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政(1 / 2)

大宋侠士 炎代码 1726 字 1个月前

熙宁二年春,京师汴梁。

一场特别的朝会正在太极殿举行。新任宰相王安石正在向年轻的神宗皇帝陈述他的变法方案。

\"陛下,\"王安石神色坚定,\"当今天下积弊甚多,非彻底改革不足以救国。臣请先从'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三项新政开始,逐步推行变法。\"

神宗皇帝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皇帝,对改革充满热情:\"王卿所言极是。朕也觉得,是时候改变这些陈规陋习了。\"

殿下众臣表情各异。支持变法的大臣面带喜色,反对的人则眉头紧锁。

吕惠卿站出来道:\"臣附议!青苗法可解农民春耕之困,均输法可平抑物价,保甲法则可强化地方治安。这三项新政都是当务之急!\"

但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司马光出列道:\"陛下,变法事关重大,不可轻率从事。青苗法是让官府放贷,此乃商人之事,岂是朝廷该做的?\"

\"司马大人此言差矣,\"王安石不慌不忙地反驳,\"商人放贷,重利盘剥,农民哪里承受得起?只有官府以低息放贷,才能真正帮到百姓。\"

\"可是......\"

\"够了!\"神宗皇帝打断了争论,\"朕意已决,即日起推行这三项新政。王卿负责统筹,吕卿协助。其他人若有建议,可以上奏,但不得阻挠。\"

朝会结束后,王安石走在回府的路上,想起二十年前在范仲淹书房的那次谈话。

\"范公,您说变法要得人心,要循序渐进。但如今的局势,已经等不及了啊......\"

他的幕僚吕惠卿追上来:\"相公,司马光等人必定会继续反对。我们要不要先......\"

\"不必,\"王安石摆摆手,\"且让他们反对。只要陛下支持,新政就一定能推行下去。\"

\"那些地方官员呢?他们恐怕会阳奉阴违。\"

王安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所以我们要建立新的考核制度,谁敢怠慢新政,立即罢免!另外,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熟悉新法的官员,补充到各地方去。\"

\"相公高明!\"吕惠卿赞道。

就在此时,一个书吏匆匆赶来:\"大人,各地的奏报已经送到了。\"

王安石打开一看,脸色微变。原来,青苗法刚一推行,就遇到了不少阻力。有的地方官员消极应付,有的地方豪强从中阻挠,还有的地方直接爆发了民变!

\"看来,这场变法之战,比想象中还要艰难啊......\"王安石喃喃自语。

而此时,司马光等反对派大臣已经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王安石此人太过激进,\"有人说,\"若任其胡来,必然生乱!\"

司马光沉吟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新政的弊端一一指出,让陛下知道真相。\"

\"可是陛下似乎很信任王安石......\"

\"再信任,也架不住事实。等新政的弊端显露出来,陛下自然会改变主意。\"

汴梁城的上空,乌云密布。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改革大幕,就此拉开。

王安石回到相府,灯火通明。

\"大人,\"一个年轻官员快步走来,\"江南各州的奏报刚到。常州、润州等地的青苗法推行不利,有地方官员上书反对。\"

王安石接过奏报,仔细阅读。片刻后,他冷笑一声:\"这些人,还是不明白朝廷的决心啊。\"

\"那该如何处置?\"

\"传我命令:凡消极抵制新政者,一律严惩不贷。另外,让三司条例司加快起草新的考核制度,把新政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

就在这时,吕惠卿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相公,韩琦、富弼等老臣联名上书,说新政有违祖制,请陛下三思。\"

王安石并不意外:\"果然出手了。这些老臣仗着资历深,以为能影响陛下。传我的话:变法为的是救民,就算违背祖制,也在所不惜!\"

\"可是......\"吕惠卿欲言又止。

\"我明白你的担心,\"王安石说,\"但现在不是讲究情面的时候。这些老臣既然要阻挠新政,就休怪我不给他们面子了。\"

次日早朝,王安石主动向神宗皇帝请命:\"陛下,为保新政顺利推行,臣请设立'检法官',专门监督各地新政执行情况。\"

此议一出,满朝哗然。

司马光立即反对:\"此乃设立新的监察系统,有违祖制!况且,检法官若滥用职权,岂不是要让地方官员寝食难安?\"

\"正该让他们寝食难安!\"王安石掷地有声,\"新政关系国计民生,岂能让某些人阳奉阴违?\"

神宗皇帝听得连连点头:\"王卿说得对。朕准了!\"

散朝后,章惇找到王安石:\"相公,检法官一事,是否太过激进了?\"

\"章子厚啊,\"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变法如逆水行舟,稍有懈怠就会前功尽弃。我们既然要改革,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那些反对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