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该去哪里弄耕地呢?(1 / 2)

咸阳宫。

嬴政书房。

一名负责传信的驿卒,此刻正在向嬴政禀报北部的军情。

“陛下,七日之前那匈奴中的头曼单于集结六万匈奴,南下意图劫掠。”

“蒙恬将军率军抵抗,杀敌俘获三千余众,大胜而还。”

“此乃将军亲手书之战报。”

嬴政听后,不由得有些惊讶。

当然。

他并不是惊讶于蒙恬能够抵挡住匈奴南下。

这一点,完全是在他的意料之中的。

他主要是惊讶于,蒙恬竟然能灭掉三千匈奴。

按理说上郡的兵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应当是很困难的。

他只是想让蒙恬守好上郡就行了,没想到蒙恬还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惊喜。

随后嬴政拿起驿卒手中的信件打开了看了起来。

这里面有两张信纸。

第一张写了两军对战的详细过程,以及杀敌俘获的人数。

嬴政看完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原来是因为李意所弄出的那个炮仗......”

“这炮仗,竟然还能有这种妙用。”

“此战我军没有出现伤亡就能歼敌三千,当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之前李意弄出这个噼里啪啦的东西的时候,嬴政还问过他是用来干嘛的。

结果李意说这是仙人们专门拿来听响的......过节的时候用很喜庆,就像祭祀之时敲鼓一样。

仙人们过节的时候就喜欢点天灯,放炮仗。

不过李意还说了——日后仙术发展起来它的威力会变得更大,便可以用于战事之中了。

“看来不用等到日后,光是现在这炮仗便能用于战事之中了。”

“嗯,这一战李意功劳不小啊!蒙恬也认为这军功,亦有李意的一份。”

嬴政最近没有给李意升爵了。

因为李意认为自己无战功,不应该再升爵了。

嬴政看着手中的战报,笑了笑:这战功不就来了嘛。

——

随后,嬴政又拿起蒙恬书写的第二张信纸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不由得有些愣住:

“此战竟然还射杀了那匈奴左贤王?”

“活捉了那单于之子?”

这可比蒙恬杀敌三千,更让嬴政惊讶。

谁不知道这群匈奴骑马跑的飞快。

交战的时候,只要见势不妙就会一窝蜂全跑了。

尤其是那匈奴中的头目。

别说生擒了,想要杀他们都是极其困难的。

没想到这一战不仅无损灭掉三千匈奴,把那匈奴的什么左贤王射杀了。

甚至抓到了那匈奴头领的儿子。

这让得嬴政不由得生出一种错觉:

这匈奴哪里是来劫掠啊......你们这分明来送战功的吧?

“此战竟然还立下了如此大功,看来又得封赏出去不少土地了。”

嬴政眼眸微垂若有所思。

“说起来,朕的土地......似乎都有些不够赏了吧。”

“攻打六国都能获得耕地。”

“但是,匈奴那边的草原就算打下来,也不能耕种只能用来放牧。”

“而军功爵赏的都是耕田。”

“到时候朕又该如何封赏呢?”

“该从哪里找出更多合适的耕地呢......”

嬴政瞬间便想到了南方那诸多的部落。

“南方百越诸多部落所在的地区。”

“倒是很适合耕种,而且他们对我大秦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

相比于北方的匈奴而言,嬴政更想攻打的是南方的越人。

毕竟匈奴胡人除了在秋天的时候比较惹人厌以外,其他时候还是挺老实的。

他们没有能力招惹中原。

不像南方,甚至有着不少强大的部族存在。

像南边的那瓯貉国便颇为强大,两国交界之处时常和秦发生冲突。

——

嬴政本来想着。

若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北方的匈奴胡人。

那他过些时日,等军队休养生息好了。

派遣大军以势压人把那群惹人厌的匈奴赶跑收复河南地,修筑好长城防守就行了。

然后把主要心思放在南方这边,把百越诸部给一一收服。

——

不过,当李意让嬴政看到了短期内根治匈奴的希望之时。

嬴政自然是心动不已。

方才改变了自己原本的计划。

改成了先解决匈奴。

之前他没想过解决匈奴,那是因为他确实拿不下。

但若是真的能解决匈奴的威胁,他自然也不会放过。

就算那里不能种地又怎样?

只要弄到自己手里。

拿来放牧,养一些牛羊马匹也挺不错的。

这些东西,还是很值钱的。

牛多了,也能反哺中原的耕地不是。

对嬴政而言。

只要是土地,特别是自家旁边的土地......他其实都想要。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当然,以嬴政的战略眼光来看。

攻打百越诸多部落的收益会更高。

不仅能够转移秦国内部存在的一些隐患和矛盾。

还能把那边的诸多部族融合进来增强国力,让他们一起为秦国种地。

而且还可以有效压制住那些六国贵族的影响力。

防止他们凭借地理位置来反叛秦国。

如今天下迁徙来关中的贵族很多,但是依然有很多贵族没迁徙过来。

这些没有迁徙而来的贵族具体是什么成分,嬴政心里很清楚。

更何况,哪怕是这些迁徙到咸阳的贵族也有不少心怀不轨的。

当然......嬴政并不认为,他们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掀起什么风浪。

——

若是百越那片地方能够拿下来。

正好能直接把整个六国都给合围住。

他嬴政攻打诸国,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并不是脑子一热就开打了。

如果打仗不能带来正向收益,那还不如不打。

嬴政很清楚:

如今的秦国,并不能停下继续扩张的脚步。

不然的话,军功爵的弊端必然会暴露出来。

现在的秦人,闻战则喜。

很多人都渴望用战争来成为贵族,实现身份的跃迁。

诚然,这使得秦军的战斗力远胜于六国。

但是同样也有着不少的问题。

如果无战可打,那么军队内部便会出现问题。

战争一旦停止。

这便意味着,那些军功阶层丧失了晋升的可能性。

不难想象,那些本有机会成为贵族、尽享荣华富贵的军功阶层人士。

在战争结束后,无法再获取军功。

当其地位和爵位难以提升时,他们定然不会心甘情愿。

若不解决此问题,必将引发国内动荡。

而今秦国刚刚完成统一大业。

本就有诸多隐患尚未消除,若是国内军队中再发生动荡。

秦国又如何能安定下来。

尤其是这军功阶层人数众多,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唯一的出路便是对外扩张。

只不过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样不会小就是了。

很多时候他嬴政兴起战争,并不是因为他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