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复盘(2 / 2)

当然姜维也提出了“远距离用抛石机、近距离用虎蹲炮”的建议,不过最终只是作为一个方案讨论了一下——火药的产量终究是有限的,目前汉军还无法把整个大军变成纯火药部队,就连以火药为主都不可能。宝贵的生产份额应该用在大战中,而且尽可能用在关键节点。

当然赵云提出的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此前火药的制作主要在益州成都,如今在凉州收购硝石,虽然是打着制药的旗号,不过有心人探听一下不难筛选出消耗的原料都有什么(就算购入其它材料混淆,也只是增加对方猜测的范畴,拖延时间,治标不治本)。

对方拿去尝试一下,迟早能发现这制造出来的不是灵药是火药,到时候汉军的技术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反而可能因为魏国的地产更加丰富,进一步拉平双方的差距。

左将军的这个问题让参会的大部分人陷入了沉思,在商讨了诸多办法后最终还是决定短期内不要在凉州尝试制作火药,而是把这些硝石拉回益州,虽然会极大增加制作的损耗和时间,但总比泄密好。

———长安———

事实上凉州的北伐军管理层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撤回长安后,经过一通粉饰战报,这场凉州收复作战被粉饰成了“达到阶段性目标”的小胜,司马懿要继续留守长安,而曹真则带着骁骑营和中坚营(以及之前留守长安的刘晔)继续返回洛阳。

作为参战人员,司马懿当然知道这场小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所以他的第一任务是尽快充实之前折损的辅兵,让士兵缺额不要太大,至少陛下下次派人来长安检查军容的时候不要凑不够人。

而且尽管几率不高,司马懿还是做好了汉军趁着此前胜利打过来的准备——那种发出巨响的武器的原理他依然捉摸不透,但是却清楚如果再在战场上遇到蜀军,对方必然还会使用这种武器。好在目前看来这种武器只能杀伤士兵,却不好攻城拔寨,否则在此之前蜀军就不会跟魏军对峙,而是一股脑打过来。

事实上中坚营还是有个把运气不错虽然挨了几下铁砂石子却没有受伤(距离太远,铁屑和石子没能打坏铠甲)的军士,在仔细检查他们的铠甲并复盘他们当时战场上的位置后,司马懿认为蜀军的这种新武器的射程应该不超过150步。比弓箭稍微远一点,但是远远逊色于投石机。如果把武钢车加厚蒙皮,大约也可以挡住对方的攻击。

当然这也是一种猜测,目前魏军不具备与蜀军再次作战的能力和机会,所以只能全靠猜,原本马钧应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惜当时大军撤退的时候,所有人都忘了这位机械人才,等回来清点人员的时候才发现他居然被落在大营中,而戴陵也表示自己真的没注意到营中还有这么一位大魏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