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复盘(1 / 2)

“他们不怕曹叡生气么?”吴班这些日子也跟着几人学习管理地方的本事(丞相计划等凉州彻底稳定后,就让吴班去镇守金城,接替阳群),所以同样参加了这场会议。

“有什么好怕的?这些世家在传承数百年,人脉错综复杂,上通朝堂,下控地方,昔日魏国朝廷三令五申严禁战马外流,他们也有法子瞒天过海,将战马偷运出来,便是笃定魏国朝廷不敢因这走私之事过度惩处他们,毕竟还要仰仗他们维持地方安稳、经济运转。”

顿了顿,杨仪又继续说:

“再来,他们妄图借此展示自身价值,若日后我军光复长安、还于旧都,他们也能以此为理由结个善缘。若是两国对峙,常年不分胜负,他们也可以在魏国境内内抬高身价,又或是周旋于双方之间,左右逢源。”

“那我们还要卖给他们药物么?”吴班感觉这些弯弯绕绕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还是上阵打仗容易点,换成自己知道这种事情,肯定一刀切不卖药物与商品给对方了。

然后他就看到杨仪理直气壮地回答:“卖!当然卖!不仅要卖,还要想办法私下透露信息告诉他们这种硝石就是我们用来做神药的原料之一,运来的越多,我们卖给他们的神药就越便宜,如果运不来,那我们产量上不去,药价还会上涨。”

很显然杨仪的意思是既然“硝石对汉军很重要”这个信息瞒不住,至少也要让对方认为“虽然硝石对汉军很重要但是卖给汉军硝石自己也有利可图”,没准还能反过来刺激对方加大走私量——经过测试,这些芒硝虽然比不上西域贩来的硝石,但是跟川硝差不多,用来做火药没什么问题。

自从虎蹲炮一战破敌,汉军的高级将领和参谋们就喜欢上了这种武器,虽然其制作繁琐、储存麻烦,但是惊人的威力让大家都觉得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尤其是前不久郎君们送货的时候顺口提到过把火药做成炸药包然后用抛石机投掷的法子——选用结实细密的布料(像麻布之类),裁剪成合适大小,将调配好的火药小心地倒入其中,再包裹严实以确保火药不会泄漏.

再用一根细长的麻绳浸泡在硝石溶液中,待其晾干(这样处理后的麻绳可以缓慢燃烧且难以熄灭),然后把这种引信的一端插入火药包内部,确保接触到火药,另一端留出足够长度以便点燃。

然后在使用前点燃引线的一端,再用抛石机发射出去,剩下的全都听天由命,实验了几次后汉军发现这种做法确实可以极大提升破坏力和射程(相比虎蹲炮发射的铁屑和石块而言),不过也更加危险,士兵们必须熟练地操作这个流程,而且就算操作好了,也可能出现炸药包半空就爆炸(引线过短)或者落地半天才爆炸的情况,而且落点也未必是发射者希望的位置。

相比之下虎蹲炮虽然射程和威力都逊色一些,但是胜在稳定,而且也是算得上安全,还可以抵近敌人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