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以为,北伐之事成功率有几成?”
朱简烜毫不犹豫的说
“几成?那只能是十成,就算是一时不能成功,也不可能永远不能成功。
“随着我这些年的发明不断铺展开,大明中央朝廷和藩镇以及伪清的力量差距会越来越大。
“多则十余年,少则五六年,就能够同时一手按着一方,同时打败另一方了。
“到了那个时候,伪清虏酋和藩镇的末日也就来了。”
郑瑞安没想到朱简烜这么的乐观,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判断
“多则十余年年?真的能够这么快?”
朱简烜想了想说
“世子来澳洲时,应该看到我这王都的景象了,这就是过去六年的成果。
“这还是在远洋海外,从完全蛮荒之地开始建设的。
“大明本土核心地区,本来就是异常繁荣富裕,工商业非常的发达。
“各种工厂铺开的速度只会更快。
“五年前,大明每年的钢铁产量只有十几万吨,现在已经直奔一百万吨去了。
“这些钢铁用来造火枪、大炮、战舰、铁路能造多少?”
郑瑞安基本认可了朱简烜的说法,但是却还有另外的疑问
“现在有了火轮船,大明本土到澳洲也不过一月路程。
“等到北伐削藩都完成了,殿下又该如何自处?”
朱简烜心中有别的想法,但是大部分都不能说出来,不可能跟外人讨论自己对大明皇位的觊觎。
所以就给了个理所当然的回答
“我去北美,去为我大明百姓开拓一片新天地,北美是一片蛮荒之地,正是最适合分藩建国的地方。
“世子回到泉州,也应该提醒闽国公早做打算,现在海外还有一些无主土地可以开拓。
“最好是不要成为最终被削的那些藩镇,那在历史上也没有好名声。”
朱简烜倒是也没有胡说,如果最终事不可为,自己确实可能选择放弃澳州,去北美当土土皇帝。
郑瑞安就是最在意朱简烜的最后一句话,听到这里就非常认真的站起来躬身行礼
“多谢殿下提醒。”
旁边的陈裕洋和林建兴终于忍不住了,这时候也跟着一起起身强行告退
“感谢殿下款待,我们就先不打扰了。”
朱简烜也不拦着他们,转向文化司郎中
“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送诸位去招待处休息吧。”
然后郑瑞安就被两个幕僚簇拥着,也不得不告退离开了承运殿。
出了大殿之后,陈裕洋就直接说
“世子今日太莽撞了啊,怎么可能跟一位藩王殿下讨论削藩的事情啊。”
林建兴也不跟陈裕洋斗嘴了,反而附和着说
“今天的这些话万一传播出去,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乱子呢。”
郑瑞安却非常认真的说
“我觉得吴王殿下说的非常有道理,应该说不愧是在世鲁班。
“随着工业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央朝廷的财力和军力也会越来越强。
“应该很快就能够对胡虏和藩镇同时用兵了,藩镇和胡虏都已经维持不了太久了。
“殿下提出的移藩去海外,才是对藩镇而言最好的结果。
“回到泉州之后,两位先生也应该一起劝说和提醒父亲才是啊。”
郑瑞安虽然曾经觉得,如果能够北伐成功,自己未来继承的藩国也是可以放弃的。
但是,能继续保留的话,郑瑞安当然也不会拒绝,也会当做是好事啊。
所以现在的心情还算不错,对朱简烜也非常的钦佩。
虽然细节上传说中略有不同,但吴王殿下确实是支持在本土削藩的,是一个可以结交的贵族。
陈裕洋和林建兴两个闽国公的幕僚,现在就都是愁容满面的状态了。
自己家这个世子的脑子真的是有大问题啊。
就算是吴王殿下的道理是对的,但是也要考虑现实情况啊。
两人都无法理解,一个藩王和一个世子,怎么会愿意支持削藩的事情呢?
其实真正原因是大势不可违。
就算是没有朱简烜,大明早晚也会爆发社会革命,由城市工商业群体组织的新朝廷,可不会对藩镇有任何的怜悯。
就像大革命时代的法国一样,这种新朝廷的力量也会是前所未有的,内外敌人都会被一起彻底粉碎。
法国大革命产生的法兰西共和国,第一目标还是解决越来越反动的王室。
大明大革命的目标直接就是削藩和北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