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路的见闻,让徐庶和石韬对刘标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诸葛亮的夸赞,而是真切的感受到了刘标的“经世致用”之能。
石韬先道:“我对农政有些心得,愿入彭城国属吏,任屯田令,劝课农桑、垦荒开渠。”
刘标拊掌:“民以食为天,农为事之重,屯田令官职虽小,但职责重大。我亦希望,今后这彭城农都尉之职,能由你石广元继任。”
石韬心头震撼。
石韬曾问过彭城周围的百姓:以伏波将军之才,为什么还要兼任一个小小的农都尉。
结果这个问题差点让石韬被愤怒的百姓揍一顿。
石韬这才明白:农都尉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彭城农都尉已经有了远高于其官职本身的荣誉,容不得被轻易践踏。
百姓更怕的是:刘标不当这彭城农都尉,今后这粮食收成又不行了。
有刘标这个珠玉在前,挑选新的彭城农都尉也就变得极难。
刘标话令石韬又是欣喜又是惶恐。
欣喜的是,刘标竟然如此信任自己。
惶恐的是,会不会辜负刘标的期待。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石韬拱手凝声:“我石韬,愿为此努力。”
徐庶见好友有了选择,拱手请道:“我想入右将军府,任参军,参谋军事、料敌机先。”
刘标讶然:“入天策府,任军师,也可参谋军事、料敌机先。为何你要选择入右将军府?”
徐庶似乎早料到了刘标会这么问,不卑不亢地道:“原因有二。”
“其一,天策府既然专司对曹快速反应,那就最忌意见不合。军师中郎将襄阳庞士元,能谋善断;我亦自恃军谋不逊于人,若入天策府,或会意见相左。”
“其二,我来时听闻伏波将军的话: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研究学术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舍弃实践则一切都是空谈。
我虽懂军谋,但未曾入军营。右将军征战多年,对军中大小诸事定都了然于胸,若能请教一二,方可知行合一。”
刘标心中更喜。
难怪徐庶一个游侠出身的,能名留竹帛青史。
不仅对自身才学有足够的自信又懂人情世故,更难得的是:徐庶有很强的求知欲!
面对同样善军谋的庞统,自恃军谋不逊于人;面对征战多年、对军中大小诸事了然于胸的刘备,又能谦逊请教。
这才是,人才啊!
刘标拊掌赞道:“你有这份务实之心,难能可贵。”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自强求知,方为丈夫。”
“在你去下邳前,可暂时留在彭城,我会暂时任用你为天策府假督军,前往以小沛、砀县、相县为中心的三道对曹防线。”
“除核心机密外,军中诸将会带你熟悉军务。”
“半年后,可入下邳见家父。”
徐庶吃了一惊:“我初来乍到,伏波将军就不担心——”
刘标挥手打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用你,便是信你。”
“即便要向家父请教军营诸务,你也得先懂军营诸务;以你的才能,半年的时间足够让你知行合一。”
“届时再去下邳,方能跟家父促膝长谈,令诸将心服。”
在刘标眼中,徐庶就是一个刚毕业的高材生,有求知欲有务实心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唯独欠缺的就是对具体事务的了解。
想受到提拔重用,且对业务有足够的了解,必须得去基层实习。
虽然有刘标的推荐,刘备不会怠慢徐庶,但对徐庶的印象必然也会大打折扣。
既如此。
那就让徐庶先在高顺、张辽等将的军营中待上半年,知行合一后再去见刘备。
才能真正的受到刘备的器重,令诸将心服。
若是对军营诸务都能犯有常识性的错误,军中诸将谁又会心服?
比如荆州有个小马儿。
刘标的安排,令徐庶很是感动。
一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用你,便是信你。”,这器量足以令大部分的英豪雄杰汗颜。
在定了两人的职位后,刘标又设宴款待。
同时将魏续和严畯也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