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士大夫外戚宦官三方大乱斗(2 / 2)

三国前传 文岳 4353 字 1个月前

可就因为焉耆国王元孟不肯投降,顺帝就派敦煌太守张朗带着河西四郡的三千兵马,去帮班勇攻打焉耆。班勇也不含糊,马上召集各国的兵马,凑了四万多人,分成两路进攻焉耆。他让张朗从北道走,自己则带着大部队从南道进军,约好在焉耆城下会合。

谁知道这张朗以前犯过罪,心里就想着这次一定要立个大功,好将功赎罪。于是他日夜兼程,像发了疯似的往前冲,很快就到了爵离关。焉耆的士兵出来迎战,被张朗一顿猛揍,杀了两千多人,剩下的残兵败将都逃回都城去了。这焉耆王元孟一下子就慌了神,赶紧派使者到张朗的营地投降。这张朗啊,也太不地道了,他不等班勇到,就自己先跑到焉耆国接受投降,然后拍拍屁股就回去了。

班勇在半路上接到张朗的军报,气得直跺脚,但也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他把事情的经过如实上报给朝廷,谁知道顺帝不但不怪罪张朗违约,反而怪罪班勇迟到,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这一关就是好多天,后来大概是觉得班勇以前的功劳还挺大的,就放了他,不过官职也给免了。班勇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整天郁郁寡欢,结果就生了病,回到家没多久就去世了。你说这父子俩,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结果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忍不住长叹一声,这世道怎么就这么不公平呢?

还有一件事,更是让人觉得气愤不已。班勇的哥哥班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当过屯骑校尉,后来又升为京兆尹,结果在任上去世了。班雄的儿子班始,娶了清河孝王的女儿阴城公主。这公主仗着自己是顺帝的姑母,身份尊贵,就骄横跋扈得很,而且还特别淫荡。她竟然偷偷地把年轻的男子带到自己的房间里,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班始哪能忍受这样的羞辱呢?有一次,公主竟然和她的姘夫一起坐在帷帐里,还把班始叫进去,让他跪在床下面。班始这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心想:“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受这样的气!”于是他立刻冲出去拿了刀,冲回房间,把这对奸夫淫妇砍成了四段。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顺帝的耳朵里,你猜怎么着?顺帝不但不怪罪公主的淫乱行为,反而怪罪班始拿刀行凶。马上就把班始抓起来,关进了诏狱,还把他拉到东市腰斩了。甚至班始的同胞兄弟,也都被牵连处死。这也太惨了吧!简直就是没有天理啊!明明是公主有错在先,却让班始一家遭受这样的大祸,你说这顺帝是不是糊涂透顶了呢?

时间过得飞快,顺帝转眼间就到了十五岁,举行了冠礼,接着又到了十八岁,这时候就该册立皇后了。当时后宫里有四位贵人,都很受顺帝的宠爱,顺帝这下可犯了难,不知道该选谁好。他想来想去,竟然想出了一个荒唐的主意,打算通过祷告神灵、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皇后的人选。

尚书仆射胡广和尚书郭虔、史敞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可不行啊,赶紧联名上书劝谏顺帝:“皇上啊,我们看到您的诏书,说册立皇后是大事,您很谦虚,不想自己做决定,想借助神灵来抽签决定。可是我们翻遍了史书,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做法啊。依靠神灵和抽签来选皇后,不一定能选到贤德的人;就算选到了人,也不是因为德行而当选的。一个人是不是贤德,从她的言行举止、气质神态就能看出来。应该从那些品行良好的人家中挑选,找一个有德行的女子。如果德行差不多,就看年龄;年龄也差不多,就看容貌。参考经典书籍,再由皇上您仔细考虑决定。皇上您的诏书一下,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如果用抽签这样的方式,以后万一出了问题,可就不好了。我们这些臣子的职责就是给皇上您查漏补缺,现在我们心里很担忧,所以冒昧地向您进言。”

顺帝看了他们的劝谏奏章,仔细想想,觉得他们说得确实有道理,就决定自己拿主意。经过一番挑选,顺帝最后选中了四位贵人中的梁氏女,册立她为皇后。

这梁氏女名叫梁妠,她可不是一般人,是和帝生母梁贵人的侄孙女。她的父亲梁商,继承了父亲乘氏侯雍的爵位,在朝廷里担任黄门侍郎。永建三年的时候,梁商的女儿和妹妹一起被选进后宫,都被封为贵人,梁商也因此被提拔为屯骑校尉。

