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把江山打下来送给他们,他们能管好吗?”
“非我想弃明自立,我只是想让老百姓过点好日子,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吧,老百姓还能经受几日折腾。”
卢传廷说的很现实。陈明遇只能低下了头。
严格来讲,他并不是明廷的官。
因为典史之职不是官,只能算吏。
可是若是自立,于他们的理念不合,当初江阴起义打出的旗号便是‘大明中兴’。
如何向苦守江阴的二十万军民交待。
心里的念头一闪而过,疑惑又起,不由问道。
“我与少帅素昧平生,为何要跟我讲这些?”
你想造反造便是,我又没拦着你。
“哼!”
“先想好自己是要当典史,还是要当将军再说吧。”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立国之本。
这种事怎么能交给和自己信仰不同的人。
所以卢传廷才有了今天这么一出。
“不过我有个疑惑倒想请教陈将军,你这典史是哪家的典史,效忠的又是哪位明君圣主?”
“这...!”
陈明遇闻言噎住,自起兵以来,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被拉进了一条死胡同,老夫长这么大还从未如此迷茫过。
特么的这小子有毒。
无奈低头拱手。
“还请少帅明言。”
“很简单,抛弃你的过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仅此而已!”
“要如何抛弃,又如何迎接呢。”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何解。”
卢传廷眼神深邃,静静的看着他。
“那得问你自己的内心,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干成什么样的事了。”
“而我,就是可以帮助你成事的那个人。”
陈明遇沉思良久,说道。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救江阴军民出水火。”
卢传廷点点头,似是赞赏,循循善诱。
“救出来之后呢?”
陈明遇变得慷慨。
“让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柕、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卢传廷拍案大笑。
“老幼有从依!?从何而依?”
陈明遇认真的说。
“当然是制定规矩,公道行事,惩恶扬善。”
卢传廷眼睛大亮,趁热打铁。
“如何制定规矩?又如何除恶扬善?”
陈明遇侃侃而谈,无非就是遵循一些明朝的律法条文,并无任何新意。
卢传廷打断了他。
“法律条文要适应民生民情,随时增减,你说的这些都是太祖时候适用的律令了,根本与现在的国情不符。”
“如果让你来制定律令,你会怎么来管理现在的民生民事?”
陈明遇沉默思考,根本不得要领,以前都是根据律法行事,做事才有依据。
而大部分时间都是看上官的心情。
还从未想过让他自己来制定律法。
良久的沉默后,李军进来报告。
“少帅,有紧急军情。”
卢传廷点点头,从挎包中摸出两本文件,丢给了陈明遇。
“这是汉家军的军纪律令和新编的民生律法,看完后说说你的感想。”
随后起身来到县衙中堂。
案头前摆好的都是各部的军情报告。
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惊人的消息。
‘博洛大军拔营撤退’。
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常州界。
后续的部队也在拔营。
细细看完后卢传廷一拍桌案。
终于把地盘让出来了,也不枉小爷辛苦一场。
随后发布命令。
“令沈不浪密切注意博洛部动向,随时汇报,搞清楚是哪支部队断后。”
“令黄良忠部集合所有的战斗部队,全军至下蜀镇待命。”
“令许久溟部整合全部兵马,以南陵县为依托,炸毁漳河流域的全部桥梁,阻击一切南下支援的清军。”
“令陆康部严加防范清军渡江,并注意北面之敌。”
然后坐下提起笔,刷刷写就两封信。
封口后递给李军。
“火速送进江阴城,让阎公亲启。”
又拿出第二封。
“派人送给和州城守备杨兴华。”
因为陆康率部收复无为等地,杨兴华接过了操练民兵,守卫和州的任务。
又命人将陈世忠,顾炎武,尤敏,杨文亮,孙德胜等一众将官叫来。
任命陈世忠为新军军长,主管新兵营。
任命顾炎武暂领无锡县令,主管政务。
任命尤敏为无锡守备,并教导新军将官。
随后对杨文亮,孙德胜等汉家军长官下令。
“整备军械武器,午时出发。”
“是!”
虽然远未到达决战的时刻,但战机稍纵即逝。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