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坤回到伊吾,他坐在王宫里,反复思考着嬴政的那番话。
他突然觉得,自己确实应该要考虑一下陵墓的事情。
之所以拖那么久,完全是因为大草原的风俗习惯,不流行土葬。
哪怕是挛鞮依的阿布,他也没有建立什么陵墓,随便找了个地方举行天葬,就完事了。
如果宋坤非要效仿中原风俗,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你是单于,你说了算。
不过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众臣效仿。
人一旦有了念头,就会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
宋坤站起身来,让宫女牵了匹汗血宝马,在姬馜的陪同下,出了门。
“夫君,你这是做什么?为何突然要出门?”
一个死宅男,大半年都不出门晃悠,突然来这出,确实让人挺惊讶的。
“找陵墓。”
“???”姬馜惊了,啥情况?
先前她有劝过,只是宋坤一直没当回事,总是说“不急”,今天开窍了?
“会不会,有点太晚了?”姬馜表现出担忧的神色。
秦始皇的陵墓,70万人修建了39年还没有完工,而宋坤现在已经四十多岁,身体状况堪忧,说不准哪年就要……
真的来得及吗?
宋坤摇头,轻声说着:“不需要太华丽,能住就行,重点是,必须要安全。”
他没有那么大的讲究,一切从简。
就连王宫也是,现在金碧辉煌的装修风格,不是他想要的。
没办法,建都建好了,总不能不住吧?
……
宋坤将伊吾境内,游了一遍,他皱眉。
伊吾由于靠近天山山麓,所以海拔较高,这里大都是栗钙土。
怎么说呢,他感觉这种土质并不适合做陵墓。
栗钙土,是一种有着明显栗色腐殖质层和碳酸钙淀积层的钙积土壤。
宋坤一时间犯了难,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难道,真的要将陵墓建立在天山上?
“好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天山的海拔太高了,特别是伊吾附近的山脉。
众所周知,当山脉海拔达到3800米以上,就会形成终年不化的积雪区。
宋坤抬起头,他凝望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山脉。
心里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他就是要将陵墓修建在天山之上,这里长年累月的白雪皑皑,正是最佳的藏匿之处。
谁特么会闲得蛋疼,来这里盗墓呀?
哪怕你想,也得撑得过去极度寒冷才行。
况且,应该不会有人想到,抬头之处,雪掩盖之地下面,还会藏着一个帝王陵墓吧?
“夫君,你想好了?”
“嗯!我已决定,就在这上面!”
“???”姬馜顺着他的手望去,瞬间呆滞。
不是,这么高这么险峻,你确定,能将陵墓修建到那个地方?
这个修建难度,在姬馜看来,可比秦始皇的要离谱多了。
秦始皇陵可以靠人力和时间去堆,可是这个,用人命去堆,也不一定能实现啊?
“总会有办法的。”宋坤笑了笑。
……
【兄弟们,我真吐了,怎么会有这么无耻之人?前段时间发生了车祸,看在对方摩托车的份上,我主他次(责),现在车修好了,结果这逼玩消失?(估计是他没有保险,看到定损金额想赖账)我今天请我的律师同学吃饭,忙了一整天在收集资料,准备起诉他丫的。抱歉,更新怠慢了。明天早起补!求理解。】
……
第二天,宋坤在朝会上,说着要建立陵墓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反对。
如果换作其他君主,怕是会被骂死,但这可是伟大的腾瑞单于啊。
“单于,以前我上去过天山,山上的岩石,可不好开凿啊。”
天山上的岩石,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沉积岩,因为外力作用,使泥土、黏土等物质经过压实和胶结而成。
沉积岩质地均一,便于开凿,主要问题是在冻融条件下,岩体更容易风化剥蚀。
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都是建立在沉积岩之上,主要构成为砂岩。
第二种是变质岩,其他岩石在高温、高压等地质作用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比如说花岗岩。
综合来看,天山只适用于开凿小范围的墓穴,而不是大面积的陵墓。
抛开施工环境不谈,施工难度依旧比中原墓葬要难得多。
“单于,我记得,好像在伊吾附近有墓葬群,也许可以去看看。”
独孤叶尔这句话,很快就被真丁丁反驳:“你这是什么话?伟大的腾瑞单于,岂能与他们为伴?”