梁妠出生的时候,据说房间里出现了红光,家里人都觉得很惊奇,认为这是个好兆头。梁妠稍微长大一点,就特别喜欢做女工,还喜欢读书,九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论语》,对《韩诗》也很有研究,懂得很多大道理。她还经常把列女的画像放在自己座位旁边,用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女子。

梁商曾经对他的弟弟们说:“我们的祖先曾经在河西做了很多好事,救了无数的人,虽然没有当上大官,但积了不少德,肯定会有回报的。我看啊,如果我们家要出一个有福的人,那肯定就是这个女儿了。”不过他这话说得也有点奇怪,不盼着儿子有出息,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可见他的眼光也不怎么样。谁知道后来梁家的兴盛和衰败,还真就跟这个女儿有关系呢。

梁妠十三岁的时候,和姑姑一起被选进后宫。相工茅通看到梁妠的容貌和举止都非常出众,就赶紧向顺帝祝贺说:“皇上啊,这梁妠可是有日角偃月的面相啊,按照相法来说,这可是大富大贵的面相,我看了这么多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面相呢!”顺帝听了,心里也很高兴,就让太史占卜,结果也是个好兆头。于是梁妠就被封为贵人,顺帝对她格外宠爱,经常让她陪在自己身边。

梁妠也很懂事,她曾经很温柔地对顺帝说:“皇上,我听说男子应该广泛地施恩,女子应该专一守义。只有像螽斯那样多子多福,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希望皇上能平等地对待后宫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皇上的恩泽,这样我也能避免被别人指责,我就非常感激皇上的恩情了。”顺帝听了梁妠的话,觉得她真是个贤惠的女子,心里对她更加敬重了。

到了永建七年正月,顺帝在寿安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正式册立梁妠为皇后。还赏赐给梁皇后的父亲梁安车驷马,增加了他的封地,又升他为执金吾。同时,顺帝还下了诏书大赦天下,把永建七年改为阳嘉元年。

过了一年,顺帝又想封梁商的儿子梁冀为襄邑侯,就连顺帝的乳母宋娥,也被封为山阳君。这时候尚书令左雄站了出来,他多次上书劝谏顺帝,言辞非常恳切。他在奏章中说:“皇上啊,我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忠诚正直的人,讨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可是历史上的很多祸患,都是因为忠诚正直的人反而获罪,而阿谀奉承的人却受到宠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听取忠诚的话很难,而听从阿谀奉承的话却很容易。刑罚是大家都不喜欢的,而尊贵和宠爱是大家都想要的。所以现在世上忠诚的人少,而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多。这样就导致皇上您经常听到别人对您的赞美,却很少知道自己的过错,一直执迷不悟,最终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我看到您的诏书,说因为顾念乳母的旧恩,想要特别赏赐她。可是根据尚书的记载,从来没有给乳母封爵邑的制度。以前先帝的时候,阿母王圣被封为野王君,结果她却制造了谗言,导致了废立太子的大祸,她活着的时候被天下人责骂,死了以后大家都很高兴。现在阿母宋娥虽然生活节俭,给大家做了好榜样,但是和王圣封同样的爵号,恐怕不符合她的本意,也会让别人觉得奇怪。我觉得大家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以前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还记在心里,老百姓都非常害怕再出现像王圣那样的人,这种担心一直都没有消失。所以我请求皇上,像以前一样,每年给阿母宋娥千万的钱财,这样既能表达您对她的恩爱,又不会让官吏和百姓觉得奇怪。至于梁冀的封爵,现在也不是很着急,可以等过了灾年,再考虑是否合适,现在封他还太早了。希望皇上您能慎重考虑我的建议。”

自从左雄上了这道奏章,梁商就为儿子梁冀推辞封爵。顺帝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后来梁商多次上书,顺帝才收回了封梁冀的成命。但是对于山阳君宋娥的封爵,却没有任何改变。正好这时候京师发生了地震,缑氏山也崩塌了。左雄一看,觉得这是上天在警示,又赶紧上书劝谏顺帝。

这左雄也真是个忠臣,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屡次冒犯龙颜,向顺帝进献忠言。只可惜顺帝有时候能听进去,有时候却又被身边的人左右,不知道这一次顺帝会不会听从左雄的劝谏呢?咱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