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伏兵尽出,半渡而击(1 / 2)

尉迟良看到李二郎平安归来,心中立即松了一大口气。

接下来的时间,李二郎、尉迟良两人一边静待梁牧率领的北梁大军到来,一边完善即将进行的鲁梁江战役部署。

话说鲁梁江,江面不宽,也就八十余丈宽。但沿江两岸尽是崇山峻岭,唯一一处名叫介山通道的地方,江的两岸却是地势平坦,两岸岸边的两山之中各有一条宽约五里的通道,而且江水水流平缓,介山通道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

因此,自古以来,介山通道便是勾通北梁国与如今的唐国的主要通道。两国民间也好,历次两国之间发生战争也罢,百姓和军队基本上都是经由介山通道进出两国。

两国都对这个兵家必争之地非常重视,各自派出重兵把守。

北梁国大军此次能够顺利渡江,突袭唐国,这其实也与李二郎、尉迟良等人有关。

正是因为当初龙兴山大军渡江突袭了南鲁国大营,尉迟冲带着几千亲兵弃营逃回彭城之后,将介山通道和其他州县的守军抽调一空,调回都城防御,这才让北梁国趁虚而入,占了个大便宜,百万大军得以顺利渡过了鲁梁江。

说来也巧,李二郎率领的玄甲军和尉迟良率领的五十万唐军,之所以能够顺利渡过鲁梁江,这也与北梁国因国内州县兵力不足,只好将驻防介山通道的三万将士也抽调去运粮有关。

北梁国原本以为有梁牧统领的百万大军在唐国境内作战,介山通道鲁梁江东岸,唐国并无驻军,才敢将驻守介山通道鲁梁江西岸的北梁守军抽调一空。

如今却是反了过来,让唐军占了个大便宜。原本按当初商议好了的计划,是等北梁军撤兵时,尉迟良提前在介山通道的鲁梁江东岸设伏。

但是,当尉迟良趁着北梁大军被狼骑兵死死缠住的机会,率领五十万唐军绕道而行,比北梁大军提前了好几天来到介山通道时,他见河对面并无北梁国驻军,心中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