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拜师和启程(1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1814 字 6个月前

朱简烜决定怎么安排这次的考生之后,再次去找自己的父皇。

大明皇帝朱仲林随即招来礼部的官员,让他们把朱简烜的决定发下去。

通知最前排的三十二个学生,三日后到吴王实验室向朱简烜拜师。

大明咸宁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上午,已经基本搬空的吴王实验室的会议室里。

在会议室正堂的中央,朱简烜穿上了自己的亲王常服,坐在一张太师椅上。

三十二个与朱简烜基本同龄的孩子,在两个礼部官员的指引下,一起向朱简烜拜大礼。

大明日常生活中基本都只用拱手礼了,但是拜师和祭祖之类的重大仪式,仍然是要行大礼。

正常拜师是三拜,但朱简烜是大明的亲王,就按照传统的亲王礼四拜。

行礼结束后,朱简烜与现场的三十二个孩子,就直接建立了一种非常严肃的关系,师徒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这个时代可不是说说而已,这比民国时代的校长都严肃。

朱简烜抬手让拜完大礼的弟子们起来,然后简单的训了几句话

“你们今日入我门下,终身都是我的弟子,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家庭,也都是我作为国王的臣民。

“作为你们的君主和师父,我当然会照拂你们和你们的家人,传授你们我所知道的各种知识。

“你们只要能够努力学习,不要懈怠,在未来的科技界和吴国各行各业,都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

“日后你们离开了学校,跟在我身边学习我的知识,也不能停止正常的学习,特别是数学。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我的将会传授给你们的所有知识和发明的基础。

“数学不够好,你们什么都做不好,就算是发现了定律也描述不出来。

“所以今天回去之后,继续自行学习数学,等通知随我出发。”

三十二个孩子与朱简烜虽然是同龄,但拜师之后就直接岔开了实际辈分。

朱简烜不但是他们的师父,还是大明亲王和藩国的国王,他们必须小心应对服侍。

他们的父母和礼部的官员,在他们来拜师之前,也都教育叮嘱了很多次。

所以三十二个孩子现在全都非常老实,一起恭恭敬敬的答应着

“谨遵师父教诲。”

朱简烜轻轻颔首,就起身带着这些亲传弟子离开会议室。

来到实验室的院子外面,在皇城西大街的中间,接受了其他九百多名学徒们的朝拜,同样是四拜大礼。

大礼之后,朱简烜也说了与对亲传弟子相似的话,后面的学徒显然听不清,由亲传弟子再去传达。

室外的简单礼仪结束后,朱简烜让弟子和学徒们各自回家。

朱简烜则是去了乾清宫,半正式的向自己的父亲道别,因为未来几日可能就要出发了。

男人的情绪表现都比较微弱。

皇帝朱仲林知道最喜欢的小儿子即将远行,也只是颇为感慨的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

“路上小心,到了美洲凡事小心,务必注意吃食干净,绝不可喝生水,尽可能和护卫官兵们住一起。

“绝对不要打骂厨子,若不喜欢就直接换人,多给赏赐和鼓励,你又不缺钱,不要吝啬……”

朱简烜也非常认真点头答应着

“谨遵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皇帝叹息着点头,带着朱简烜回后宫,去坤宁宫去见皇后。

皇后已经知道了朱简烜的安排,直接抱住了自己最小的孩子,非常不舍的对丈夫和儿子念叨

“一定要现在就直接去美洲吗?烜儿今年才十二岁啊,要是水土不服怎么办?

“就不能等到冠礼之后,再去美洲当那个什么美国国王吗?”

朱简烜劝慰母亲说

“娘不要担心,孩儿已经长大了,现在还有大蒜神药在手,虽然不能说是包治百病也差不多了,孩儿不会有事的。”

皇帝也在旁边叹息着说

“我也不想他现在就走,但是美洲的事情与我们的普通藩国不同。

“当地有两百多万欧洲人,而且大部分都是英国出身,当地与英国本土的贸易联系仍然很强。

“现在是咱们大明帮他们打赢了独立战争,所以现在对我们的好感很高,想办什么都能格外顺利。

“若再等几年,咱们的百姓和他们这些欧洲的蛮子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就可能会显现。

“所以要趁着现在双方关系最为火热的时候,让烜儿直接当上他们的国王。

“也就是尽快把生米做成熟饭,以免后面出现反复和事端。”

皇后明白这样的道理,但还是忍不住再次念叨

“可烜儿他毕竟才十二岁啊,真的还是个孩子啊,能应付的了那些欧洲蛮子吗?”

皇帝对这件事情倒是很放心

“你难道不懂你这个儿子?他自小就比一般孩子成熟稳重的多。

“现在就算是二十岁的成年人,都未必有他考虑事情全面,你就不用担心这些了。

“而且我跟烜儿说好了,他把那边的事情稳固下来,就会回来看我们了。”

朱简烜也适时的跟着附和