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他乡看‘故国’(2 / 2)

\"懂水性的,去围堰!\"

工头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干得热火朝天。

这一日,范云正在驿馆门前踱步,忽见一群人抬着什么匆匆跑过。

\"这是何物?\"他拦住一人问道。

\"是新式滑轮。\"那人喘着气道,\"能省一半力气!要赶着送去工地。\"

\"等等!\"范云又问,\"为何如此着急?\"

\"今日要试新法抽水,陛下亲自来看。我们可不敢误了时辰。\"那人说完,匆匆离去。

范云若有所思,跟着人群来到工地。

只见陈北芒正站在高台上,听着工匠们汇报。台下众人争相献计,气氛热烈。

\"陛下,您看这个办法如何?\"一个年轻工匠指着图纸道,\"用三个滑轮组配合,再加上这个转轴......\"

陈北芒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好!就这么办。\"他拍板道,\"若是成功,重赏!\"

那工匠兴奋得脸都红了,连忙带人去准备。

范云看得出神,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范大人,看得可还仔细?\"

回头一看,是洛青衣。

\"娘娘。\"范云行礼道,\"下官只是在想,若是宋国也有这般朝气......\"

\"你说宋国?\"洛青衣笑道,\"宋国的能工巧匠不比这里少。只是......\"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范云一眼:\"你们可曾给过他们机会?\"

范云默然。

想起宋国朝堂上那些繁文缛节,再看看这里人人奋进的景象,他心中五味杂陈。

\"娘娘。\"他终于问出心中疑惑,\"为何......为何同样是人,在这里就能迸发出如此活力?\"

\"因为陛下给了他们希望。\"洛青衣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你看那些工匠,哪个不是浑身是胆、满腹才智?只是从前无人赏识罢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欢呼。

新式抽水装置试验成功了。

工匠们簇拥着陈北芒,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改进方案。

就连那些大汗淋漓的民夫,脸上也带着自豪的笑容。

\"去看看。\"洛青衣说道。

范云跟着走近,只听陈北芒正在说:\"这抽水机如此省力,日后必定大有用处。诸位如此用心,朕心甚慰。\"

\"为陛下分忧,是我等的本分。\"工匠们齐声应道。

范云看得呆了。

这样的情况,在宋国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范大人。\"洛青衣柔声道,\"现在可知我大夏为何没有钱粮了么?\"

范云一怔,随即苦笑。

他哪能不明白?

陈北芒的钱粮都用在了国家发展上。

此时,他正亲眼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哎。\"他长叹一声,\"下官......明白了。\"

\"那范大人准备如何回复宋国?\"

\"明日吧。\"范云望着天边的落日,苦笑道,\"不知为何,竟有些不舍。\"

洛青衣看着这位老臣落寞的背影,轻声道:\"范大人若有意留下,陛下必会善待。\"

范云沉默良久,终于摇头:\"多谢娘娘好意。可下官......终究是宋国的臣子。家小依然在宋国。\"

\"也好。\"洛青衣不再相劝,\"那便准备明日启程吧。\"

这一夜,范云久久不能入眠。

曾几何时,宋国何尝不是这般朝气蓬勃?

落霞城,昔日也是‘故国’之地啊!

可如今......

范云想起临行前看到的燕京景象。

街道上萧条冷清,偶有行人也是行色匆匆。

那些曾经热闹的铺子,大多已经关门。

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突然在他心头闪过:若是早日归于大夏,或许宋国的百姓也能过上这般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