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研讨会更加深入。各家书院轮流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互相切磋。明德堂的实践教学得到普遍认可,而传统书院的经典研习方法也给了明德堂很多启发。
\"看来我们也要加强经典教育。\"叶知秋若有所思,\"实践固然重要,但若没有经典滋养,难免失了根本。\"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来喧哗。原来是各地的私塾先生也闻讯赶来,想要一睹新式教学的风采。
\"请进!\"叶知秋毫不犹豫地说,\"教育之道,原本就该普惠天下。\"
这些来自民间的教育者虽然地位不高,但求知若渴的态度让人感动。他们有的走了几百里路,有的变卖家产,就为了能学到新的教学方法。
\"先生您看,\"一个衣衫褴褛的私塾先生展示着自己的教案,\"我们虽然条件简陋,但也在试着改变。这是我根据明德堂的理念,设计的乡村课程......\"
叶知秋仔细看过,眼中闪着泪光:\"这才是教育的希望。诸位的心意,比任何名山大院都要可贵。\"
她当即吩咐:\"把我们的教材和教案都复制一份,送给这些先生。另外,明德堂要专门开设培训班,为民间教育者提供指导。\"
这个决定立即得到各大书院的响应。大家纷纷表示要共同参与,为基层教育出一份力。
夜深了,各路学者还在热烈讨论。有人在研习经典,有人在设计教案,有人在规划网络。教育的火种,正在以明德堂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
叶知秋站在廊下,望着满天星辰。萧远珩走来问:\"在想什么?\"
\"在想教育的未来。\"她轻声说,\"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今天这样的场面,才是我想看到的。\"
第二天,各家书院开始陆续告别。临行前,大家共同起草了一份《教育同盟约》,确定了合作的基本原则:
- 互相尊重,保持特色
-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教育普惠,造福天下
望着远去的车马,叶知秧感慨万千。当年她创办明德堂时,只是想改变一点点现状。没想到,这竟成了整个教育界变革的开端。
\"这是好事。\"萧远珩说,\"教育本就该是百川汇海,而不是一枝独秀。\"
夜幕降临,明德堂的灯火依然明亮。各地学者留下的笔记和建议,将成为新的教学资源。而那些远道而来的求知者,也带着新的理念回到各自的讲堂。
教育的长河就这样奔流不息,汇聚成一片浩瀚的学海。每一所学堂,都是这片学海中的一朵浪花,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