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王莽篡汉(2 / 2)

秦汉传奇 洪刘华 2458 字 10个月前

称帝第一年,王莽派出五路使者奔赴各地,目的是送去新皇的符命和印信,换回汉朝的旧印信。这五路使者称为“五威将”,每将配属五个元帅,一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排场搞得挺大。

辞旧纳新,对于这些小国来说根本无所谓,给谁进贡不是进贡?可在王莽亲自授意下,这场本来只是走走过场的外交秀,却搞得天怒人怨狼烟四起。

南行的一路使者到了益州四川,把云贵高原上的句町王改成了句町侯;西行的一路使者到达西域,将沿途各国国王一律降为侯爵;东行的一路使者到达辽东、朝鲜半岛,因高句丽王不服,就动用军队攻打,并恶作剧般地将“高句丽”改为“下句骊”。

造成最严重后果的是北行匈奴的使者。汉朝授给匈奴单于的印信上刻的是“匈奴单于玺”五个字,而这次送来的新印内容却是“新匈奴单于章”六个字。加了个“新”字,意思是匈奴是“新朝”的属国,“玺”改为“章”,意思是你个吃生肉的,不配跟我一样使用帝王的专属词汇。

五威将王骏等人心里有点打鼓,觉得这趟差事不好办,他们商量后决定采用欺瞒战术。先是给单于送了份大礼,哄得单于挺开心,趁着单于眼花缭乱之时,告诉他要换新印,让他先把旧印交出来。

单于已经被珍珠宝物弄得两眼迷离,想也不想就将旧印从身上解下来。旁边的大臣提醒他:没看见新印文字,先别急着交旧印。单于大大咧咧地说:印文还能变更吗?伸手就递给了王骏。

粗心的单于拿到新印也不开启,挂在身上就开心地与王骏他们大吃大喝。喝完大酒回来,新朝使者右帅陈饶说,如果单于明天发现印文有变,肯定要回旧印,不如现在就将旧印砸烂!王骏犹豫不决,陈饶一把抢过旧印,用斧子砸破。

单于次日酒醒后果然派人来索要旧印,并表达强烈不满:新印把我降格为新朝的属国,又用“章”不用“玺”,太不尊重人了,我还是喜欢旧印。

王骏将旧印碎碴捧给匈奴人:按规定,我们已经销毁旧印,这堆碴子单于要的话就留下做个纪念吧。

单于开始怨恨新朝,开始找碴儿集结军队南下。而好大喜功的王莽却认为“五威将”宣扬了国威,将他们全部封为子爵,所属元帅都封为男爵,陈饶因“破玺之功”,破格封为子爵。

这一轮外交活动,王莽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恶果随即纷至沓来——

被降为侯爵的句町首领“邯”发怒不肯服从,被新朝柯郡大尹周歆诱骗处死,其弟“承”起兵杀死周歆,不断内扰;

高句丽侯“驺”因发表不满言论,被新朝地方长官严尤诱杀,首级传送长安,当地的貉等部族大举侵犯边境,辽东大乱;

西域车师王气不打一处来,谋划逃归匈奴,西域都护但钦将他斩杀,其部落归降了匈奴。随后焉耆诸国纷纷叛乱,杀死但钦,存在百余年的西域都护府土崩瓦解。而驻扎西域的新朝将领史陈良等人看到西域大乱处境危险,竟杀死校尉刁护,裹胁二千人投奔匈奴;

新朝对实力最强的匈奴全面开战。心理有点变态的王莽先过足嘴瘾,亲自将“匈奴单于”的称号改为“降奴服于”(意思是投降的奴隶,臣服于我),在全国范围内动员数十万部队向边境集结。

颇具浪漫主义气质的王莽下令,各路兵马和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北方边郡,必须全部到齐后才能同时出击,目标要穷追匈奴,直打到西伯利亚(丁零部落)后才准许收兵。

但匈奴不等他摆好架势就动手了,他们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往来如风,抢了就跑,边郡百姓损失惨重,雁门、朔方两郡太守都被斩杀。

而不断集结到边境的新朝部队,不敢自行攻击匈奴,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开始在地方上滋事扰民,百姓不堪愁苦,纷纷流浪逃亡,成为所谓的“盗贼”,并州、平州一带动荡不安。北疆自汉宣帝以来,数代人都看不见烽火警报,人口繁殖牛马遍野,经过这番折腾,几年间就变得一片荒凉,白骨无收。

长期以来,王莽篡汉而取得帝位,所以被视作逆臣贼子。不过近代胡适为其平反,认为王莽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之后傅乐成、吕思勉、韩复智也都认为,王莽的人格是没有问题的,他博学、礼贤下士这些都不是假的,虽然改制失败,但绝非一无可取之处。

王莽的姑母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外戚的地位在汉朝一直举足轻重,像王莽这种出身一般都会在朝中身居要职。但是王莽年轻时是以贤能谦逊而闻名的,在众多世家子弟之中,王莽的品格、能力和作风,是非常独树一帜的。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废除奴隶制度的人,杜绝人口贩卖,直接让无数出身卑微的奴才和小妾有了自己的人格和人生自由。他讲究科学,亲自动手解剖尸体,宣扬人人为本,人人平等。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游标卡尺”,至今成谜。

王莽把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一切天然资源,为国家所有,只能由政府开采;实行酒、盐、铁专卖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人民婚丧嫁娶,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从事农商事业贷款,政府只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这一制度可以说比现在的银行还人道;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等等。王莽的初衷无疑是善良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贫富不均”,而历次农民起义提的最多的口号就是“均贫富”、“打土豪分田地”。但王莽的政策触动了财产私有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强烈的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