“我这不是建议吗?中原有句古话,土宜天时,百物行治,依山傍水,日月流光。”
“那个地方能起这么大的墓葬群,应该是有说法的。”
秦朝时期,还没有风水学的说法,但是,已经开始渐渐形成。
在《周礼》里写着:“以土宜之法,办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
这就是早期的相宅术。
时间来到秦朝时期,民间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孝道,厚葬之礼渐渐兴盛,也就带动了风水学的发展。
道家、阴阳家和纵横家等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多年发展,风水学最终在宋朝达到巅峰。
......
比如说秦始皇陵,绝对是经过堪舆大师的精心选址。
抛开风水学不谈,在骊山大墓东边10公里外,是秦东陵园。
那里埋葬着嬴政的高祖母宣太后、曾祖父秦昭襄王、伯祖父秦悼太子、祖父秦孝文王、王父秦庄襄王。
根据秦国“以坐西向东唯尊”的礼制,骊山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选址。
秦国陵墓通常都是东西走向,与后来的“坐北朝南”格局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秦始皇陵所在的骊山,刚好处于中干龙的龙脉上,大概在龙眼处。
网上有一些风水阴谋论,说骊山大墓是给秦始皇挖的一个坑。
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说法,因为秦始皇陵在嬴政13岁登基的时候,秦王政(公元前246年)就开始修建了。
如果真如他们所言,风水大师下局让秦朝二世而亡,说明大师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不是最应该阻止统一六国吗?
秦始皇陵的风水,绝对是利好后人的,不可轻易破坏。
否则的话,早就像乾陵那样的结局了。
当然,如果有人说,秦始皇陵本就是个垃圾风水格局,没必要理会。
只能说,你太年轻了。
别说古代帝王陵墓了,但凡哪座山看起来比较奇特,第二天山上就多了根电线杆,山下就多个鱼塘,你信不信?
......
说回宋坤的陵墓选址,天山,巧了,也是在龙脉之上,属于北干龙。
昆仑山是堪舆家们公认的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根据其山脉走势,分为北干龙(艮龙)、中干龙(震龙)、南干龙(巽龙)三条龙脉。
宋坤还是坚持他的选址,至于什么墓葬群,他根本不关心。
天山这个地方,绝对安全,甚至比骊山大墓还要安全。
埋葬之后,只要销毁一切相关文献,以及知情者,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这酷寒之地居然还会藏着个帝王陵墓?
而且,盗墓难度那是相当的高呀。
首先,海拔3800米,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了。
其次,这个高度年均气温达到零下10度,最冷时甚至有零下30度。
盗个墓而已,没必要把命丢了吧?
当然,相对而言,挖掘难度也是极高的。
在挖掘途中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宋坤又犹豫了,他实在不希望,子民因为帮他挖坟而无辜牺牲。
“要不,别弄那么高?”
哪怕达不到3800米的海拔,2000米也可以呀。
他这个决定,却遭到独孤叶尔一众大臣的严重反对。
在他们心里,既然要建陵墓,就要不顾一切的,为单于建一座高规格陵墓。
有什么难度?自己克服一下。
宋坤拗不过他们,只好应了下来。
......
当日下午,史上奖励最丰厚的悬赏任务,发布了。
“什么?为伟大的腾瑞单于修建陵墓?”
“只要能坚持十日,就可加爵三等?券若干?”
“这么多券,能换好多东西呀。”
“不就是十日吗?简简单单!”
这时,有一人站出来,慷慨激昂的大声说道。
“你们好好看看头上的牌子,写的什么内容?”
众人抬头一望,一行金色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没有独孤颂,哪有新匈奴?】
全体立正,向单于雕像,敬礼!
“没有腾瑞单于,哪有现在强大的勍朝?哪有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
“腾瑞单于是我们的恩人!没有他带领我们斗争,如今你我还是牛马!”
“现在,伟大的腾瑞单于需要我们!这是我们的荣幸!”
“还想着拿这笔奖金干嘛干嘛,你们像话吗?”
“你们一个个居然还在计较得失?有没有思想觉悟?”
这番话,惊醒一大片人。
对哦,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真该死呀。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群民众嚷嚷着:“伟大的腾瑞单于需要我们,哪怕是不给钱我也去!”闹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