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劝说高杰(一)(2 / 2)

高杰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卢九德瞧在眼里,趁热打铁:“再者,那史可法等人拥立的桂王,远在天边,根基薄弱;东林党支持的潞王,性格懦弱,难成大事。唯有福王殿下,有胆有识,且身边已有诸多忠臣良将辅佐。您看那马士英,手握重兵,对福王殿下忠心耿耿,有他在,殿下的根基便稳如泰山。”

卢九德顿了顿,继续说道:“高总兵,您在这徐州,虽兵强马壮,但若无朝廷的支持与认可,终究只是一方诸侯,难成大业。福王殿下登基后,不仅会保您荣华富贵,还会为您铲除异己,让您在江北之地一言九鼎。届时,您想要扩充兵力,发展势力,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高杰听到卢九德的话后,心中陷入沉思。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抉择,一旦押对了宝,自是高官厚禄、荣耀加身,可若选错了,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他在厅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权衡利弊。

一方面,福王的承诺确实诱人,伯爵之位、广袤封地、丰厚的军饷物资以及未来在北伐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能极大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与威望。而且若福王真能如卢九德所言那般顺利登基并掌控大局,有朝廷做后盾,自己在这乱世中的发展将不可限量。马士英的支持也让他多了几分安心,毕竟马士英在凤阳的势力不容小觑,有他从中斡旋,许多事情或许会顺遂不少。

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如今的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角力,福王虽有正统之名,可其他藩王也并非毫无竞争力。史可法拥立桂王,东林党支持潞王,他们背后都有各自的势力与盘算。万一福王在这场皇位之争中失利,自己贸然支持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再者,福王的能力究竟如何,他也只是听闻,尚未真正见识过。若福王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即便登上皇位,也难以长久维持大明的江山社稷,到那时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高杰停下脚步,看着卢九德说道:“卢公公,您所言之事,我需细细思量。这不仅关乎我个人的荣辱生死,更关乎麾下万千将士的前程命运。福王殿下的诚意我也看到了,可这局势不明,我不能草率决定。”

卢九德忙道:“高总兵慎重行事,自是应当。咱家就在这徐州等候,您尽管思量。咱家相信,以总兵大人的英明睿智,定能看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做出正确抉择。”

高杰微微点头:“卢公公且先在府中休息。我这便召集麾下将领,共同商议此事。”说罢,高杰转身离去,安排人带卢九德下去休息,自己则前往议事堂,命令亲卫将心腹将领召集过来。

高杰坐在议事堂的首位,面色凝重,待众心腹将领齐聚,他缓缓开口道:“诸位,今日福王府总管太监卢九德前来,带来福王殿下的书信与口信。福王殿下欲承大统,按其所言,若我等支持他登基,将许我爵位晋升为伯,赐予大量封地田宅,优先保障军饷物资,且北伐之时委我以先锋大将之重任,日后在江北之地我等也可尽享尊荣,扩充势力。卢公公还言,福王有凤阳总督马士英全力辅佐,已在淮安等地有所根基,而史可法等人拥立桂王,东林党支持潞王,他们内部纷争不断,无暇他顾。”

将领们听闻,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便交头接耳议论开来。一员老将率先发言:“总兵大人,福王有正统之名,若其真能顺利登基,我等追随确有从龙之功,可这其中变数太多。史可法等人在朝中亦有不小影响力,他们拥立的藩王也不容小觑,万一福王失败,我等恐遭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