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三代板车与冬饲料(2 / 2)

秋季是野羊的换毛期,这个季节它们会脱去夏季较薄的毛发,然后慢慢长出厚实的冬季新毛。

羊毛可不能浪费,它能纺成毛线、织毛衣、编毛毯。

白村长发明了剪刀,让族人们把羊圈里的羊,全剃成了秃瓢。

如此还不够,她们把母羊挤奶架装到了平板车上,推着车去草原上逮羊。逮到一个,就把它固定在挤奶架上,绑住头部和四蹄迅速剪毛。

然后把剃下来的羊毛压实,装进车辆后备箱带回去清洗加工。

剃完毛的野羊有时会带回去烤了吃,有时会放回草原。

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年龄、性别、有无需抚养家庭子女、以及身体健康程度等等。

但基本不会再带回去养。

羊圈已经满了。在野羊未能完全驯化之前,不宜大规模饲养。

由于它们还有野性,放牧难度高,基本上需要牧羊人一对一盯防。

外出割草饲料喂,又太费事,还不如让它们自由自在的在草原上吃草,需要羊肉了再去现捉更省事。

但是似乎野羊们,好像并不排斥村人帮它们理发,尤其是有些羊被剃光了又放归草原,它们的族群成员再看见理发车时,还会主动凑过去。

看来现在天气还比较炎热,它们也不想身披一身羊毛。

村里养了这么多动物,囤积饲料也是件必须做的事。

为此白村长还让村民们,专门建了些半地下的仓库,用来发酵青贮。

青贮是通过发酵保存饲料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在寒冷的冬季,青贮能够为家畜提供营养丰富的越冬食物。

秋天是收割青贮的好时机,这个季节很多作物都已成熟。再往后天气逐渐寒冷,植物由青变黄营养价值就流失了。

白村长组织村人们,用镰刀收割草原上来不及采收的青草、秸秆等草料,用平板车运回村。

然后用他发明的铡刀,把这些野草、秸秆切成细小的段,放进青贮发酵仓库发酵。

青贮发酵仓库相当于现代农业中的青贮塔。

切好的青贮饲料从仓库上方投入,待到即将装满时,在青贮上方铺上木板,再压上石头,由此产生的压力,会帮助下方的饲料压实并发酵。

在密封条件下,作物中的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保持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这样一次就能制作大量的越冬饲料,村里的动物们冬天就有饭吃了。

至于野外的动物就比较可怜了,没人会给它们准备青贮饲料,它们就只能啃食树皮灌木、寻找积雪下的枯草,或是消耗身体脂肪熬过冬天。

总之,这是个非常忙碌的季节,村民们有干不完的活,大家都在农忙,就连铁匠、木匠、石匠,在完成村长交代的工作后,都会被拉去干农活。

现在,村里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劳动力的重要,大自然中有那么多的资源,等着他们去收获,连野生动物们都在敞开了吃贴秋膘。

再碰到野外游荡的野人氏族,二话不说就会被拉进村改造,把他们迅速同化为一个勤奋的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