝对会昏迷不醒。

而且,甲烷蔓延能造成更大面积的杀伤力,不比你靠青铜碎片的溅射杀的人更多吗?

再加上,甲烷燃烧是不能用水扑灭的。

敌军又不懂这些,万一他们想要泼水,那死得更惨,更是加剧了燃烧,导致火势蔓延。

“东方明”是一件划时代火器,古代版燃烧弹,比传统黑火药还要难以处理。

......

李信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他恨不得立即去将托勒密王朝挫骨扬灰。

可惜,始皇帝下了死命令,务必先“焚书坑儒”,确立当地统治稳定之后,才能去攻打。

本次带队的人是公子劳谦,他将五十颗“东方明”留下,简单告别之后,就要北上将武器装备送到勍军手里。

秦始皇一直秉承着,要想富,先修路的基本国策。

得益于道路平坦,大秦军工的武器补给非常及时。

“这个公子劳谦,倒是个人才。”李信目送对方离去,发出感慨。

谈吐不凡,举止优雅,一看就是得到优秀教育的。

一想到公子劳谦的身份,就觉得十分正常了。

李信让手下将五十颗“东方明”运去仓库,望着这堆好东西,眼神炙热。

然而,他却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武器是很逆天,不过杀人一百,自伤七十。

爆炸是不分敌我的,“东方明”强大的破坏力,极有可能会波及秦卒。

所以他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东方明”的使用难点,就在于如何引爆。

李信思索了大半天,都没有想出来什么好办法,只好作罢。

第二天醒来,他找到王贲和白辛云回来议事。

这两个年轻人,被分别安排去了孔雀王朝和安息实行“焚书坑儒”。

三月后,两人回归大本营,见到李信的时候,同时行礼。

“下将,拜见上将军。”

“说说,你们在两地的成果吧?”

王贲和白辛云两人对视一眼,互相推让一番,随后白辛云率先开口。

“回上将军,下将负责的孔雀王朝,已将当地共计三十余万件含有当地文字的物品,如数摧毁。”

“不过,在此途中,遭遇了一定的困难。”

李信问道:“什么困难?”

“我发现,孔雀王朝旧地的阶级观念异常浓重。”

白辛云说的就是,阿三地域的种姓制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过,活在这个时代的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如此奇葩的制度。

......

李信推手示意:“你继续说。”

“孔雀王朝共分为四大阶级,首屈一指的就是魄罗门,其次杀帝利,后面是犬舍和首陀螺。”

“所以,你是被最前面的两大阶级所制止吗?”

白辛云笑着摇摇头:“倒是没有,他们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我全杀了。”

“后来再无有人敢这样做。”

“我只是在想,或许,我们秦军能不能遵循这种阶级观念,用在统治外族的土地上。”

“???”

李信震惊,不得不说,好像,真可行啊?

其实不止是孔雀王朝,安息和塞琉古区域,或多或少也有阶级观念。

既然存在,即是合理的。

当地土着对于这种制度接受程度会比较高。

如果将秦人安排成为最高等级的阶层,久而久之,那群土着会不会就打心底的臣服呢?

李信觉得大有可为,于是开口问道,想要知道更多细节。

“你刚才说,孔雀王朝最高级的是叫什么?”

“魄罗门。”

“为什么婆罗门会成为顶级贵族呢?”

白辛云皱眉思索:“好像是,因为宗教?”

“宗教?”李信愣住,他不明白那是什么玩意。

因为先秦时期,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宗教。

如果你说巫教也是宗教的一种,实话实说,其实不一样的。

发展到秦朝,巫教更多的是,成为了民众的工具,以此谋生。

当民众的日常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去主动寻找他们。

平日里根本不会到巫教领地去虔诚朝拜,更别谈一跪一叩首这种行为。

虽然同属于信仰的一种,但是巫教和宗教两者在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李信打心底是不认可宗教的,也许是受思想限制吧,他认为此物毫无作用。

世间真有人会那样吗?心甘情愿的去奉献钱财养着那批人?

“那你怎么做?”

白辛云嘻嘻一笑:“我把孔雀王朝一切关于宗教的东西,全部毁灭了,什么都不剩下。”

“即便是深埋地下,我也要掘地三尺。”

“因为我觉得,一旦没了宗教,所谓的魄罗门顶级贵族就不再拥有特权。”

李信认可的点点头,在他看来,白辛云做得非常正确。

“你干得不错,就应该这样做。”

“对了,你先前提到的,利用阶级观念去统治外族,尽快写一个方案给我,我去呈给陛下。”

“好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