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正国本(卅二)真实目的(1 / 2)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28 字 8个月前

高务实对于刘馨的这个提议十分心动。

这个提议的根本核心,其实不在于什么甲种、乙种这样的名称,而是在于军事编制的规范化分级制度,以及与其分级相匹配的规范化装备提供与待遇提供体系。

说人话就是,你是甲种军,那我就给你最大的编制、最好的待遇,同时我也要求你必须经历最严格的训练,在战争时充当尖刀部队,送去最严苛的战场作战,并且要求你打出最大的战果;

你是乙种军,那我就给你次于甲种军的编制,相对正常的待遇,同时你也要经历正规的训练,在战争时能够充当军队主要正规力量,能完成一支军队在在战场上绝大多数正常任务,与一般性敌军作战不落下风;

刘馨只说了“甲等”、“乙等”,但刚才说过,她这话的核心是“军事编制的规范化分级制度”。实际上按照大明当前的情况来说,高务实知道大明肯定不止分个甲、乙,丙种军镇乃至丁种军镇都是需要存在的。

那么,丙种军的要求相较于乙种军自然等而下之,丁种军则又相当于丙种军等而下之。

大概来说,甲种军属于尖刀部队,至少是九边某一镇的核心精锐,比如南军戚家军、辽东李家军、大同麻家军、宣府马家军、四川刘家军这一档次。

这些军队的特点就是装备在一镇之中绝对顶尖,对外作战之时往往能“一打二”、“一打三”甚至更加夸张一些;

乙种军属于正规主力,即相当于近些年来完成了换装之后的九边野战部队。大致上可以看成高务实每次领兵时带走的那些军队,拥有较高的战斗意志、较好的军纪与待遇、较强的野战作战能力。

当然,这些军队里头也有强军,如打出过数次亮眼战绩的张万邦所部。作为同属大同的将门家丁军(大同镇阳和卫),张万邦所部的战斗力不比相同人数情况下的麻家军弱。

至于为什么“张家军”仍然不及麻家军,那是因为张家崛起晚,底蕴和家族资本还差了些,所以张万邦所部的规模相比麻家军就小多了。张家全族能拿出来的只有六千人左右,他本人一般统带三四千上下。

麻家军现在什么规模?麻家全族的总兵、参将、游击有好一熘儿,凑在一块儿有高达三万余家丁军,这就叫底蕴。

相应的,之前或多或少提到过其他顶级将门的实力。如这样战斗力第一等的将门家丁军,辽东李家有约四万人,且是骑兵为主,因此人家是头号将门;宣府马家有约两万五千人,也是骑兵为主,所以人数略少;四川刘家军约三万人,因是南军,所以骑兵较少。

不过这里要单独说一下刘家军,他家的局面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西南方面的将门规模远不如九边那样又多又强。整个西南诸省,只要你不把云南沐家当成将门来算,那么刘家就是毫无争议的西南将门第一家,压根没有对手,完全鹤立鸡群。

刘家父子两代在西南打出的名头不必多说,完全是打遍西南无敌手的金字招牌。在西南诸省乃至缅甸等边外各地区,光是立起一个“刘”字大纛,可能就要顶两万大军的威慑力。

戚家军则是个特例,人数很难按照其他各大将门的标准来计算。这是因为戚继光多年来的目的就不是拥兵自重当将门,他一直以来的理想都是为朝廷练兵,把所有他能训练的军队都训练得有戚家军一般的战斗力。

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个问题,即一直直属于他(他之后是戚金)统帅的嫡系部队始终不多,最高的时候也就六千人(包括现在)。

但是,如果要算广义上的戚家军就麻烦了,因为从戚家军走出去,到全国各地领兵的将领有好一熘儿,他们去领兵的时候往往也会从戚家军里带走一批人,然后到了地方又自己招募一批人,你说这些人到底算不算戚家军?

如果不算,那么戚家军总共就只有六千人,现在基本上都在戚金的麾下;如果要算,那戚家军不说十万也有八万,属于是真·天下第一将门了。

当然,一般是不这样算的。所以,戚家军的确算是将门里的一个特例。

高务实觉得,假如按照这样的编成方案,以上这李家军、麻家军、马家军、刘家军与戚家军,应该都要作为第一批的“甲种军”来编制。而且,出于某些考虑,甲种军一开始不宜编制太多,要给与后续一些乙种军升级进入甲种军的空间来激励乙种军。

呃,难不成我要先搞“五大主力”了?这名字怎么听起来忒不吉利啊……得,把禁卫军算进去吧,那就是“六大主力”,这听起来可就吉利多了。

说回“甲乙丙丁”分级制度,这个制度确实可以参考原历史上的日本,高务实人如其名讲究务实,不会因为他对那支侵略军的反感就反对借鉴他们使用过的制度。相反,他觉得借鉴当时的日军比借鉴某些历史时期的欧洲军队反而还有一些优势。

什么优势?当然是地域接近、文化类似等优势。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这是不必多说的,哪怕是后世的日本人自己也承认,并且与宇宙大国不同,日本人对此毫不避讳,甚至还挺自豪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日军能用好的制度往往中国用起来也没问题,“甲乙丙丁”分级制在高务实看来就属于这样的范畴之内。

而且这里还要先说一件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的事:所谓甲、乙、丙、丁种师团,在日本人自己的资料里从来没出现过,说明日军的正规编制中并没有甲、乙、丙、丁种师团这样的说法,这应该是国内研究日军编制时以讹传讹,或者为了方便理解而形成的说法。

换句话说,“甲乙丙丁”这样的分法,它其实是中国人按照日本的实际做法来帮人家取了这样的名字。

那么,当时日本陆军的所谓甲乙丙丁分级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另外如果再深入一点,所谓“挽马师团”和“驮马师团”又有什么不同?

在原历史上的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陆军总共组建了173个师团,其中战前组建了17个“常设”师团,也称“特设”师团,战争期间又组建了156个师团。这173个师团中有61个师团先后被派往中国战场,编入了中国派遣军序列。

很多人往往搞不清什么叫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不知道它们具体对应哪些自己熟悉的编制规模。按照当时日军的编制,其实一般是这样的:

“分队”是最小的战术单位,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班”、大明禁卫军的“棚”。一个分队大概有13人左右,其中大概有8到9个步枪手,1名队长,3到4个机枪手配一挺轻机枪。

“小队”相当于“排”,由3个分队,1个大概8-10人、3-4门迫击炮的迫击炮小队和小队队部构成,规模大约6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