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乔银和小宁继续去上课。
看着队伍里这两个家伙居然还健在,考录官忍不住对着宁远嘀咕了一句。
“怎么回事?”
宁远也是没辙:“没办法,撵不走。”
“那就加大训练,课程提高难度,让她知难而退!万一出了事,不好向中丞交代。”
“是!”
很快,又一轮的训练开始了。
乔银很明显的感受到,今天的训练更狠了。开始跑操就跑了七八里。
好在他已是先天高手。哪怕年小力弱,却也能咬着牙坚持下去。
小宁要大上几岁,加之武功也不差,更怕丢了面子,硬是跟着挺了下来。
反倒是其他学生有些支持不住了。当下就有两个人申请告假,给抬到医馆去了。
这让考录官都没辙了:“嘿,邪了门儿了!”
就如此,洋务学堂的课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了。李恩也真正有了归宿感。
他底子好,干劲足。哪怕实践水平差点,但敢于尝试,学起来也很快。
因为理论知识外的实践课程,更是让人着迷。
作为洋务政策的发起者,李恩其实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实践课程。
原来理论用于实践,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除了绳结,各式各样的索具,风帆。船坞的构造,繁琐的航海道具,简直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加之洋务学堂入选严格,风气严肃又不失活泼。完全不同于朝堂上勾心斗角的阴沉。
同窗大都是心地透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这里,李恩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生气。
这就是少年气。
……
“小银,把舌头伸进来吧?”
“嗯呐!”
今天下午的课程,就是手工实践。
拿起一根木舌,李恩将它塞进榫眼里扶正。旁边的小哥抡起大木锤,开始往里敲紧。
砰!……砰!……砰!……
随着几次由轻到重的锤击,榫钉已经稳稳的穿进孔洞。李恩也逐渐松开了手。
小哥也放开了力气,将锤头抡足!
数十下的锤击后,木舌便完全嵌了进去。结合的部位不光看不出来,光滑得连摸都摸不着。
然后,两人合力将这根大木滚动,首尾架到支叉上。最后在中间挂上石头测试承重。
这是一根笔直笔直的圆木。
中间挂着麻绳编成的网兜,里面一块一块的添着石头。每块石头,都如磨盘大小,不下百斤。
石头越积越多,足足加上了十多块。这让麻绳网都吃受不住了,绳结开始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