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数名军官则骑在马上,夹在队伍当中,摇摇晃晃地在泥泞的道路上缓步前行。四门57毫米野炮、两门75毫米野炮组成的炮营在大批骡马的拖曳下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至于队伍末端的情况,以周冲所在的位置却无法看得真切。
敌军的士兵们口中哈着热气,他们大多衣衫单薄,在这寒冷的北风中,本就瘦弱的身形显得格外单薄。许多人披着破旧的蓑衣,那蓑衣早已被冬雨浸湿,沉甸甸地挂在身上,随着他们的脚步晃荡着。他们脚下,不少人穿着草鞋,草鞋湿漉漉的,沾满了泥泞,还有些人甚至赤着脚,脚底被冻得通红,与冰冷的地面接触时,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
由于连日赶路,再加上恶劣的天气,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脚步也变得沉重拖沓。不少人手上、脚上都长满了冻疮,红肿的皮肤在寒风中愈发显得可怖。有的人一边走着,一边小声地抱怨着,怨这寒冷的天气,怨上官不知体恤士卒,怨这漫长的路途,怨这看不到尽头的行军。
队伍的纪律也愈发松散。时不时有人因体力不支,双腿一软便停了下来。后面的人急于赶路,不耐烦地推搡着,嘴里还骂骂咧咧。混乱中,不时有人因道路泥泞湿滑而摔倒,溅起一身泥水,引得周围袍泽们发出幸灾乐祸的哄笑。
周冲隐匿在远处的高坡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思忖。在这个落后的年代,交通条件恶劣得超乎想象。在现代时空,这区区不到百公里的国道距离,开车个把小时便能轻松抵达。可眼前这支军队,却在这冬雨天中足足走了四天。
以敌军当下这副疲惫不堪的状态,一旦遭遇攻击,能发挥出的战力恐怕连平时的三四成都达不到。而己方之所以能迅速部署,全仰仗海船之便。从驻地到蒜岭这段不到十公里的直线距离,十辆装甲车才得以依照计划悄然布置到位,成为克敌制胜的奇兵。
年未的事务繁杂,这几天除了为这场战斗作相应的准备之外,周冲依旧充当了运输大队长,往来于两个位面的各个城市的仓库,输送了大量的物资。
期间,他还不忘过问沪海启明星商行遭遇麻烦的处理情况。所幸,商行管理层在周冲的提前提醒下,早早做好了周全预案,应对得极为妥当。这让深陷繁杂事务的周冲大大地松了口气。
视线拉回战场,统领这部分北洋军的将领,是李炳坤的心腹——唐庆来。一路顶风冒雨,艰难行军,这番经历,在他心底蒙上了一层厚重阴霾。
出发当日,他便领命率六千兵马,与后军分道扬镳,先行奔赴蒲田县,任务是解除第三师第三旅的武装,同时接收那名叫周冲的暴发户旅长的所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